一般来说,非矮化品种在肥沃地上按株行距5m x7m的规格种植,在肥力条件差的立地按株行距4mx6m的规格种植。矮化密植品种和短枝品种在瘠薄山地、河滩沙地,每亩栽45~66 株,土质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每亩栽35 ~45株。也可在幼树期加密,以后适当间伐,即实行计划密植,更有利于提高前期产量,以后随着郁闭程度进行计划间伐。计划密植技术:生产上常用的株行距有2m x3m、2mx4m、3m x4m、4mx4m、4m x5m几种。生长初期采用永久株与加密株的方式确定株距,后期通过控冠、间伐或移栽来解决空间郁闭问题,从而提高板栗单位面积产量。
板栗的雌花数量较少,且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雌雄花的花期又多不一致,影响结实,为此建栗园时,配置适宜的授粉树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配置授粉树时一般按整行或按梅花形配置,主栽树与授粉树的比例为5:1。另外还可以采取人工授粉,授粉对板栗增产有良好的作用。
定植是建园的中心环节。栽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因此,必须按照科学规程和技术要点,认真细致地做好以下技术环节:在栽前整地的基础上,于栽植沟或栽植穴内开挖直径50 ~ 60cm、深50cm的定植穴,在挖好穴后,将2/3的表土和草皮回填穴内,经过冬春雪雨,可促进土壤充分熟化。在栽植前半个月左右,每穴施0.25 ~0.5kg的高效复合肥或磷肥,再放入40 ~ 50kg的厩肥或腐熟的猪牛粪,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将穴填满。最后,在栽植时把苗木放于定植穴中央,边填土边轻轻提苗边踏实土壤,使苗木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密接,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颈略低于地面或以嫁接苗的接口与地表相平。栽后立即灌水,待水完全渗下后封土并覆盖1m²的地膜,保墒增温,以利苗木成活。
针对近几年严重干旱,山地、沙地板栗栽植成活率低,发展速度慢的现状,河北昌黎果树研究所在板栗旱作栽植上探索出了“干旱山地侧根叉瓶栽植法”“秋季无水栽植法”“河滩沙地泥浆栽植法"。春季侧根叉瓶栽植法:4月上中旬,在“围山转”内按2.5~3m株距,挖长、宽、深各1m的定植穴,苗木定植前,先用清水浸泡10~12h,栽植时,先将废酒瓶(易拉罐均可)灌满水,将苗木一侧根(粗度0.3cm左右)插入瓶内,把苗木及瓶一同埋入定植穴内,浇足水分,水渗下后树盘修成直径1m,低于地面10~ 15cm,中间低四周高的漏斗形状,然后覆盖地膜防止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