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门服务 >

商品流通的一般条件(商品流通需要哪些手续)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19 02:16:5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二,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不同的时期,农业也有不同的地位。其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表现为农业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而且为工业品提供市场。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国家工业化的支持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其二,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业逐步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重任,非农业完全弄够依赖自身的积累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农业由于自身的原因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2)农业的作用: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的贡献: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其一,产品贡献。农业的产品贡献表现在食品贡献和对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原料贡献。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农产品对于国内安定和促进相关产业、加工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作用。

其二,要素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所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其三,市场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农民作为买者,对工业品的消费扩大了其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又会刺激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扩张。第二,农民作为卖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把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出售给非农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销售规模越来越大。农产品流通的增加不但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也有利于农业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

其四,外汇贡献。所谓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外汇贡献尤为重要。

(3)农业的功能

农业的作用还表现在其多功能的特性上。

其一,环境功能。农业及相关土地的利用对环境可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有利方面包括水土保持、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不利方面包括可能会造成化学品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水土流失、动植物栖息地减少等。而且农业对环境的影响还具有不同规模的地域性特征。

其二,社会功能。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护农村生活模式以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的功能。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社会功能,比发达国家更具有重要性,具有更大的价值。

其三,粮食安全功能。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供给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既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



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影响不良、确保家庭粮食安全的特殊功能。

其四,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等。

其五,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形成了许多富于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和传统。

农产品市场

第二章 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一. 农产品供给

1. 定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 条件:第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第二,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3.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4. 特例:第一,因为农业资源的专用性比较强,生产用途范围狭窄,不能顺利地实现资源转移和流动。当生产者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下跌后,为了维持正常的收入水平,反而会增加产量。第二,由于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当预计未来某种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为了将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则会减少当前商品的供给;相反,在价格下跌时,农产品生产者则会尽量抛售现存农产品,使得现时供给量增加。

5. 影响因素:第一,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农产品互为竞争性农产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会使前者的供给量向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两种农产品为互补品,则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使得两种前者的供给量同向变动。第二,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若在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降低,供给量减少,反之则会使供给量增加。第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技术水平的提高会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使产量增加。第四,农产品生产者数量。一般来讲,农产品生产者数量是和农产品供给呈正方向关系。这不但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的绝对数量上,也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的相对结构上。第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可出售的产品就越多,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为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总量就越多。第六,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若对未来预期价格上升,就会减少当期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反之则会增加农产品的出售量。第七,其他因素。在现实中,农产品的产量还会受到政府的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6. 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第一,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价格的提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而这个范围是十分有限的。第二,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第三,农产品供给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第四,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二. 农产品需求

1. 定义: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数量。

2. 条件:第一,消费者具有购买*。第二,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农产品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3. 规律: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现反方向的变化,即农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4. 例外:如炫耀性农产品和吉芬农产品情况就不同。炫耀性农产品是用来显示购买者身份的农产品,当其价格高昂时能更好地彰显拥有者的身份,而当价格下跌时,反而会使需求量下降。吉芬农产品是指抵挡生活消费农产品,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就会增加抵挡农产品的需求,而当物价下跌时,消费者就能更容易得到替代品,所以会减少需求量。

5. 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来说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农产品的消费量呈反方向的关系。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商品对收入变化的反映情况分成两大类。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的商品成为正常商品,相反,随着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减小的商品叫做劣等商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一,对一般大路货农产品的需求会下降,对营养丰富的鲜活农产品需求上升。其二,对低质量的农产品需求下降,而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补充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如需要越来越多的方便食品和快餐,需要不同加工深度和加工精度的农产品。其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进过整理和包装,外观相对较好的农产品。第二,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当两种互为替代品的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前者呈反方向变化。当两种互为补充品的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则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前者呈同向变动。第三,中间需求的变动。农产品的中间需求是指农产品加工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及相关产业对农产品的需求市场。第四,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与人口数量的增长成正比。人口机构的变化主要影响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五,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第六,消费者的文化习俗。第七,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第八,政府的消费政策。如果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人们就会减少对农产品的需求。如果政府实行低价政策或者对农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则会相应增加对其的需求量。

6. 替代效应: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即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了,而他的替代品价格未变,则人们会减少对这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7. 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即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下降,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没有变化时,相当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提升了,则会增加此农产品的购买量。

8. 需求和需求量:农产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特殊价格上为获得该农产品而消费的具体的商品量,由既定的需求曲线的某一点来表示。当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农产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曲线上移动,这种变动称作需求量的变动。 而农产品的需求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量,是指在每个价格下需求量的全部关系,需求是由整个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述的。当农产品的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曲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之为需求的变动。

三. 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1. 定义:农产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这时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数量成为均衡数量。农产品供求均衡形成之后,并非一直保持固定不变,而是及其不稳定的,只要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农产品供求双方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于是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之下,供求经过自我调节又重新达到新的均衡,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农产品供求由不均衡到均衡,再由均衡到不均衡的矛盾运动。

四. 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1. 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2. 供给弹性类型:当E=0时,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无影响。当E=正无穷时,称为完全有弹性,即当价格为既定时,供给量无限。当E=1时,称为一供给弹性,表明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1时,称为富有弹性。表明供给量的变化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0<E<1时,称为缺乏弹性,表明供给量变化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3.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第一,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若生产周期长,价格的变动不足以使生产者快速调整生产形成新的生产力,则供给弹性小。反之,则生产周期短,则供给弹性大。第二,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当难度较大时,供给弹性小,反之则供给弹性大。第三,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若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生产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生产,供给弹性就打,反之,则供给弹性小。第四,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如果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则供给弹性大,反之,则供给弹性小。总之,农产品的供给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而且多为鲜活产品不易存储,加之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本省特点的约束,不可能迅速或者无限扩大生产,形成有效供给,所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五. 农产品需求弹性

1. 定义: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2. 类型:等于0时,完全无弹性。等于正无穷时成为完全有弹性或弹性无限。等于1时,称为需求同一弹性。大于1时称为需求富有弹性。大于0小于1时称为缺乏弹性。

3. 影响需求弹性因素: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需求越大,弹性越小。第二,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若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弹性越大。第三,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则弹性越大,反之则反之。第四,农产品在消费者的预算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所占比重越小,弹性越小。反之则反之。第五,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对生活必须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品的需求弹性也小。而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对于高档品的需求弹性则比较大。第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依赖越大,弹性越小。

六. 蛛网理论

1. 原因:由于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其供给需求的调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当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时,需求会立刻做出反应,而供给却不能立刻进行调整,致使生产者的供给与市场价格信号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

2. 含义:所谓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着均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

3. 第一,收敛性蛛网: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小于对需求的影响,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此时,供给和需求会不断地趋向均衡。第二,发散性蛛网:当需求的弹性小于供给的弹性时,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即波动越来越大,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回归到均衡点,在此情况下,均衡时不存在的。第三,封闭性蛛网:当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弹性相等时,价格的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蛛网的形状就是封闭的,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

七. 政策的价格机制

1. 价格调整的措施主要包括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第一,最高限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当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时,造成供不应求,此时会造成排队、抢购和黑市等行为。而在均衡价格之上则没有影响,市场将达到均衡。第二,最低限价是为了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当最低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上时,造成供过于求,此时政府收购过剩产品是应对方法之一。而在均衡价格之下时,则没有影响。

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一.市场和流通

1. 市场的含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商品占有

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及意志行为。买卖关系包括物物交换,也包括商品的货币交换。意志行为包括商品交换者为了建立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也就是善品交换者主观意志的外在表现。

2. 流通的含义;流通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社会性转移和经济性转移。社会性转移是指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和产品的空间转移。经济性转移是指通过对产品转移可以增加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和提高产品的效用。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是连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必不可少的环节。流通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和消费的分离。

