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5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近期医院急诊科接诊被红火蚁蜇伤的患者增加了不少,个别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医生提醒,夏季红火蚁活跃,外出活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若不小心被叮咬到,应严密观察自身反应,一旦出现过敏表现一定要立即就近医治。
案例
光脚作业踩到红火蚁窝 遭攻击没多久就晕倒
前几天,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情况危急的患者阿奇(化名),送到医院时他已出现休克症状。
阿奇是工地作业人员,送他到医院的工友说,当时阿奇正在工地上工作,突然晕倒,呼吸困难。工友们感觉情况不妙,赶紧将他送到医院。
负责接诊的是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姚亚奔。当时阿奇处于昏迷状态,神志不清,全身皮肤潮红,背部、四肢和脸部能见到很多风团样皮疹,血压远低于正常值,小腿可见多个红色针尖样的虫蚁叮蜇伤口。姚亚奔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阿奇可能是被红火蚁蜇伤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补液、抗过敏、抗休克等处理。经过抢救,阿奇脱离了危险。
姚亚奔询问了阿奇的工友,他们说工地确实看到有蚂蚁。原来,最近天热,阿奇平时喜欢光着脚,穿着短裤干活,那天在工地作业时不小心踩到了红火蚁的巢穴,被多只红火蚁攻击。阿奇以为只是普通蚂蚁,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短短十几分钟,他就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很快就晕倒了。
小伙两次在家被蜇伤休克 提到红火蚁就不安
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永武,曾连续两年对接诊的红火蚁蜇伤患者进行统计。他说,每年约有500例患者,其中4月至11月患者最多,目前正是高发期。
李永武分析,这主要因为夏季潮湿闷热,红火蚁较为活跃,同时人们外出活动也较频繁。夏季人们的穿着比较少,这也给了红火蚁更多的“可乘之机”。
他说,之前接诊过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晓旭(化名),他在家中不小心被红火蚁蜇伤,仅几分钟就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幸好当时家里有人,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抢救。一年后,晓旭又一次在自家院子里被红火蚁蜇伤,很快又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被送到医院抢救。
由于两次遇到险情,历经了生死时速的抢救,给晓旭造成了心理阴影,如今只要一提到红火蚁,他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焦虑不安。
医嘱
被蜇伤半小时内关注症状 身边一定要有人陪同
据医生统计,被红火蚁叮咬的人群,以农民和工人居多。很多人被蜇伤后,症状轻微且很快消退,不需要去医院诊治。为什么有些人这么严重呢?
“红火蚁的唾液中含有蚁酸,蚁酸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过敏性反应。但并不是每个被红火蚁蜇伤过的人都会出现过敏症状,主要看个人体质和被咬的严重程度。”姚亚奔说,被红火蚁蜇伤后,轻者会出现皮疹、瘙痒,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姚亚奔提醒,红火蚁蜇伤后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所以被红火蚁蜇伤后半小时内,要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状况,一旦皮肤出现潮红、皮疹,且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这些都是急性过敏的临床表现。
如果症状轻微,可以在家休息观察,但一定要有亲人或朋友在身边。出现过敏反应切记不能开车,避免因身体突发不适造成交通事故。
户外活动规避风险 被蜇伤马上用冷肥皂水清洗
身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常务理事,李永武近两三年与该领域其他专家对红火蚁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在我市的调研中发现,不仅是农田、河道、山坡、农村房前屋后,在城区的杂草丛、公园、小区甚至马路上人行道砖缝间,都有红火蚁活动,有的还出现在家里,分布比较广泛。
既然生活中躲不过,那么平时该如何预防,不小心被蜇伤怎么处理呢?李永武说,红火蚁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当人们进入它们的生活领域,它们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发起攻击。所以活动时应主动规避风险,尽量远离虫蚁聚集地,避免踩踏及坐卧在草地、树林中。
到农田、草地或树林里活动时,不要光脚或穿凉鞋、拖鞋,建议穿长袖长裤,以免不小心踩到蚁巢被攻击。发现红火蚁巢穴,可以上报相关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消*,避免红火蚁繁殖扩散。
假如不慎被红火蚁蜇伤,要马上用冷的肥皂水等清洗伤口并消毒,有条件时可以冰敷蜇伤部位并及时就医。
据医生说,在诊治过程中也发现有的患者伤口处理不当,导致局部感染等。医生提醒,如果蜇伤部位产生水泡,应小心处理不要弄破,避免继发感染。
【链接】
蛇咬伤别用土法可用流水多冲洗
近来气温较高,活跃的不仅有红火蚁,还有各种蛇。不少市民反映在小区见到蛇,有的甚至闯进民宅。最近一个月,姚亚奔就接诊了两例被蛇咬伤的患者。
姚亚奔说,曾接诊过一名被蛇咬伤的患者,他当时没有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而是采取所谓的“土方法”,自己在家配草药敷贴伤口。结果两周内,患者的创面越来越大,周围皮肤软组织坏死,流血、流脓不止,到医院就诊时,肝、肾功能受损,多器官功能衰竭。
姚亚奔说,一旦被蛇咬,在保证安全且有能力的情况下,拍下蛇的照片或者记住蛇的颜色及头尾部的样子,有助于医生判断是被哪种蛇咬伤,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
在野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员,最好穿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进入草丛前应先用棍棒驱赶虫蛇等。如果被蛇咬伤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剧烈活动可能导致蛇毒随血液循环迅速被吸收,引起严重中毒。同时要应尽早结扎,可因地制宜采用葛藤、茅草等较软又牢靠的植物,有条件可用软绳子、手帕、橡皮带等,结扎部位在蛇咬伤肢体的近心端。结扎之后立即冲洗伤口,冲洗伤口最好用干净的流水,从上到下反复冲洗,如有条件可用盐水冲洗。做好基本的处理措施之后,立刻送医治疗。
如果不知道是否被蛇咬,先注意观察,咬伤通常有齿痕并有明显红肿,毒性不同,时间不等,如无肿则无毒。不管蛇有没有毒性,都应第一时间处理伤口。
被马蜂蜇伤后涂蜂蜜也有效
户外活动遇到马蜂也是常有的,被马蜂蜇伤可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蜂毒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和组胺。人被蜇伤后,主要是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形成水疱。被群蜂或毒力较大的黄蜂蜇伤后,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寒、发热、烦躁、痉挛及晕厥等。
不小心被马蜂蜇伤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此时,马上涂抹一些碱水(氨水的效果更好),酸碱中和,减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有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效果也不错。
另外还有一些草药可利用,如紫花地丁、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等,捣烂后外敷。另外可以尝试涂上蜂蜜,也有效果。一般涂上后1分钟就可以止痛,很快就能消肿。如果不严重,涂抹酒精可减缓病情。
蜂针插在肉里可以用胶布粘出来,合适的小镊子也可以夹出断在肉里的刺,尽早取出可有效减少毒素的残留。
如感觉明显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不要小看马蜂、蝎子这一类昆虫的攻击性和毒性。
(文/记者 颜梅丽通讯员 邱丽莎漫画/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