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是一首西汉时期脍炙人口的辞赋,作者是司马相如。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大致发生在公元前 2 世纪,讲述了司马相如向卓文君表达爱慕之情的过程。
故事背景如下:
1.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才华横溢,擅长音乐和诗词。
2. 卓文君:临邛富商卓王孙的女儿,美貌聪慧,善于琴棋书画。
3. 卓王孙:卓文君的父亲,富甲一方,地位显赫。
4. 司马相如拜访卓王孙:某日,司马相如受邀请前往卓王孙家中做客,借此机会见到了卓文君。司马相如被卓文君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心生爱慕。
5. 琴挑文君:司马相如在一次宴会上,抚琴唱起了《凤求凰》,表达了对卓文君的爱意。卓文君听后心有所动,亦对司马相如产生了情愫。
6. 私奔:卓文君不顾家庭阻碍,连夜与司马相如私奔而去。他们在外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两人情意绵绵,相亲相爱。
7. 司马相如平步青云:后来,司马相如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官运亨通。然而,在他富贵发达之后,却忘记了曾经的患难与共,开始贪恋新欢。
8. 卓文君的《白头吟》与《诀别书》:心碎的卓文君写下了《白头吟》和《诀别书》,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失望和对司马相如的责怨。歌词中“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句子,让人感慨万千。
9. 司马相如反省悔过:看到卓文君的诗,司马相如懊悔不已,遂与妻子重归于好,重新珍惜彼此的感情。
《凤求凰》这首诗正是讲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段曲折的爱情故事。诗中以凤求凰的寓意,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炽热追求和真挚感情。这首诗音韵优美,感情热烈奔放,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