3. 流通起到缩短生产和消费的距离的作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流通的过程由三流组成,即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第一,商流,指商品的所有权和货币所有权的转移,是商品价值不断被实现的运动过程。包括交易过程中的看货、洽谈、签约、成交、结算等业务。通过商流的形式完成交易,卖主的商品所有权转移到买主手中,而买主的货币转移到卖主手中。第二,物流是指商品实体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空间位置移动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包括运输、流通加工、仓库储存等。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实现商流目的的手段,是流动的基础业务活动。第三,信息流是指与交易有关的各种信息、情报、资料的搜集、处理和传递运动过程。信息是知识和行情的载体,为商流和物流服务,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4. “三流”间关系:信息流是向导,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既制约着商流和物流,并且将商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另一方面,商流和物流以及信息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动流通过程的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流是媒介,通过商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5. 商品流通的特点:第一,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而农产品消费是常年的、普遍的,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和分销的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第二,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采取技术措施保持产品的鲜度十分重要。第三,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较大,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第四,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往往凭感受进行选择,对农产品的营养卫生缺少把握。第五,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6. 流通渠道:第一,直接流通渠道,是指产品由生产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中间不需要其他交易环节,也称之为短渠道。第二,间接流通渠道是指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和零售等中间环节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称作长渠道。后者是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中出现的,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7. 间接流通渠道的四个阶段:生产阶段,批发阶段,零售阶段,消费阶段。

二.批发市场

1. 含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指进行农产品批量集中交易的场所;二是指为农产品进行批量交易提供的一种服务组织。

2. 功能:第一,商品集散功能。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需要迅速销售出去,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把分散在各产地的农产品汇集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过程。第二,价格形成功能。产品批发市场实行的是现货批发交易,来自各地的农产品同场竞争,同一种农产品就可以通过比较按质论价,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真实地反映农产品价值的市场均衡价格。第三,供求调节功能。批发市场大量集散和交易,有利于及时地缓解区域性供求矛盾。第四,信息中心功能。市场每天形成的交易价格反映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备受广大经销商关注。第五,综合服务功能。批发市场通过自身的运营为交易者提供各种方便交易的服务项目。包括为交易者提供交易空间、停车场、交易中介和储藏等。

3. 外国批发市场的经验:第一,日本韩国的东亚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有完善健全的批发市场法律法规作保障;拍卖是批发市场最重要的交易方式;加强对进入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等级管理,有利的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第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政府不参与农产品市场的开设,市场多由企业或私人投资兴建;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派出人员对批发市场进行管理;场内交易以大批发商为主。第三,以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欧盟模式。进行全国性的拍卖,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导向;市场由农民或种植公司联合开办。

三.零售业态

1. 含义: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内在组成要素分别是目标顾客、商品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一种既存的零售业态体现出一种明确的信息,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为了得到这种服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不同零售业态的特征对买卖双方都缩小了寻找对方所需要的成本。

2. 影响供给因素:第一,政策动因和政策激励。第二,零售业态及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在此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零售业态或者其中的企业会退出市场。第三,零售经营管理技术。在社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构建方式既定时,零售经营者的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通过运营成本影响零售业态供给。第四,社会技术水平。主要包括企业外部交通运输、物流设施、信息技术水平等。这些都影响着零售业态的运营成本,若成本低或者能够提供相同情况下更多的服务,则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第五,产业链构建方式。产业链构建方式决定了流通费用,影响运营成本,从而影响零售业态的供给。

3. 影响需求的因素:第一,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提高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发展,也对商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催生出新的零售业态。第二,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升级。收入提高推动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零售业态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消费者偏好。零售业态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来定位自己的市场。第四,安全健康消费需求。第五,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

4. 农产品零售市场

(1)含义:农产品零售市场位于流通的最终环节,是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的场所。

(2)特点:第一,零售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上的卖者是零售商,买着是消费者,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即为终点,不再继续流通。第二,零售市场数量多且分散于居民区。第三,零售市场商品种类多,交易频率高、数量少。第四,农贸市场上的卖者多为零售商贩,主要经营鲜活食品。第五,超市经营的农产品由供货商或配送中心供货,进货渠道稳定,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5. 农产品连锁经营

(1)原因:第一,行业集中化的要求。农产品及食品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果明显,他可以带来产品采购、储藏、配送、促销、研发和培训等多方面的规模优势。连锁经营既是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其规模优势不断发挥的结果。因此零售行业集中化的演进,要求零售企业走向连锁化。第二,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需要。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商业企业必然实行农产品一体化战略,以减少经营环节,提高运营效率。第三,降低运营风险的要求。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较大风险,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连锁经营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汇集了众多供求信息,减少了农民的生产风险。

(2)条件:第一,农产品及其加工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第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展提供了方便。第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撑。

(3)方式:第一,实行产业化经营。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家庭经营成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最基本形式,但难以和大规模化的连锁经营相对接,在农户和连锁经营之间就需要建立中介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把生产销售的诸多环节联系起来,引导广大农户转变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可以通过配送作业的规模经济,降低流通费用,有效地减少门店的库存,加速了鲜活产品的流转,从而增强了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优势。第三,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拥有品牌的农产品会相对来说更有竞争力。第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化的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可以进一步减少经营管理的费用。质量的保证,也有利于提高连锁经营的信誉。

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一.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1. 国际期货市场产生和发展: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最早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9世纪中叶,芝加哥成为美国国内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于粮食生产特有的季节性,加之当时仓库不足,交通不便,粮食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为了改善交易条件,稳定产销关系,1848年,由82位商人发起,并成功地组建了美国第一家中心交易所,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所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买卖双方提供见面、交流信息、洽谈业务和达成交易的场所,但随着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51年正式引入农产品远期合约交易。此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保证金制并成立结算公司,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期货市场。几十年来,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涌现,如东京谷物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温尼伯格商品交易所等。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品种有小麦、玉米、大豆、豆粕、红豆、大米、花生仁等。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当前,世界期货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

2. (1)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1990-1993年为初创阶段。1990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1991年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这一时期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第二,1994-1996年为清理整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由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盲目发展和不规范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993年国务院开始进行整顿。第三,1997-2000年,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整,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阶段。第四,2001年以来,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2)国内期货市场农产品种类: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玉米、豆油、棕榈油。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硬麦、棉花1号、白糖、菜籽油。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

1. 含义:狭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进行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场所,通常特指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或者说冠以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农产品擒获合约交易关系的总和。这种特殊的交易活动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在特定的场所内进行。因此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应该是由互相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者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

2. 期货交易所:是专门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是一个实行会员制或公司制,按照其规章规定实行自律管理,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非盈利或者营利性机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交易所依靠自身管理严密、组织健全、设备完善和高效运作,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期货交易环境。期货交易自身不参与交易活动,只为期货交易者提供设施和服务。

3. 期货结算所:其为期货交易提供结算业务。期货结算所的主要功能是结算每笔期货交易所内达成的期货合约,结算交易账户、核收履约保证金并使其维持在期货交易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上,监管实物交割,报告交易数据。

4. 期货经纪公司:指依法设立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指令,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标准期货交易并收取手续费的中介结构。期货交易实行严格的会员制,非会员不能进入期货市场交易,为了解决此问题,就允许一部分具备条件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

5. 期货交易者:是指承认并且遵守期货交易法规和规则,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合法交易的人员的统称。按照买卖期货合约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资者。

6. 期货市场的特性:第一,交易对象的特殊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中交易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农产品期货合约。农产品期货合约是一种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在交易所内集中交易,受到法律约束并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某种农产品的标准化合约。标准化的农产品期货合约本身不是实货,而只是实货的象征和代表。第二,交易商品的特殊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商品需要具备一定特征。其本身需要品质等级易于标准化,并能够进行长期运输。另外还需要其现货市场发展完善。第三,交易目的的特殊性。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交易目的是为了进行实物交割,实现农产品所有权的转移,而在期货市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期货合约的交易来规避风险或者获得风险投资的利益。具体来说可以把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者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第四,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交易必须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而农产品现货市场既存在集中交易也存在分散交易。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所有的交易都要集中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一对一的谈判交易视为违法,目前期货市场的竞价方式主要是公开寒假和电子化的交易。第五,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交易保障制度是由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构成的规则来保障期货交易的正常运行。第六,交易机制的特殊性。表现为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双向机制表现为期货市场交易者可以买入合约或者卖出合约。对冲机制是指期货市场交易者通过与建仓时的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来接触履约责任,而不是通过期货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来履行责任。

