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在说“三”和“五”的时候,经常是联系在一起来讲。比如“三皇五帝”、“三五成群”、“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山五岳”、“隔三差五”、“五大三粗”等等。
“九五之尊”象征着王权的神圣,对“九”的推崇,根本也在于“三”。
“三”与“五”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互为经纬,交错变化。《左传》中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国语·鲁语》中说:“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
代表 “五行 ”的五种元素,和代表 “三辰”的日、月、星,构成了一个 “天人感应”的系统。
笔者认为,“三”与“五”的相互交织,反映出了中国古人一种“天地与我同根”的有机世界观——从整体出发来认知世界,而不是孤立的看待一个个子系统。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以及心理感受中形成的一种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