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是北方常见的树木,长的高大又坚挺。榆树木质坚韧,成才后可做房梁或檩条。还可做家具,农具等。榆树春季一般先结榆钱再长叶子,但有些幼领的榆树不结榆钱,直接长出叶子。榆钱是榆树的嫩果,可以吃,也很好吃,可做榆钱饼子、窝头。我们当地榆钱成熟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榆钱由嫩绿变黄白后就成熟了。榆钱成熟后便从树枝上自然脱落下来。

把成熟脱落下来的榆钱,收集起来。这便是用来育榆树苗的种子。收集榆钱要趁早,要不一阵风就吹跑了。有的直接落到草丛里、砖石瓦块的缝隙里,这就不好收集了。
比较靠谱的办法就是看到榆钱变黄色了,竖上梯子,到树上直接采收。一般树龄10年以上的大树,结的榆钱又多又饱满。
收集起来的榆钱,不要在太阳下暴晒。把收集的榆钱摊在阴凉处,自然阴干最好。

我说的农校可不是现在的农业大学,那只是一所中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镇上读初中,这所初中是我们县唯一一所农中。我们农中自己有地,叫实验田。啥都种,小麦、玉米、大白菜、萝卜、土豆。
我读初中时,还赶上育过榆树苗。
我们每周都有劳动实践课。上实践课是最快乐,最有趣的。当然,上实践课有时干活也很累,同学们也不过才十几岁的学生。但是,没有不愿意上实践课的。一上实践课,同学们就撒欢儿了。在教室门口集合,战队,分好农具,老师布置劳动实践内容。
然后,一路唱歌,一路欢笑地直奔学校北边的实践基地。
记得育榆树苗是初三年级。
清明节后,一个周六,这是同学们该回家的一周。我们是两周回家一次。老师布置让同学们回家时,收集榆钱。多少都可以,越多越好。周日同学们返校。我们班收集了很多榆钱。但是,够不够谁也不知道。都不懂。晚自习,老师来班里了。看到我们收集的榆钱,笑了。有同学问老师,够吗?老师说,大大的够。同学们都乐了。
周三。下午上劳动实践课,育榆树苗。
同学们带着铁锹、搂耙、带上收集来的榆钱,一路歌声嘹亮地直奔学校北边的实践基地。
到实践基地后,老师大体讲了怎样个种法。现在想来,我们那会儿,无论干什么活,都不是太科学,同学们当然不会了,老师好像有些东西也不是那么明白。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劳动热情。
一下午,同学们有说有笑。那点活根本不算事,很轻松就干完了。
好几周过去了。又到了周三劳动实践课。这次是锄草和拔苗。我们育的苗太密了,密密麻麻的一地。如果,育苗时留点种子就好了,带着的全用上了,当时就怕出不好。
这下好了,拔吧。按要求得拔一半去。当时,好几个女同学都心疼地哭了。
同学们给榆树苗锄过草,上过粪,上过肥。
但是,同学们没有等到榆树苗长大就毕业了。当然,会有下个年级新同学接着管。
但是,一直都觉得有些遗憾。

1、种子的采集
为了提高种子品质,种子应选自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当种子变为黄白色时即可采收。过早采收,种子秕,影响发芽率;过晚采集,种子易被风刮走。种子采收后不可暴晒,而应使其自然阴干,轻轻去掉种翅,避免损伤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