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者来说,体验和参数哪个更重要,是知乎手机论坛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是我前两天试用了某台参数顶尖、功能全面的“机皇”后的感想,就不点名了。
这么一台前无古人的机皇,连基础的手势操作体验都没做好。
首先要澄清一点的是,对 iPhone 来说,手机运存影响更多的是多任务能力,而不是流畅度,不存在“苹果如果上8GB那不是一点都不会卡?”的结论。
拿 2015 年 9 月发售的 iPhone 6s 为例,仅 2G 内存的手机更新到最新系统,如今的运行速度、流畅性和当今旗舰相比丝毫不差,以小白评测的 20 款应用打开速度测试标准来看,甚至比 6G 内存的小米 8 还快一点。( iPhone 6s 142s ,小米 8 143s )
iPhone 6s 速度实测
系统的后台调度、硬件运存和应用优化决定了手机的后台能力, iOS 的特殊后台机制能使 iPhone 以低于竞品的运存保留更多的应用后台。
从油管专业测试应用打开速度的频道 Phonebuff 的测试结果来看,同样是涉及日常应用、文档处理、拍照、影音处理、网页浏览、游戏、视频、音乐、购物各大类的 16 个应用, 4G 运存的 iPhone XS MAX 的多任务能力约等于 8G 运存的安卓旗舰手机, 3G 运存的 iPhone XR 的多任务能力约等于 6G 运存的安卓旗舰手机。
既然 iPhone 的多任务能力丝毫不弱于同级别安卓旗舰手机,为什么还要在意用多大的运存呢?
“聪明”的厂商喜欢在能写在 PPT 的功能参数上下功夫,“愚蠢”的厂商喜欢在影响体验的细节上下功夫,仅此而已。
如果要说 iPhone XS MAX 用 4G 运存是为了省成本提利润的话,其实苹果大可以和其他安卓厂商一样:
- 抛弃不锈钢中框,使用铝合金中框,反正都折不弯,还能更轻
- 跟风别人的设计,不强行把下巴做到最小,不强行四边等宽,成本能更低
- SIM 卡槽不做到一体成型金属,不做到与机身同色,用金属底座 塑料卡槽的组合
- 不使用巨大的 Taptic Engine 提升震动体验,剩下的空间留给电池还能赚一波续航小钢炮的名声
- 不把机身做到同级别手机中最薄( 7.7mm ),集成度越高成本越高
- 不采用 120Hz 采样率的屏幕,反正 iPhone 本身的手势操作已经是最舒服的了,为什么还要再提高采样率提升体验?
- 把手机屏幕分辨率提升到 1440P ,默认输出却是 1080P ,又能宣传自己屏幕细腻又能省电
- 把核心芯片做到二十核,宣传起来多得劲
- 限制同款手机的便宜版本出货量,只卖贵的版本
- 出一款黑科技满满但价格诚意的手机,只出极少量的货,同系列低一档的高利润手机却大量出货,宣传“iPhone XX 系列两个月出货量 X 亿”
苹果可以在千万个消费者看不到或者不在意的地方省成本提利润,非得在这些最明显的地方动手脚?太蠢了。
另外,在满足日常使用的前提下,手机运存不是越大越好,具体为什么可以问问你们手机里的黑阈、冰箱、绿色守护、智能管理器或者自带的自启动权限管理功能。
测试结果:
1、XSM( 4G 运存) vs 一加 6T 迈凯伦版( 10G 运存):
XSM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拍照
一加 6T 迈凯伦版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无
2、XSM ( 4G 运存) vs 一加 6T( 8G 运存):
XSM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拍照、星巴克、 Facebook
一加 6T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拍照、 Word 、 Excel 、星巴克
3、XSM ( 4G 运存) vs 华为 Mate 20 Pro( 6G 运存):
XSM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拍照
华为 Mate 20 Pro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 Word 、 Excel 、星巴克
4、XSM ( 4G 运存) vs 谷歌 Pixel 3 XL( 4G 运存):
XSM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拍照、星巴克、 Facebook
谷歌 Pixel 3 XL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 从 Bullet Force 往前 11 个应用。
5、XR ( 3G 运存) vs Galaxy Note 9( 8G 运存):
XR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 Adobe Clip 、Snapseed 、拍照、 facebook
Galaxy Note 9 第二轮须重新加载的应用: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