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对长辈死后丰厚的祭祀,不如生前好好孝敬。与其事后懊悔,不如事前谨慎小心。
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蜉蝣:一种昆虫,寿命不长,短的只有几小时,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人在天地间的生命,就好像蜉蝣一样短暂。人在辽阔的沧海中,就如同一粒小米一般微小。
三、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指人要在社会上经受锻炼才能增长才干,就像刀在石头上反复磨砺才能变得锋利一样。
四、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指人的真实想法从外表看不出来,很难猜测一个人要做什么事情。
五、人要知足,马要歇脚。
指人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就像马要歇脚,不能无休止地奔跑一样。
六、家丑不可外扬,流言切莫轻信。
家中的丑事,不可向外宣扬。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千万不要轻易相信。
七、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赶得满天飞。
家鸡:喻指有血缘关系的至亲或亲近者。野鸡:比喻无血缘关系的人或关系疏远者。亲近者,虽受触动,也不会离开自己;而疏远者,稍受触动即远走高飞。
八、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累:累积。垂堂:堂屋门旁,屋檐之下。喻指危险地带。指家财富有者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九、既往不咎,覆水难收。
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责备;泼在地上的水,是难以收回的。
十、人争一口气,鸟争一口食。
指人活着要争一口气,如同鸟为了争一口吃的而拼搏一样。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三人成虎 三人市虎 或是 三人言成虎 【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