7.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是指期货交易所将同一期货农产品的中国买卖者集中在一起,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而形成的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权威性、未来性价格的过程。存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比只有农产品现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更接近理论上的均衡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长期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8. 农产品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功能:回避风险指市场中风险的厌恶者采取一定措施来转移或分散因交易而面临的经济风险,尽可能减少因风险存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功能的发挥是以套期保值交易作为手段的。套期保值之所以有助于回避风险,其基本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同一时间就是在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同一时空内会受到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上的这种价格关系,取得在一市场上出现亏损时,在另一个市场上获得盈利的结果,另外,当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趋于一致,二者的基差趋于零。两个市场在最终价格上的趋同性也使套期保值交易行之有效。

9. 农产品期货的其他功能:第一,期货市场具有风险投资的功能。第二,期货市场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第三,期货市场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第四,期货市场具有培植市场秩序功能。第五,期货市场具有信息功能。第六,期货市场具有减缓价格波动的功能。

10. 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第一,减少价格波动。原理——当现货市场的某种农产品的价格过高时,就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上涨,价格的上涨会促使供给的增加,而投机商人会在认为价格高位时进行抛售,从而减缓价格的上涨。反之,当现货价格下跌时,会引起期货市场的相应下跌,此时投机商们就会趁机囤积货物,使得供给减小,价格上升,从而遏制价格的*。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使农产品未来的供求保持大体平衡,不致造成未来供求的较大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并能使价格的波动幅度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范围内。第二,有助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不仅可利用期货市场的未来供求及价格信息来进一步明确稳定重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还可以通过向农产品期货市场提供权威性的未来供求及价格信息来引导期货市场的交易活动,促使期货市场更好发挥价格功能,从而对现货市场的生产流通加工与消费等环节产生影响。第三,促进农业国际化的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功能发挥情况以及在全球非范围的地位,将影响本国企业在国际农产品现货市场中的交易地位和议价能力,从而有助于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促进本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

11.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微观作用:第一,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生产经营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远期权威价格,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远期合约交易或者订单生产等来锁定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或者特定农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降低农产品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程度,从而稳定地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获得稳定地经济效益甚至提高经济效益,并能够在价格波动中维持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第二,引导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导向功能能够有效地影响农产品现货市场,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资金流向,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能够得到合理地配置。第三,拓展农产品的销售与采购渠道。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情况下,特定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形成接近未来供求均衡的价格,即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较好反映未来供求趋势的完整价格体系,为现货市场交易双方确定现货成交价格提供权威的依据,从而扩展了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销售与采购渠道。第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企业和农户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客观上需要利用期货市场所特有的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机制,来规避或转移产业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并锁定预期的利润。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市场

一. 国际贸易理论

1. 绝对成本学说:该学说是由应该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绝对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因此,各国参与分工,如果各国都有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

2. 比较成本学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国际贸易仍然能使贸易双方得到好处。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就可以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从中获益和实现劳动的节约。比较成本学说的积极意义在于:一个国家无论处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哪种产业结构,无论其经济势力的强弱,都可以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展开贸易,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 要素禀赋学说: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个多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该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其政策含义是——一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进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通过这种生产和贸易,使得各国福利水平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出达到最高水平。

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面对国际贸易的新问题,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行为和偶然事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第一,要素条件。在现代社会,对于形成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高效的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比单纯的拥有要素更为重要,并且如人才和科技管理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只有创造出更多的高级要素并合理进行利用,才能长期保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需求条件。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受到国内需求条件的直接影响。国内需求结构的分化可以对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挑剔的买方会促使产业的服务和质量得到提升,预示性的买方需求会对生产者提供信号。国内需求的国际化,也会带动国内产业走向国际。第三,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辅助产业会对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强后者的国际竞争力。但为了使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供给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第四,企业斩落、结构和竞争行为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对国内产业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必须不断地改变经营策略和行为,以使自身不断地适应竞争需要。与此同时,行业的进步也会带动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第五,政府行为。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增加产业竞争优势的可能性,但在没有其他有利条件的情况下,政府政策是缺少创造性的。第六,偶然事件。一些偶然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比如发明创造、投入成本的非连续性变动、战争、政治决策等。

5. 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

(1) 比较优势理论是关于一过怎样进行自由优化配置,尤其是在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部门怎样配置资源的问题,而竞争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使其企业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问题。二者既有不同、也有区别。

(2) 区别:第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之下,而竞争优势理论则构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不存在规模经济与企业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使得两者完全相同。第二,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的是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理论则主要是讨论各国间的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发展的现实态势,主要论证的是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第三,两者的来源不同。大卫李嘉图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只解释了劳动力要素;要素禀赋学说考虑了更多的生产要素而没有考虑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等作用;而竞争优势理论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第四,两者的标准不同。比较优势是用影子价格描述的,而竞争优势则是用市价来衡量的。第五,竞争优势理论不像比较优势理论那样被广泛运用。|总之,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往往表现为某一要素禀赋相对丰富,而使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者某种重要的角色。但竞争优势是一种实际显现出来的竞争能力,是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

(3) *第一,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该国去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而只有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才能使该国获得比较持久的比较利益。第二,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二. WTO与中国贸易

1. 基本规则:第一,扩大市场准入,消除关税壁垒。其中包括取消非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性实施;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和特殊保护条款。第二,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第三,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第四,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绿箱政策“Green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绿箱政策是WTO成员国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措施。|根据《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措施,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黄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蓝箱措施”(Blue Box Measures)是指,一些与生产限制计划相联系的直接支付的“黄箱措施”支持,被称为“蓝箱”的特殊措施,可得到免除减让。但其条件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按固定面积或者产量提供的补贴;(2)享受补贴的产品数量不超过基期(即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的85%;(3)按牲口的固定头数所提供的补贴。)

2. 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日益削弱。第一,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第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益下降。第三,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家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的农产品垄断地位受到激烈冲击;欧盟农产品自给率迅速提高,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的是一些中等收入和一些石油输出国家和地区。

3.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变化:第一,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第二,农业原料贸易增长缓慢。第三,畜牧产品和水产品不断扩大。第四,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第五,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4. 农产品国际贸易特点:第一,贸易商品集中。这一特点多指欠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品种是有限的。第二,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第三,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农产品或初级产品贸易波动的幅度非常高,至少高于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贸易的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波动。第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第五,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出口的大多是粮食,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大多为经济作物,需求弹性比粮食要大得多。

5. 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除了个别产品外中国并没有积极参与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虽然有所增长,但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在逐步下降。第一,中国是世界上近二十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二,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上升,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第三,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另外,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逐步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上升。未来将导致对国内资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6.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第一,在地区结构特征上,中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的分布就够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第二,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有纺织纤维类、油籽类、蔬果类和谷物类转化为蔬果类、水产类和谷物类。出口贸易比重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出口规模向少数几类农产品集中的程度加强。主要进口农产品种类由谷物类、糖类、纺织纤维类,转变成油籽类、纺织类、只为油类和水产类。

7. 中国入市之后再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第一,农产品关税减让,中国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并对所有农产品的关税进行约束。第二,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中国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取消数量限制,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对一定的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中方承诺保证非国营进口商的参与机会,采取相关措施使私营进口商参与进口配额的最初分配。第三,国内支持的限制。中国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特定产品支持为负数。第四,非关税措施的取消。根据中国入市协定书规定,中国入市后取消对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等措施。第五,出口补贴的消除。中国承诺今后不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第六,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中国提交了新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法律,并且遵守世贸组织关于 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

8. 中国入市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第一,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中国在入市的过程中做出了广泛而重大的减让和承诺,较大幅度地开放了农产品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第二,农产品进口剧增,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挤占了国内农业的发展空间。对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的基站,抑制了国内传统种植业的发展。国内新增的市场机会并未转化成农民的增收机会,而被国外农民,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民所分享;对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抢占,挤压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对中国某些农产品加工业的控制,减小了民族工业的获利空间。第三,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较高的日常准入壁垒。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规定,农业产品关税得到大幅度的削弱和制约,关税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逐步减弱。但在这种情况下,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技术性壁垒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第四,农业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在加大。中国与越来越多国家建立的自贸区将更大范围的使外国农产品挤占中国农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虽然有少数的农产品取得了竞争优势,但更多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农业生产要素

