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轻易破解终端操作系统
PS:即通常我们说的“越狱”(IOS系统)、“ROOT”(安卓系统)等提高权限的操作。系统如果被破解,更新也无法正常运行,很容易出现系统BUG和安全漏洞,增加了遭遇恶意程序和木马病毒的风险。一旦中招,我们手机里的一切信息将被他人“分享”。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要去破解系统或刷机。
2/6
2.陌生短信不要轻信
电信诈骗日益猖獗,手段也层出不穷:伪装成“官方口吻”、“漏洞升级”、“幸运中奖”、“银行卡出问题”等等。当收到未知来源的短信、邮件或消息时,切记不要贪小便宜,被诱惑性的内容欺骗,不要轻易点击链接,以防被“钓鱼”。
3/6
3.数据放到“云端”安全吗?
很多时候为了给手机让出空间,同时方便使用,会选择将数据上传到云端。甚至开启自动同步功能。但从防止信息泄露这方面来说,不要开启自动同步,手动选择,同时隐私信息加密后再上传云端,信息存储还是以硬盘、U盘等为主。
4/6
4.涉及资金要谨慎
用手机进行网购已经成了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就要注意网银的网银操作安全,要有控制风险的意识。绑定银行卡不要过多涉及,最好是开一张新卡,卡里不要放太多钱,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注意手机系统的即时更新,可以及时堵住漏洞,避免遭受恶意应用的侵害。
5/6
5、公共Wi-Fi要慎用
虽然Wi-Fi已经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但切记,不要轻易连接没有任何加密形式的或是免费Wi-Fi。因为这样的网络很容易让你的设备暴露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手机还可能遭到攻击和被植入木马。同时,不要使用像“Wi-Fi万能钥匙”“免费Wi-Fi”等软件,这些软件安全性值得商榷,你所掌握的Wi-Fi密码有可能被与人分享,毫无安全可言。最好是杜绝这样的Wi-Fi,如果要连接,也避免用手机做涉及隐私的事。
6/6
6.废旧手机处理要谨慎
废旧手机及存储卡通常存储有之前的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和图文数据,即便删除,也极易运用软件恢复。
防止手机信息泄露本质上是防止信息泄露。这有点和信息社会的传播属性有点格格不入。
大多时候我们很难区分隐私信息和可传播信息的区别,更不要说现在所有的社交媒体,电商平台换着花样引诱大家出售或暴露自己的隐私信息以便强大的数据分析,各类推荐系统的数据获取。当然还有巨量的以出售个人隐私来获利的个体,例如,视频直播。
从信息防止泄露来说,最安全的防范措施就是不产生信息(当然这几乎不可能),在信息安全等级最高的防范措施是信息存储于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地方。例如深海里的一个保险柜的箱子里。
对于手机来说,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1. 个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使用某种变形,例如部分名字里的字用拼音缩写,少用爸妈老婆之类;
2.手机用密码锁定,相对好于指纹图形面容等方式;
3.禁止对用户隐私权限获取的应用使用(这年头就没有不获取用户信息的应用),手机的应用权限具体一个个看,如果禁止获取用户权限而不能使用则寻求替代应用;
4.任何时候不要一个密码通吃所有应用;
5.定期的个人信息云端备份;
6.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应用锁;
7.密码要长,纸质存放;
8.never never never不要存放亲密内容,想想冠希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