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门服务 >

总支出和总需求一样吗(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11 23:12:0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学之智经济原创首发)

在宏观经济四部门国民收入核算中,通常采用公式Y(GDP、AD)=C I NX G,即总支出(国民收入、总需求)=消费 投资 净出口 政府购买。这是以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公式,把GDP分为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这四部分,全球各国统计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规模的时候普遍采用这种方法。

传统主流经济学认为,财政收支要保持动态平衡,进行严格的财政收支预算管理,也就是政府购买净额应尽量动态等于0。如果政府购买净额较大就意味着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将对市场形成挤出效应,破坏价格形成机制,打破市场均衡,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政府购买净额趋于0,GDP的统计通常只包括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部分,也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大需求。

在实践操作中的确如此,政府购买几乎被忽略掉了,通常被排除在GDP统计的三大需求以外(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后文将分析)。例如,2021年中国GDP总量(现价)114万亿元,其中最终消费支出62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49万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3万亿元;2021年美国GDP总量(现价)23.3万亿美元,其中消费支出19.3万亿美元,投资总额4.9万亿美元,商品和服务净出口-0.9万亿美元。

在传统主流经济理论中,政府购买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工具——在经济下行时期,加大政府购买(积极财政政策);经济过热时期,减少政府购买(紧缩财政政策)。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过逆周期调控,财政收支实现动态平衡,促进政府购买动态趋于0。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实践经验表明,传统经济学严重低估了政府购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以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衡量宏观经济的做法存在较大缺陷,围绕着被忽略的政府购买G,这样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购买净额趋于扩大,通常表现为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扩张。

从财政赤字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赤字且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过去20年里,中国和美国每一年都有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并且赤字规模持续扩大,都不可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2021年中国以公共财政收支口径的财政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是2012年的4.5倍,近10年来赤字规模合计22万亿元;如果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合计口径计算,2020年赤字规模达到9.2万亿元。2021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2.78万亿美元,是2012年的2.5倍,近十年来赤字规模合计11.6万亿美元。持续扩大的财政赤字规模证明了政府购买G不但难以动态趋于0,更表明了总需求的扩张越来越离不开政府购买规模的扩张。

总支出和总需求一样吗,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1)

资料来源:学之智经济、WIND(单位:亿元、十亿美元)

从政府债务规模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债务扩张的情况。当前中、美、日的政府部门债务分别超过了50万亿元人民币、25万亿美元、1200万亿日元,分别为10年前的2.8倍、1.9倍、1.4倍。政府部门杠杆率是衡量政府部门债务压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政府部门债务规模与GDP的比值计算而得。从国际清算银行的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主要国家的政府部门杠杆率都超过了5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较高的杠杆率。日本的政府部门杠杆率高达230%,可谓一骑绝尘。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很高,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分别为118%、114%、100%、68%。发展中国家杠杆率低一些,中国、印度、巴西政府部门杠杆率分别为73%、85%、90%,仍然占GDP的比重较高。

总支出和总需求一样吗,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2)

资料来源:学之智经济、WIND(单位:%)

传统经济理论主张平衡财政,财政收支实现动态平衡,不应该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然而,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改善社会保障等,21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功能财政特征,出现持续性财政赤字,政府债务节节攀登。这就难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且也不应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否则将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甚至经济危机。之前文章《宏观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提到这个问题,即传统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难以解释和应对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扩大的问题。

二是财政收支规模占经济的比重较大,不亚于进出口规模。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财政集中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财政参与经济分配的程度。从全球主要经济体来看,所有经济社会稳定的国家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20%,有的国家超过了50%。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社会福利越好的国家,财政集中度越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欧洲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较高,普遍超过40%,2021年欧元区达到52.3%,法国、德国分别为59.1%、51.3%。美国、日本分别为42.4%、42.5%。发展中国家略低一些,中国、印度、巴西分别为32.7%、30.1%、35.9%。