第六章 土地与水资源

一. 土地资源

1. 含义: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2. 特征:第一,自然特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第二,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3. 地位: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在农业中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作用、第一,农业是直接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部门,农业中的第一性生产——植物生产,对土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必须使用大面积的土地,在广阔的地域上进行。第二,在其他生产部门中,土地不能直接加入劳动过程,只是起一个立足点和活动场所的作用,但在农业中,土地则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以上两个原因就决定了土地在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要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具有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第一,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第二,全国耕地分布不均,多数耕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季风区。第三,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后背农用资源贫乏。

5. 利用问题:第一,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第二,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严重破坏、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变薄;耕地沙化、盐渍面积不断扩大。第三,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与荒山大量闲置现象并存。

6. 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资源、有偿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才能在经济上体现土地的产权关系,才能促进用地单位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以上三原则的贯彻)

二. 土地集约经营

1. 含义: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动,应用先进农产品产量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在实际中,人们常说的农也集约经营主要指土地集约经营,因此在这里所指的土地集约经营也就是农业集约经营。

2. 类型:第一,劳动集约型。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获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方式。第二,技术集约型。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第三,资金集约型。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更多的使用物化劳动而提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3. 意义:第一,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二,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可以更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第三,实行土地集约经营,通过采用 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

4. 提高集约经营的途径:第一,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第四,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第五,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三. 土地适度经营

1. 含义:土地适度经营是指农户或者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指在最适宜的土地面积上经营。当某一土地面积的经营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时,这一土地面积即为适度经营规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所要求的土地面积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因地、因时、因单位而变化的。

2. 意义:实行土地适度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地利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

3. 途径和措施:第一,要为土地适度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也至关重要。第二,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大力抓好农业社会服务;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经营运作。第三,组织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在土地适度经营的组织形式上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不搞一刀切。

四.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1. 土地制度含义: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综合。广义的土地政策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狭义上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2. 土地制度特点:地位的基础性,构成的复杂性,各国的差异性。

3. 土地产权含义: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它包括一些列的权利——土地所有权、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处置权、土地收益权。

4.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度: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两种。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矿藏、水流、森林、山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第一,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土地的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国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有以下特点——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是通过法律规定将其中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力固定给使用者,而国家仅保留土地的处分权。第二,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表现在法律上就是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指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可以分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可以结合,也可以独立。集体土地所有者有权依法直接使用自己拥有的土地,也可以依法将土地划拨给本集体内部成员使用,还可以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与国有或城市集体所有企业联合经营,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5.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属于集体成员的农民,以户为单位,通过承包经营形式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为基础,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均分到户,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直接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意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和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使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直接挂钩;适应了农业生产需要灵活决策的特点,使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家庭经营活动激励多样,不仅将监督成本降低为零,而且家庭的半、辅劳动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因而家庭承包经营成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

6.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制度;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制度;农村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

1. 含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 营权发生分离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权利,是有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承包经营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系列规定。

2. 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在土地承包中,涉及到的主体分为双方,即承包方和发包方,这两个主体构成了土地承包经营中最主要的内容。土地承包方有两类——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外的经营主体。土地发包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发包方、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的发包方。

3. 主体的权利义务:第一,发包方享受的权力——发包农村土地的权力;监督承包方的权力;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行为的权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力。第二,发包方的义务——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执行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三,承包方的权力——对承包了地的使用权;对承包地收益的获取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处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补偿权;法律和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权力。第四,承包方的义务——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义务。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原则:第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力。第二,民主协商、公平合理。第三,承包方案应当经大部分成员的同意。第四,承包程序合法。

六. 水资源

1. 中国水资源利用问题:第一,浪费惊人。第二,水利建设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第三,地下水开采过度。第四,水域环境污染严重。第五,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重建轻管,重新轻配等现象,使得水资源利用不充分,保护不得力。

2.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途径:第一,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的配置和利用过程就应该让市场来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从而调节供求,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第二,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中国水资源在地区和季节上表现为严重不均,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就要对水资源进行调配和输送,如果不对供水方进行补偿和利益调节,就会加大供水方的成本,降低成本承受者的配合积极性。第三,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水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如果单纯靠市场机制会造成水资源配置的失灵,就需要国家出台宏观调控的政策,促进用水单位的节约和水资源的均衡利用。第四,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

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

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1. 含义:农业劳动力一般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农业劳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农业劳动数量和质量因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 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3. 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农业劳动是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即他是在农业生产力各要素中,唯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中国农业劳动力规模巨大,而劳动力既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有时消费者,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就能促进农业更快的发展,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就会成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4.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的基本特点: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第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的增长。第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大的弹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直接收益和比较受益较低,农户不会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因此,农业劳动力供给的收缩性比较大。第三,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5. 农业供给的决定因素:第一,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第二,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第三,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第四,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

6. 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包括对农业劳动里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数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需求形式包括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微观需求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了维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雪球梁;宏观需求是指在现存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喝水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整个社会对农业劳动力总量和质量的整体需求。

7. 需求特点:第一,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第二,农业劳动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第三,农业劳动需求的质量在提高、质量在减少。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第一,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首先,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农业劳动力需求也越多,自然资源数量越少,农业劳动力需求越少。其次,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劳动力越少。但自然资源始始终是有限的,有限的自然资源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力需求的潜在极限。第二,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首先,人口因素是决定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基本因素。人口的规模越大,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多,相应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就越多。人们的食物构成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要也具有明显的影响。若人们的食物结构以植物性产品为主,那么需要的农业劳动动力数量就少,而如果以动物性食品为主,那么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就多。其次,社会经济状况是决定农业劳动力宏观需要的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科学、教育、非农业部门发达,则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好,资本有机构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高,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就少,反之就多。第三,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首先,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会产生影响。当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时,农业劳动力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则会相应减少。其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弄额劳动力需求状况也哟影响。当政府实施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质的曾策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会相应减少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

8.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第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第二,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农业劳动力还会出现更多剩余,农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会更加突出。第三,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

1.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业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部门转移。一种是空间转移。规律是——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业或者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里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业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如果差距加大,转移的速度也将变大。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增加,相对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第一,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足之处:①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③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 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第二,拉尼斯—费模式: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第三,托达罗模式。(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第四,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或称排斥力,如迁出地缺少就业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属于推力;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或称吸引力,如公共设施较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则是拉力。第五,吉佛的引力理论。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资的地方,从劳动力过剩的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乡城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越大。第六,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

1. 含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者复数。即使这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原有的有效劳动时间和产出量不会减少,也不会影响农业的发展。

2. 类型:农业劳动力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将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绝对剩余;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相对剩余。区分这两种类型剩余的意义在于,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首先将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安排他们常年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其次,相对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潜能,安排一些临时性的非农生产活动。

3. 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积累型剩余。积累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增长过快,超过非农产业吸收量,以及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过量结合,其超出部分逐渐积累的一种剩余劳动力类型。(2)结构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3)替代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替代型剩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对农业投入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能源,从而置换出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过剩;二是由于用工业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等于用工业劳动力替代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农业劳动力过剩。(4)季节性剩余。农业由于有农忙和农闲强烈的季节性差异,在农忙季节,既使农业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有时还感到缺乏。到农闲季节又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季节性剩余 。

4.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1).中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耕地的减少。(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5.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移为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2).从转移产业看,以第二产业为主。(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4).从不同区域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多向东南沿海及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

6.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1).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基数大,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2)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5).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7.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及配套措施:第一.提高农业劳动力力用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1)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2)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3)抓好城镇建设,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4)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2.加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措施。(1)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2)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3)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4)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起来,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四.劳动生产率

1. 含义: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2. 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指标。第一,直接指标: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物指标主要有①“人年”农业劳动生产率。②“人日”农业劳动生产率。③“人时”农业劳动生产率。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指标(一般来说,在综合考察一个部门、地区或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时常用价值指标)主要有:①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造的产值。②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造的净产值。③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造的利润。第二,间接指标:①农业劳动效率,即单位农业劳动时间完成的农业工作量。②每一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人口数、耕地数。

