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和领导出差的事,真是让我上了一课——什么叫高情商!不得不说,嘴皮子在职场有时候比手还重要,用对了简简单单几句话,气氛立马能变得不一样!而用差了,场面就冷得跟空调开了16度似的。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下午,部门经理周总临时喊我陪着去谈个合作,地点离单位不近,得开车三四个小时。到时候我也不敢直接拒绝啊,行李都来不及收拾,赶紧跟着下了楼。
到了车边,周总看了眼驾驶位,就随口问了一句:“小李,你会开车不?”本来我手攥兜里卡着驾照,但我是真不敢忽悠人,老实说:“会开,但不熟,手有点生。”周总就一边拉开车门,一边调侃:“好哇,那今天我给你当司机啊,待遇够高吧!”当时,这话说得大家都乐呵了一下,气氛挺好。但我这人向来嘴笨,第一反应就是傻乎乎地回了句“啊哈哈,谢谢老板!”这话一出口,我就感觉不对劲,场子瞬间冷了一点。
不过我坐在副驾驶,还没反应过来改口,领导突然笑了笑:“你说说你们小年轻,坐车舒服吧,嘿,这也算锻炼你胆子了。”这话摆明了带点试探甚至揶揄的意思啊,我这才开始懊恼,意识到:这时候好的回答,不仅仅是单纯的“谢谢您辛苦了”,更要让领导觉得你会拉话头子、懂分寸,会聊天。要不然就显得有点呆。
突然想起我单位那位出了名“嘴巴顺溜”的老同事老吴,真服他那套高情商处理人际关系的本事,这事儿要是他来,估计这么回都不会冷场。他还特地跟我讲过他的一个经历,和我的场景差不多:
有次老吴跟大领导一块去外地出差,坐了五六个小时的车,腿都快坐麻了。期间,领导也是开车,笑着调侃:“哎,现在换我给你们当司机了,怎么着,服务得还满意吗?”老吴那手腕子真叫快,直接就顺着话头回了一句:“领导,哪是当司机,咱这是国家队队长亲自掌车啊!坐这车踏实得跟贵宾享受似的,领导,路上可不能嫌弃我们话多哈,得聊一路才行啊!”
领导听了哈哈一笑:“就像你这嘴还能安静?我看倒是别睡了给我聊聊来的客户。”这不但没让气氛尴尬,老吴还借机聊起合作客户的问题,路上俩人讨论得就跟朋友似的,最后出差回来还让领导夸了一句“这家伙靠谱,懂得抓重点”。
再看看我,当场真是学到了。老实说,这话术并不难,关键是要“会转”。像这种车上调侃,如果再碰上下次,我也知道怎么回了。比如领导说“给你当司机”,我可以直接笑道:“领导,您这是亲自带队出征呢,我哪敢让您开车,看来今天我得好好担任您的副驾参谋了!”又或者稍微拉下面子幽默点:“那待遇必须高啊,领导,您这么一开车,我都感受到了专属司机的尊贵,回头吃饭再好好孝敬您!”
这种话一听,就不硬,能让人下次再听见这种职位调侃时更轻松随和。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家领导会觉得:你这个年轻人不端着,有点眼力见儿,还会帮他找台阶下。
所以啊,和领导一起出差,有时候别怕被调侃,这恰恰是你表现情商的机会。如果当场傻笑或者只说“谢谢”,那场子是真的蹭凉,还白错过掉一个和领导套近乎的机会。好的回应,得真实又风趣,还得带点尊重。记住一句话:再冷的场合,只要气氛不冷,你就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