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的应用题及答案如下:
例题 1: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时,每隔 0.2s 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记录如下(单位:cm):
| 时间(s) | 位置(cm) |
| -------- | -------- |
| 0 | 0 |
| 0.2 | 1.2 |
| 0.4 | 2.4 |
| 0.6 | 3.6 |
| 0.8 | 4.8 |
| 1.0 | 6.0 |
请问小球从第 4 个位置(即 t=0.6s 时)运动到第 5 个位置(即 t=1.0s 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
小球从第 4 个位置运动到第 5 个位置的时间间隔为:Δt = 1.0s - 0.6s = 0.4s。
在此时间间隔内,小球通过的路程为:Δx = 6.0cm - 4.8cm = 1.2cm。
因此,小球从第 4 个位置运动到第 5 个位置的平均速度为:v = Δx / Δt = 1.2cm / 0.4s = 3cm/s。
例题 2:
一个物体从 A 地运动到 B 地,全程 100m。在前半段路程中,物体的速度为 5m/s,用时 10s;在后半段路程中,物体的速度为 10m/s,用时 5s。请问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
物体在全程中的总路程为:s 总 = 100m。
物体在全程中的总时间为:t 总 = 10s + 5s = 15s。
因此,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总 = s 总 / t 总 = 100m / 15s ≈ 6.67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