3.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3).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4).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4.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特点: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生产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增长缓慢。第二,明显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三项农业生产率指标没有什么变化,农业发展相当缓慢。从改革开放之后,三项农业劳动生产率均有了一定提高,其中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肉量有了明显提高。第三,粮食与肉类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农业劳动力产肉量增长较快,说明畜牧业有了长足的进展。第四,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5.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

6.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第一,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第二,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第三,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第四,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第五,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家庭经营的规模狭小,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生产要素的不足和闲置,通过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形式,会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使不足的生产要素得到补充,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一.概述

1. 含义: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2. 特点:第一,渐进性。大量的技术进步是通过许多大小不等的技术改进实现技术的进步发展的。第二,系统性。农业技术进步与整个科技、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多种技术的综合配套,以及其它相关投入因素的职称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外生性。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农业体系以外的经济系统和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农业的支持和刺激越大,其结果就会不断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第四,复杂性。农业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具有复杂性,技术结构具有复杂性。第五,周期性。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种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使其淘汰的过程。其二是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3.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4. 作用:(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5.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外部动力(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对农业的技术进步。(2).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3).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4).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

6.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1).劳动节约型技术,指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2).资源节约型技术。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它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

(3).中性技术。指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7.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可以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农业技术的进步在21世纪的20-30年里仍然以采用生物、化学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二阶段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的阶段。21世纪20-30年代之后,二者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但中国幅员辽阔,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

8. 中国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一,尽快形成一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1)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培养和推广农业优良品种。(2)形成以有机能投入为主,无机能投入为辅,有机能和无机能相结合的农业能源投入结构。这将大大地增加耕地的肥沃程度,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3)研究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作物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技术,有效改造中低产田。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必须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基础设施系统,以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第三,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的发展,可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从农业部门中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四,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推广使用化学技术要与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相结合,防止环境污染、产品污染和生态失衡。

第九章 农业资金

一.农业资金概况

1. 含义: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2. 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农业中的资金运动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在每一个生产过程开始之前,资金处于储备阶段,其表现形态为各种生产资料和一定的现金和存款。第二阶段,即生产过程开始之后,资金进入生产阶段,此时原处于储备形态的资金即转换为在生产中起作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借助劳动将其价值向新产品转移,形成价值更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形态的资金。第三阶段,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资金进入流通阶段或者销售阶段,此时资金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其一由产品出售而变成的货币的资金。其二再次转化成企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物形态的资金。这些都将形成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储备阶段的资金。一般来说,资金运动越快,其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益就越低。因此,加速资金周转,尽可能缩短资金周转所占用的时间,就成为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的主要途径。

3. 农业资金的运动特点:第一,农业中资金的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第二,农业中资金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第三,农业中资金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第四,农业资金在循环周转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第五,农业资金的低收益性和效益具有外部性。

4. 农业资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趋势:第一,农业资金对其他生产要素的代替作用。农业投资中的流动资金包括两种、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进而提高农业产出,可以缓解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对土地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农业固定资本中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可以节约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对农业劳动力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而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投资则是农业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5. 农业资金的发展趋势:第一,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资金基本上处于强制外流的态势。农业承担着为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重任。这使得农业的自我积累严重不足,农业资金长期处于短缺状态。第二,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农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任务,农业虽然自我积累能力提高,但农业的资金供给仍然不足,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资金的注入。

二.农业财政资金

1. 含义: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在内容上,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从目前中国财政统计的概念来说,农业财政资金大致包括(1)支援农林生产支出(2)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3)农业综合开发支出(4)农业基本建设支出(5)农业科技三项费用(6)农村救济费(7)其它农业财政支出。

2. 理论依据:(1). 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在农业生产中除了私人投资和私人产品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公共产品,比如公共设施(乡村公路等)和公共服务(公共技术服务等)(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农业生产的外部性会导致生产者按照私人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的均衡点来生产农业产品,结果造成实际的农业生产量小于社会最优的农业生产量的市场失灵。(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一定的弱质性,高风险和低收益并存,这就要求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进行一定的补贴,进行保护,以增强本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1). 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出或效益。(2). 公平原则,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3). 稳定原则,一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济波动的稳定器。(4). 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

4. 农业财政资金的政策取向:(1). 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2). 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3). 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三.农业信贷资金

1.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各个环节的单位或个人的各种信贷资金。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中的信贷资金。

2. 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第一,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第二,合作性农业信贷资金,是由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第三,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政府的农业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第四,民间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民间个人农业信贷供给者利用其自有资金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3. 作用:在现代农业要素投入中,资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农业信贷资金是农业资金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农业信贷资金作为一种货币资本很容易转化为其他事物形式资本,因此,农业信贷资金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一种方便灵活而稀缺的资本形式。现代农业发展所依赖的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公共投资,以及大规模的农业私人生产投资都离不开农业信贷资金的支持。第一,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信贷资金可以使得农业生产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积累,进行大规模投资而获得现代农业技术,从而减低生产成本,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的联系在于农业信贷资金为不可分农业技术提供可能,促进农业技术革新,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第二,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除了纯公共产品在政府财力范围内由政府财政投资来完成外,多数区域性的、社区型的公共投资,一般都不能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公共产品的投资也需要民间融资或正式农业信贷资金的支持。通过信贷方式为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有偿服务。不仅解决了农业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在中国这样土地相对稀缺的国家,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以土地节约为技术路线,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对农业产出的增加主要依赖于资本投资。农业信贷正好可以迎合农户大规模、低成本的农业投资资金需求,对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具有促进作用。

四.农户资金

1. 含义: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它收入中可以用于农业投资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农户资金是农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私人投资的主体。

2. 意义: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依赖于农户的个体投资。农户投资的规模直接影响了农业整体的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到了农业的产出水平。农户自己的投资方向也决定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向和农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政府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性信贷资金对农户资金是一种引导、促进、补充的作用,而不是对农户资金的替代。

3. 农户资金的主要来源:第一,农业生产经营所得,这是农户资金的重要来源。第二,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农户兼业行为的大量存在,使得非农业生产经营业成为农户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所占还在不断上升。第三,劳务所得,劳动力外出打工所取得的劳动收入也构成一部分农户资金。第四,财产性收入。第五,转移性收入。最后两种收入方式所占的比重比较小。

4. 农户资金的投资范围:(1). 农业生产费用支出(2). 农产品存储、销售费用以及税费支出(3). 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设备购买支出 (4). 农业设施建造支出.

5. 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第一,弄顾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其投资行为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收益性和交易成本的大小。农户总是市场中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使得农户资金得到可能条件下的最大收益。第二,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农户资金存在一个在农户生产消费和生产投资之间的一个均衡或最优化分配。第三,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混合使用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是农户进行生产的一般情形。农户的农业投资是在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之间寻求在技术上可行条件下的整体资金成本最低的组合。第四,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农户资金是投资于农业还是非农业也存在一个收益比较。理性的农户应当是在技术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寻求农户资金在农业非农业投资上的最大收益投资组合。

第十章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1. 农业信息的内涵:农业信息是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它包括农业资源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经济信息等内容。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信息是核心和关键,农业信息驱动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调节着农业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方向、数量、速度目标,从而把农业生产诸多环节的运作协调起来。

2. 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对农业系统中的信息进行获取、储存、处理、传输、发布和应用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痛心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的基础。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对象是一切可能产生信息效应的农业系统。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农业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中静态和动态的、定性的和定量的、确定的和模糊的各类信息,使农业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环境循环过程能够合理而有效的控制。

3.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农业现代化过程。

4. 农业信息化的意义:农业信息化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哥哥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程度如何,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

5. 农业信息化的内容:第一,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中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变化速度很快,都需要依靠农业信息化加以及时而正确的掌握,需要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网络,以便正确而及时地掌握农业资源、环境的变化,从而制定政策与对策。第二,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网络的建立,有助于生产者及时了解生产情况的变化。农业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促进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第三,农用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上普遍存在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增加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透明度,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第四,农业科技教育的信息化。农业科技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教育的心喜欢可以大大加快农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这都将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第五,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化。通过政策法规的信息化,可以使群众和基层政府更好的了解中央政府的农业政策的准确含义,将会使农业政策发挥的更好。

