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气温为0度条件下,通风参数取0.5立方米(每千克.小时),循环时间定为5分钟一个循环,那么这个鸡舍最小通风时间为:
最小通风时间=34000x0.526千克x0.5立方米(每千克.小时)/36000立方米/小时x 300秒=74.5秒,即排风扇开74.5,关闭225.5秒。
这样计算最小通风量和风机开关时间是不是太理想化了?还有风机为什么用5分钟一个循环,为什么不用8分钟,甚至10分钟一个循环?我们不止要懂最小通风量的计算,我们也要会应用才行?
上面这应该是不少养殖朋友的疑问,是的,最小通风计算是在特定的棚舍和外界温度计算的,太理想化了,实际应用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我们下面还要讨论。
2.31 负压—最小通风的关键要求
在科宝管理手册和笼养肉鸡精益管理上专门提到,要想做好最小通风,因为我们目前鸡舍用的都是负压通风系统,需要我们根据鸡舍的宽度、室内外的温差、棚顶的平滑度把我们的鸡舍需要的负压测出大致的数值范围才行。
负压的测试需要一个可控的环境,鸡舍尽量保持气密状态,即密封状态要好,一般漏气点发生在靠近风扇、鸡舍门、底墙或者屋脊等地方(具体测量是否密封见方法:规模化养鸡的基本:为什么要检查鸡舍的密闭性能?)。
鸡舍密封好后,上面我们举例的鸡舍宽度是16米,根据以往负压测试,负压大致范围在20-28Pa,常见宽度鸡舍负压如下:

来源:《笼养肉鸡精益管理》
为什么负压是个范围?因为影响负压的因素除了棚舍宽度外,还有棚顶平滑度、室内外温差(意味着变温天,负压要调整;昼夜温差大,负压也不一样)、小窗开口的大小(一般最小开启3厘米)以及小窗安装的位置等因素。
通过烟雾试验,我们用可以看见的烟雾走向代表风的走向和速度,合适的负压下,通过进风口的烟雾顺着棚,到达棚舍顶部与热空气汇合后缓慢的下落,这样使得新鲜空气进入鸡舍供氧气,又没给鸡群冷空气应激(如下图)。

烟雾实验图
为什么上面要用5分钟循环?
在前期用时空控制风机循环时间时,目前有用4分钟循环一次的,有用5分钟循环一次的,还有用8或10分钟循环一次的,当然这些都不能用对错来区别,但是,开启的循环时间不一样,室内的温度波动和二氧化碳浓度都有差异。

魏建平:肉鸡场环境控制与疫病防治 课件
从上图可以看出,风机停的时间短,棚舍内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是在很低很安全的水平,但是,这种高频率的风机开停,对于寒冷的季节来说,热量散失的有些快,煤价这么高,浪费的热量也是成本。
如果风机停超过8分钟,我们也可以看到是保温了,但是,棚舍的湿度超过70%,二氧化碳到4000ppm( 前期没什么影响),而棚舍内的温度波动太大,总体对羽毛未满的鸡群是有潜在的危害,所以养殖场多采用5分钟循环控制鸡舍内环境。
2.4 用二氧化碳来指导最小通风
一般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在400ppm左右,目前笼养规模肉鸡场,鸡舍内除了鸡群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机器或者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工人工作除外,可忽略不计),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浓度值作为一个参考指导最小通风,目前在寒冷的季节,根据历史监控数据经验,前10天只要二氧化碳不超过平均不超过4500ppm,晚间短时不超过5500ppm,温湿度和负压合理,短时间内鸡群没问题。
在侯勇老师的新书《笼养肉鸡精益管理》里,也给出外界在-10-5度范围内,笼养肉鸡各日龄二氧化碳的浓度标准,如下:
第一周≤4500ppm
第二周≤4000pm
第三周≤3600ppm
第4周≤3300ppm
第5周≤2800ppm
第6周≤2300ppm
以上仅供参考,实际外界气温的变化以及工人大料,鸡群活跃度增加,都会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我们要同时结合着温度,湿度、鸡群的张嘴等情况来综合调整;无论你怎么养,养的好坏,鸡舍里二氧化碳变化都在那里,只是我们需要一个工具把二氧化碳浓度通过数据可视化而已。
对于二氧化碳的测定,我们买了手持式的二氧化碳检测仪,台湾衡欣77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