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越高,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大,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越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存在非逐利性需求持续扩大的情况,非逐利性需求是一个新创词汇(首创于学之智经济之前文章《关于新型需求理论框架的探讨》)。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养老、医疗、环保、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基本保障等等需求逐渐提升,这些领域通常表现为盈利能力较低,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但又是客观存在且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通过财政支出、公益慈善等非市场化形式加以弥补。

总支出和总需求一样吗,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3)

资料来源:学之智经济、WIND(单位:%)

把财政收支规模和进出口规模相比较,可以发展政府购买G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净出口NX。除了部分以转口贸易为重要经济组成部分的外向型小国以外,主要经济体的财政收支规模普遍超出了进出口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家,出口规模依然小于财政支出规模。2021年财政支出24.6万亿元,出口规模为21.7万亿元。同样,财政收入规模超出了进口规模,2021年财政收入20.3万亿元,进口规模为17.4万亿元。广义的中国财政有四本账,除了公共财政收支以外,还有政府性基金收支、国有资本运营收支、社保基金收支,四本预算支出和收入分别达到近45万亿元和36万亿元,大约为进出口规模的2.5倍,表明财政收支对经济的影响要显著大于进出口。因此,如果出口能够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那么政府购买似乎更应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这被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忽略了。

总支出和总需求一样吗,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4)

资料来源:学之智经济、WIND(单位:亿元)

三是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原本就存在缺陷。

首先,传统宏观经济理论把需求分为消费C、投资I、净出口NX三部分,这是按照经济行为(购买和消耗商品和服务)的目的划分的,消费和投资是内需(国内需求主体购买和消耗商品和服务),出口是外需(外国需求主体购买和消耗商品和服务)。政府购买G是按照需求主体划分的(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政府购买行为又包含了消费、投资、进出口等)。那么,Y(GDP)=C I NX G中的几个要素的性质就存在严重差异,G和C、I、NX三者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为了使得恒等式能够正确表达宏观经济,必须限定C、I、NX为市场(私营部门)的消费、投资、进出口活动,不能包括政府(公共部门)产生的消费、投资、进出口活动,否则将重复计算。政府购买G就是政府(公共部门)产生的消费GC、投资GI、进出口GNX活动。在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美国GDP的时候,的确分别列示了美国的政府部门消费、投资规模,2021年分别为3.4、0.8万亿美元,合计4.2万亿美元。中国统计的GDP里同样有政府部门消费支出,2021年为18.2万亿元。

也就是说,在Y(GDP)=C I NX G中,C难以代表全部消费规模,I难以代表全部投资规模,NX难以代表全部进出口规模,都只能代表私营部门的经济活动。G代表了另一部分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三大需求仅仅指C、I、NX,那么对经济的衡量显然不正确;如果三大需求包含了政府购买G涉及的消费、投资、进出口,那么意味着把GDP划分为C、I、NX、G四部分的做法就是个错误。因此,只要政府采购G不等于0,传统经济理论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在逻辑上就存在缺陷。

其次,在之前文章《宏观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谈到,消费和投资的边界已经不在那么明确,打乱了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逻辑。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市场主体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存在日益融合的趋势,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难以明确区分。例如,传统经济理论中居民部门支出被划分在消费需求,但是购买房产、艺术品是消费行为还是投资行为?这已经很难明确区分。又如,传统经济理论把企业部门支出划分在投资需求,但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员工差旅、餐饮、住宿等费用支出,属于典型的消费支出。企业支出属于投资需求的判断,这是典型的工业经济思维,后工业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属于轻资产的第三产业,企业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大部分支出可能更应该属于消费范畴。因此,经济活动很难准确划分为消费C、投资I,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逻辑基础面临挑战。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已经忽略到诸多重要经济活动,需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不断与时俱进。当前,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经济体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人口增长放缓以及老龄化加快,市场有效需求难以保持增长,需要非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促进有效需求扩张,确保就业稳定、福利保障、社会安定以及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传统宏观经济理论以自由竞争市场为核心,然而对非市场行为的经济活动关注不够,越来越难以解释当今的经济现象,更难以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宏观经济理论,不但要涵盖市场经济,还要把非市场行为的经济活动容纳进来,把经济活动中市场和非市场这两部分融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内。