6. 农业信息化的作用:第一,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有效措施。第二,农业信息化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配置的重要手段。第三,农业信息化是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第四,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7. 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广义上的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和信息机构;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一般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农业信息无处不在,但是杂乱无章的信息不能构成资源,必须经过开发、组织,将农业信息有序化,这样的信息集合才能成为农业信息资源,即农业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中经过处理加工的有序化信息的集合。

8. 农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第一,有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这种稀缺性即表现在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有用的农业资源总是稀缺的。也表现在相对于无限膨胀的信息来说,人们处理得出有用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第二,农业信息资源在主体和地域之间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经济活动遂平和技术水平决定着特定时期、地区和个人的农业信息资源的量与质,在科研、教育和农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质量也越高。第三,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性。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竞争进一步表现为所提供和所掌握的农业信息资源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的竞争。第四,农业信息资源的商业性和公益性并存。商业性农业信息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相关主体息息相关,在辅助他们做出相应决策过程中,直接影响决策者经济效益的农业信息资源,其价值可以通过供求状况在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公益性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具有很强正外部效应的农业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往往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和部分自然风险以及改善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广大农民的利益,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个别价值。

9.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内涵:从广义上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训等。从狭义上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农业信息资源。

10. 影响农业信息资源内在质量差别的因素:第一,农业信息资源内容本身。第二,农业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三,农业信息资源的集成水平和数据相关程度。总之,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效果应当实现四个适宜(4 R),即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式,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

二.农业信息商品与市场

1. 农业信息产品的内涵:农业信息作为商品必须要满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三个条件,即必须使劳动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必须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当人们通过感官或者仪器,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对感知的东西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信息资源,当这些信息资源有助于人们对农业及相关问题理解、认识、生产和经营决策,并能与他人交换时,该信息资源就具备了上述的三个条件,成为信息商品。另外,还有两个特征,商品要具有独占性或者专有性,以及具有可获得性和使用价值。首先,农业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获得某些其他市场参加者没有获得的私人信息,因而对该信息采取了垄断和独占行为。其次,农业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存在,在于信息使农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减少,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了。

2. 农业信息商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从历史角度,农业信息商品脱胎于物质商品,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独立的商品形态,成为继物质、能量之后的第三大资源。第二,农业信息产品成为商品,在历史上晚于商品农产品是一种正常现象。第三,农业知识产权及其专利制度的确立是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

3. 农业信息商品的特征:第一,农业信息商品是一种体验商品。作为体验商品,农业信息商品的定价就比其他商品的定价更加困难。第二,农业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与低复制成本低的特点。第三,农业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农业商品的时效性包括内容的时效性和传递过程的时效性。第四,农业信息商品价值发挥对使用者具有依赖性。农业信息商品潜在使用价值的发挥程度必须依赖于购买方的素质及应用程度,由于素质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使用某些农业信息商品可能产生的效益不同。第五,农业信息商品具有易扩散性。第六,农业信息商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信息商品负外部性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如产品生产量偏离需求量。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和干预。

4.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与农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不相适应。第二,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与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不相适应。第三,农业信心资源的开发滞后,与农民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实用性不相适应。第四,农民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差,与有效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不相适应。

5. 面对问题中国农业信息化应该如何做:第一,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最重要环节,是分析、处理以及快速传播各类信息的必备条件。第二,要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首先,服务主体社会化,要确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远参与”的农业信息服务主体构建模式。其次,服务内容多元化,拓宽农业信息服务范围,为农业提供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多元化信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更容易走向商业化。第三,服务载体多样化。第三,完善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各级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要退出微观走向宏观,并在宏观领域发挥其主导功能。其次,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农业信息服务设计内容广,实施起来综合交叉性强,因而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参与和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其协调功能,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信息服务的合理。再次,发挥政府的人员培训功能,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基层政府干部、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最后,政府要发挥创造良好环境的职能。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一定的政策法规环境。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第十一章 农业家庭经营

一.农业家庭经营

1. 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是指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经营对象是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实行的是家长制或户主制管理,强调家庭劳动力为主,而不是雇工劳动。农业家庭经营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相适应,可以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家庭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经营形式的理论分析

1. 农业的产业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第一,农产品是不可间断的生命连续生长过程的结果,各个生产环节只有继期性,不可能像工业那样具有并列性。第二,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发杂交错,因此农业劳动支出具有不均衡性。第三,在光照条件下,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具有广阔的地域性。这些特点使得农业生产区别于工业生产,因为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第四,由于劳动的特殊性,劳动者的工作成效只能在最终产品的质量上表现出来,所以其对最终产品的有效作用程度是难以计量的,即计量和监督劳动是一个根本难题。只有把劳动者的各项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及其分配直接挂钩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这只有在家庭经营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做到。第五,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经营管理要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具体性,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将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分散到直接生产者,即将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收益。从这些农业生产的特征上来说,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一种较为合理的组织形式。

2. 分工协作与农业家庭经营:第一,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季节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农作物要按照时间以此进行各种作业,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协作的简单性和稀少性,同一时期的作业比较单一,不同时期的作业多数又往往可以由同一个人连续完成。若把具有相同专长的劳动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生产相同的产品,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率的,而超出了一定的需求量,就会造成成本过高,或者产生偷懒行为。所以不能将工业中的协作方式生搬硬套到农业中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作业不能实行严格的分工协作,一些简单的工作协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农业生产不适合采用工厂化劳动,更适合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

3. 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家庭经营:第一,多数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由单个人进行。如农业生物、化学技术一般可以由单个人来完成,多数农业机械也可以由单人操作。第二,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关联性小。因此,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组织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弹性。第三,许多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不受家庭经营规模的限制。即使有的农业技术的运用要求有最低的作业规模,但是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突破单个家庭经营规模的限制。

4. 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与农业家庭经营:第一,家庭成员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励多样。第二,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制、技能上的差别有利于分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这是在严格分工的企业组织中往往难以做到,而家庭的自然分工却能较好地满足这种要求。

三.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1. 含义:兼业农户是与专业农户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有相当时间从事非农业工作或者依靠经营农业以外的其他事业缺德相当收入的农户,这类农户一般多为规模中小的家庭经营。

2. 农户兼业化的原因:(1).农业强烈的季节性、生产周期长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的不一致是农户兼业经营的客观基础。(2).农业贸易条件的恶化及比较利益的下降使得农户兼业化成为必然的选择。(3).对农户来说保有土地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和一笔不断增加的财富。(4).农业外部条件的改善也使得农户的兼业成为可能。

3. 国际上兼业农户的发展呈现出几个趋势:一是专业农户不断减少,兼业农户不断增加;

二是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一兼农户不断减少,以农业收入为辅的二兼农户不断增加;三是土地经营规模越小,兼业比重越大。

4. 兼业农户存在利处:(1).兼业农户与专业农户一样都能生产商品性农产品;(2).兼业农户的出现和大量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有积极作用;(3).它也为城市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4).兼业农户由于有多种收入来源,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农业生产的发展;(5).由于兼业农户大都住在农村,家中又有人在城市或非农产业就业,使其具有了双重身份,这对兼业农户在经济危机期间为自己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缓解大量农民涌向城市,防止城市的过度膨胀,避免农村人口的过度萎缩和农村社会的衰落,都是有好处的。

5. 兼业农户存在弊端:(1)但在兼业农户当中,也有许多是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商品率低、不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农户 。(2)在大生产排挤下,有许多兼业农户会被淘汰和消失。他们的命运可能有三种:一是被大农场、大企业吞并或收买;二是将土地租给专业农户或大型农场;三是某些小的农户自发地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合,利用合作社和社会上的服务力量,完成各种作业,并且靠农业外的收入补贴等来获得生存。

四.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1. 家庭承包经营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集体统一经营对促进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农田水利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建设,一些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的服务,组织开发性生产等都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办到的,需要集体统一经营。

2. 家庭承包经营的绩效:第一,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会增强激励功能,农户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在完成规定的承包任务之后,拥有完全的剩余索取权和相应的处置权,这样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者努力提高效益,而且节约了监督费用。第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于家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激励功能的增强,使得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移动。

3. 农业家庭经营的障碍:第一,产权障碍。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乡村干部自我经济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到侵犯,某些乡村随意频繁调整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感,在生产与投资上产生短期行为和掠夺经营现象。第二,规模障碍。农户人均土地占有量小,造成耕地平均化、细碎化,规模经营难以形成。但由于法制滞后,土地市场发育不良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稳定的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难以实现。第三,产业与市场的障碍。其一是由于农户的市场信息严重缺失,在与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常常承担很大的风险。其二农户在市场交换中,相互处于无序、过度净增的状态。第四,管理障碍。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大多由家长做出,在利益分配上排斥利己主义,推崇重义轻利的利他主义,常常按需分配,这样家庭经营的管理水平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管理水平,使得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4. 家庭承包经营的完善:第一,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正确处理农地产权关系,在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第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的提升。为了解决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性、不经济性,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农业食品的需求,需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合同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户的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第三,提高农业家庭经营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这样有利于改变小农经济的孤立性额自给自足状态,能够克服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也有助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变小农经济的技术落后状态。

第十二章 农业合作社

一.合作社的概况

1. 含义:在中国来说,农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与民主管理的原则,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社是独立经营的企业,虽然它有教育社员、代表社员利益与政府对话、协助政府推行某种政策、法令的职能,但它不是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或群众组织。农村合作社必须有共同经营的内容、自负盈亏,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无经营内容、不实行严格独立核算的农民技术协会等则不属于社会合作社的范畴。

2. 国际农村合作社的原则:自愿与开放的社员、社员民主管理、社员经济参与、自主和自立、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间的合作、关注社会。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

4.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第一,农业合作社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的专业化。第二,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第三,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和农业专有资产的损失。第四,农业合作社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寻求规模经济。第五,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

5. 农村合作社运行的基本特征:第一,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即服务性与盈利性的相统一。第二,经营结构的双层性,即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第三,管理的民主性,即自主与自愿的有效结合。

6.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第一,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和保护在加强。第二,农业合作社的运行越来越注重效率的提高。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外部力量的介入使合作社的效率额竞争力大大提高。第三,农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加强。竞争压力的增强使得合作社之间的合并和联合成为必然,出现了明显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趋势。第四,农业合作社管理的专业化与现代化。合作社的经营规模扩大之后,社员作为管理者可能难以胜任,聘任外部企业家来进行管理成为很多合作社的选择,即合作社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发生分离,提高了合作社的决策效率。

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概况

1. 产业化经营内涵: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第一,生产专业化。围绕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系统来运行,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第二,企业规模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因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产品的批量生产、加工、销售奠定条件。第三,经营一体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市场牵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第四,服务社会化。表现为通过合同稳定内部一系列非市场安排,农业生产者一般只从事一项或者几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工作均由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使得农业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3.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第一,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加工业的需求明显增加,食品加工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大,为了保证农产品加工原谅的稳定供给,就需要与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稳定的联系。另外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食品加工企业能够对食品的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第二,缓解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常年性矛盾的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通过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销等措施,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使其更容易远距离运输,这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内在原因。第三,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农户和涉农企业都面临着风险,降低经营风险的共同愿望促使他们结成更加稳定的交易或合作关系。第四,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农户要在市场交易中支付大量的交易费用,以致于交易的成本太高,出现了市场失灵。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后,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都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第五,解决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需要。通过合同或者一体化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有助于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符合加工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4. 影响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第一,农产品交易费用对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影响: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既可以由社会分工或专业化方式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农业合同制或完全一体化来完成。这两类可替代组织方式的选择标准,就是交易费用,即龙头企业是自己组织生产还是从市场上购买,哪一种方式更便宜。第二,农产品交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1)农户的有限理性和复杂的环境相结合时,就会大大增加交易费用。龙头企业由于人力资本的优势,对农产品的加工、储藏、经销等的认识可能会高于农户。因此通过合同制和一体化的经营,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减少农户有限理性的约束,但也可能龙头企业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经营失败会株连到农户。(2)在市场经济中机会主义行为经常发生,可能会因为产品的质量等问题造成农户或者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巨大损失,这使得农户和企业都有通过合同或者一体化等组织形式来减少或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愿望。(3)农业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专用性,如场地的专用性、农业设备的专用性等。当农业资源的专用性越强时,要求建立起某种保障机制维持交易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为了保证这类交易顺利的进行,各种合同制和一体化组织形式就会出现。(4)在农产品交易中,交易双方不仅要面临来自环境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还要面临来自交易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即交易的不确定性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此时,人们 就要考虑采用合同制或一体化来减少或避免不确定性。(5)交易发生的频率。它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立某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费用能否得到补偿。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第十四章 农业保护政策

一.农业保护概况

1. 含义:所谓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些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农业保护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政策组成:一是为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二是为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支持农业的措施。

二.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1. 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第一,农业具有外部性。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相应的外部性。在没有政策干预和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主体既没有获得来自正外部性的经济补偿,也没有负担所应承担的相关负外部性的费用,即市场及价格机制没有反应或正面反应这一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收益,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引起社会福利的下降。第二,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非商品产出的公共产品性,提出了政府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第三,农业的弱质性。在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农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农业所具有的这种天生的弱质性,要解决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第四,农业的不稳定性。农业由于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使得农业生产的波动较大,农业的不稳定性要求政府要建立农业保护政策。

2. 从农业的基础地位论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不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如果仍坚持自由贸易的话,农民势必竞争不过其他生产成本低的国家,也竞争不过本国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者,农民的收入即使不下降也跟不上其他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土地作为难以流动的生产要素,承载着农民的生活保障,对农业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

3. 围绕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分析农业保护政策的产生。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国家需要努力发展农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对粮食的需求,并且通过对农业剩余的转移或换取外汇来支持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的边际收益逐渐下降,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此时,就使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以及对农产品进行保护政策。

4. 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第一,第一个阶段是在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英法德美等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主要是设定较高的农产品进口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农业和农民。第二,第二阶段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纪大战前,各国在维持产高关税的 基础上,有些国家制定并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 。使农业不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不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三,第三阶段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八十年代。城市高速发展,农业农村发展迟缓。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各国先后制定了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法律。并根据这些法律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采取这些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提高农产品生产率、促进农业结构改善和提高农民收入,使农业部门能够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相协调。随着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程度的提高,一系列社会经济矛盾变得尖锐起来。

5. 农业保护政策所造成的问题:第一,农业保护政策作用的互相抵消和贸易摩擦加剧。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保护高成本的生产和替代进口,在某种情况下,会破坏进出口市场秩序;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分别用于限制进口、支持不太具有竞争力的出口。这就造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摩擦,使进口市场缩小,残存的出口市场竞争加剧。第二,农业保护政策的效率损失严重。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为了追求公平,这必然会折损效率。对农民的支持是以牺牲本国消费者和纳税人的利益为代价的。第三,农产品贸易流向的扭曲、国际市场价格的疲软与波动。农业保护政策使得农产品贸易流向被扭曲或者逆转,有补贴的出口压低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使得未收到保护政策的生产者承受了严重的损失。一个和多个国家国内市场的隔离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从本质上讲,农业保护政策使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隔离,由于超额供给和需求变得更加缺乏弹性,从而使得世界农产品市场变得不稳定。第四,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特点,一方面通过贸易保护维持国内市场的高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巨大的库存而向世界市场倾销剩余农产品,从而压低了世界市场价格。底价农产品的涌入,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遇到诸多困难。许多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却在不断加大进口,使本来短缺的外汇变得更加短缺。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食品的低价客观上还起到了刺激人口增长的副作用。