一个可行的初步思路是,按照供求的主体特征,把需求划分为市场购买(市场需求)MD、公共购买(公共需求)GD,供给划分为市场供给MS、公共供给GS,总需求AD =市场购买(市场需求)MD 公共购买(公共需求)GD,总供给AS=市场供给MS 公共供给GS。市场购买(市场需求)包括私营部门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部分,即MD= C I NX。公共购买主要通过政府部门(以及NGO、NPO、公益组织等非盈利机构)去实现,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部分,即GD= GC GI GNX。至此,新的宏观经济需求理论框架得以诞生。当供给和需求平衡时,Y(GDP)=MD GD=MS GS,其中MD=C I NX,GD=GC GI GNX。新需求理论框架能够更好地包揽传统宏观经济理论难以覆盖的经济状态,囊括“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能够对政府债务扩张合理解释,能够应对市场需求不足现象,并且形成新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相应问题后续讨论。

(学之智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

栏目热文

总需求是总收入还是总支出(总支出和总需求有什么区别)

总需求是总收入还是总支出(总支出和总需求有什么区别)

知识+1:AD模型。一看你就是知识粪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是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将总需求总...

2023-11-11 23:23:39查看全文 >>

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比)

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比)

总需求和总供给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

2023-11-11 23:35:22查看全文 >>

总需求对应总支出还是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总需求对应总支出还是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复习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

2023-11-11 23:45:44查看全文 >>

金蝶kis专业版云使用教程(金蝶kis云专业版完整版操作手册)

金蝶kis专业版云使用教程(金蝶kis云专业版完整版操作手册)

金蝶kis专业版财务软件操作教程,附带快捷键,从入门到精通,赞,说起财务软件,就不得提起金蝶和用友,财务做账离不了财务...

2023-11-11 23:30:20查看全文 >>

金蝶kis标准版操作步骤详解(完整版金蝶kis专业版操作流程)

金蝶kis标准版操作步骤详解(完整版金蝶kis专业版操作流程)

现如今财务软件的使用是在我们日常财务工作很常见的,不管是用友财务软件还是金蝶都是一些企业会购买的。然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

2023-11-11 23:12:11查看全文 >>

总需求和总支出分别包括(总支出与总需求的区别)

总需求和总支出分别包括(总支出与总需求的区别)

【导读】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促使国家推...

2023-11-11 23:40:14查看全文 >>

总供给等于总支出吗(为什么总供给等于总收入)

总供给等于总支出吗(为什么总供给等于总收入)

到目前为止,我们关于财政政策的讨论强调了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动如何影响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的短...

2023-11-11 23:52:50查看全文 >>

腾讯信用分不涨了怎么回事(腾讯信用分不涨咋办)

腾讯信用分不涨了怎么回事(腾讯信用分不涨咋办)

IT之家 1 月 6 日消息,据腾讯游戏信用公众号消息,《王者荣耀》上线腾讯游戏信用门槛,腾讯游戏信用分低于 100 分...

2023-11-11 23:22:55查看全文 >>

腾讯信用分200一直不涨(腾讯信用分卡在200)

腾讯信用分200一直不涨(腾讯信用分卡在200)

今年腾讯正式推出自家的独立第三方信用系统---腾讯信用。腾讯信用分与阿里的芝麻信用分类似,但是目前还在测试阶段,目前只有...

2023-11-11 23:19:17查看全文 >>

腾讯的信用分怎么越来越少了(腾讯信用分太低了怎么办)

腾讯的信用分怎么越来越少了(腾讯信用分太低了怎么办)

每个月都在降低,我做错了什么?很搞笑吧?幸好我不用腾讯系的好多东东,...

2023-11-11 23:50:5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