6. 现代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方向与基本趋势:第一,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的主要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业保护政策以价格保护措施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供给为主要目标。乌拉圭回合之后,黄箱政策逐渐被削减和限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政策目标的重要程度迅速提升。第二,农业保护政策措施实现了从黄箱到绿箱的转变。Wto农业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传统的以农产品价格支持、农产品出口补贴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的衰弱,这些政策由于不仅要由政府承担不断增加的政策成本,而且还要由消费者来承担侦测成本。为了实现农业和农民的公平目标,但却带来了不公平的结果,并且还带来了资源的扭曲配置等一系列问题。因而这些被称为黄箱的政策被予以削减和限制。Wto成立之后,发达国家主要是大幅度削减或者放弃原来具有短期效应的价格支持政策,转而采取具有长期效应、较少直接引起贸易严重扭曲的农业保护政策,即所谓的绿箱政策,其精髓是农业保护政策应该充分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主要解决农业的公共产品供给、农业的外部性和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农产品贸易在加速发展,非关税贸易壁垒更为森严。Wto农业协议的达成,使得非关税促使关税化、关税大幅度削减、出口补贴收到削减和限制,关税配额等政策的实施使得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提高,多哈回合之后又使得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的同时,非关税的贸易壁垒更加森严。其中技术性措施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例逐步提高。技术性壁垒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对出口国而言,由于存在技术上的差距,短期内技术壁垒对产品出口会呈现为一种数量控制机制;长期则可能演变成价格控制。有些技术壁垒的设置,严重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三.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1. 宏观调控的目标:第一,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在工业化初期,农业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后期农业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从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等方面来考虑需要对农业进行调控。第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满足社会对农产品质与量的需求。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又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第三,培育农业市场机制,稳定农产品市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必须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势必要增加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力度、范围和难度,而政府行为的失灵又会造成更大的效率损失。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培育农业市场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对农业市场失灵的部分进行宏观调控。第四,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农业是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一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由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会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损害,则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效应。

2. 国家宏观调控的领域(措施):第一,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领域。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和其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序、公平竞争,使消费者吃到安全卫生的食品,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标准与法律需要政府来制定,因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第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服务领域。信息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准确及时与否,决定着决策的成功与失败。有用的信息生产成本比较高昂,但由于具有无形性,一旦扩散出去以后,难以阻止不付费的人利用该信息,并且增加信息利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而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特别是农村交通、通讯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相对不发达,加之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狭小、生产与生活地域分散,农民处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并且农民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自我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差。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迫切需要得到相关的市场与技术信息。第三,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领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将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都具有市场需求诱导性,即人们在逐利性的驱使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这对于能够形成有形商品的技术进步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周期比较长的农业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性与公益性研究来说,获利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说比较遥远;农业由于比较利益低下,因而一般农民的收入低于非农产业人员的收入,农业中一般情况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外流,造成农业中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 第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农业中的许多基础设施,如水库、大型的主干沟渠、主干道路、气象服务等,农户无力也无法建设,只有将其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领域,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意味着扩大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符合WTO“绿箱”政策的要求。第五,粮食专项储备领域。粮食等农产品储备的基本功能,除稳定供求之外,还能平抑价格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全球资料计算得出的粮食合理储备结论是:储备量达到当年消费量的17%~18%就比较安全。但各国的储备量多少为最佳,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决定。第六,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区域性贫困就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连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其成因是不利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瘠的土地。正是由于这种自然条件的不利,才造成了落后的基础设施、低下的教育水平和高速的人口增长,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基本的食物消费得不到保障,陷入持续性的绝对贫困。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 ,扶贫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第八,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政府必须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保证农业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保证农业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保证农业能够为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第九,农业政策法制化与法律化领域。农业政策的法制化是指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内容都应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与其相抵触。农业政策的法律化是指农业政策项法律的转化,即有权的国家机关将经过实践检验,却已成熟、稳定,在较长时期内规范社会关系的农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使这些农业政策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使农业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第十五章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与经济特征

1.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第一,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物而危及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物绝对没有风险。第二,相对安全,是指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使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

2.第一,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危害的隐蔽性、危害的直接性、危害的积累性、危害产生的多环性、管理的复杂性。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物力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性污染。

3.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第一,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相适应。

第十六章 农业产业结构

一.农业产业结构概况

1. 含义: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农业各个生产部门及其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简单的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互相之间的比例关系。

2. 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1).它影响着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2).它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能否充分发挥(3).它影响着农村中劳动力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 (4).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是否能按比例得到满足。

3.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第一,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第二,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第三,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第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第五,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第六,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二.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1. 含义: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这要看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所谓“相对的”是从空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的。所谓“发展的”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

2. 评价标准:(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三.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1. 改革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1)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副、渔比重过小 (2)在林业内部,1978年用材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80.3% (3)在畜牧业内部,重养猪,轻草食动物牛、羊、兔等 (4)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

;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农产品供给全面紧张

2. 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1)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变化趋势。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2)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3)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作物将有较快的发展。(4)各部门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发展。(5)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量大幅度增加,农村将由自给,半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向商品型产业结构变化。

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第二,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第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第四,坚持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原则。第五,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第六,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4.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第一,正确处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关系。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结构。要保持种植业发展的稳定增长,加快畜牧业发展,不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综合开发海淡水养殖也是今后渔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提高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努力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第三,林业结构的调整。继续加大发展植树造林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重视经济林、炭薪林特别是防护林的营造和发展,提高其比重;建立合理的采育结构。第四,畜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畜牧业的调整要根据 中国人多地少、非粮食饲料资源丰富的国情,大力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牧产品,稳定发展传统的猪鸡鸭肉类和禽蛋类,提高肉类品质;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畜牧业专业化生产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前向和后向的加工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第五,渔业结构调整。保护和合理开发滩涂、水面等易渔资源,发展优质养殖业等。

第十七章 农业现代化

一. 农业现代化概述

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所谓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农业现代化分化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农业现代化仅指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广义农业现代化既要采用现代工业的物质技术,也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方法,还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

农业现代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第二,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第一,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第二,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第三,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第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3.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第一,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化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设施化等。第二,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电子技术信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转化率以及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根本的还是要烤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第三,经营管理现代化。即用科学方法来经营和管理农业。第四,集约化、可持续化。在不断优化农业投入产出系统,实现农业高效率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第六,标准化和信息化。

4.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一,建设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第二,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三,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5. 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一,工业化战略。

栏目热文

商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

商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

组织农副产品流通1980年,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农村市场日渐活跃起来。同时,也出现了农副产品收购计划完不成、大批...

2023-06-19 02:37:04查看全文 >>

商品流通方式

商品流通方式

【案,层意:这一句是点题,点出下面的问题。】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案:在此正式提出两种货币:作为货币的货...

2023-06-19 02:26:28查看全文 >>

商品流通手段的定义(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的区别和联系)

商品流通手段的定义(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的区别和联系)

高一政治复习清单(使用说明:1.这个清单很有用,但不是秘籍,真正的秘籍是大家的努力和坚持!!2.主观题认真、仔细背;客观...

2023-06-19 02:19:12查看全文 >>

商品流通六种形式(商品流通需要哪些资料)

商品流通六种形式(商品流通需要哪些资料)

【内容提要】直销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商业销售模式,1990年进入中国。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出台。...

2023-06-19 02:44:27查看全文 >>

商品流通的利弊(商品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商品流通的利弊(商品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想吃“鸡蛋西红柿”怎么办?通常有两种办法:要么直接点外卖或去餐厅点现成的,要么去菜市场买鸡蛋、西红柿,然后自己动手炒。“...

2023-06-19 02:25:11查看全文 >>

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根本区别)

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根本区别)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备知识清单目标: 班级: 姓名: 监督人: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①产生原因:生产力发展到一...

2023-06-19 02:26:28查看全文 >>

什么叫商品流通

什么叫商品流通

在经济学当中,商品这个概念主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里面需要注意两点:第1点就是它是劳动产品,第2点就是它是否用于...

2023-06-19 02:35:32查看全文 >>

汉朝的正史电视剧(汉朝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汉朝的正史电视剧(汉朝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var 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ote_init_no...

2023-06-19 02:25:51查看全文 >>

汉朝有哪些电视剧(汉朝所有电视剧大全)

汉朝有哪些电视剧(汉朝所有电视剧大全)

说历史剧不能当历史看的,大概都只穿梭在《大秦帝国》《楚汉传奇》《康熙王朝》《如懿传》这些戏说电视剧里,这些剧,让他们一则...

2023-06-19 02:55:14查看全文 >>

关于汉朝最好的电视剧(汉朝电视剧哪部最好看)

关于汉朝最好的电视剧(汉朝电视剧哪部最好看)

由王凯、江疏影主演的古装剧《清平乐》正在热播,该剧讲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君宋仁宗一生的故事。剧中对于历史场景的苛求和真实...

2023-06-19 03:05:1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