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示明确
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指路牌一样,可以通过简单的箭头和文字即可给路人带来明确的指示目标,体现在手机应用中的例子如TIM的聊天界面中,屏幕左上方是返回按钮,按照通常的用户习惯,对于这个“<”符号,大家基本都知道是返回的意思。与此同时在返回符旁还加了“消息”两个字,让用户更清晰的知道将会返回到什么地方——消息界面。

TIM聊天界面
(2)减少疑惑
即在界面中用清晰明了的图标或简短的文字即可让用户直接意会到界面的功能含义,这要求在界面设计中图标的选择尽量建立在用户已有的日常习惯之上,避免不必要的创新。
如消息界面的入口按钮一般都使用铃铛或喇叭的图标,一来是因为这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当出现广播式消息时会通过大喇叭的形式传播,或出现铃声响的情况所以用喇叭或铃铛产生联想。二来是因为目前大多数应用都这么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用户习惯。所以用这些联系真实世界的图标能有效地减少疑惑。
(3)状态可见
是指用户在开始操作之前就能预知到操作的结果,让用户对即将开始的超多有整体的感知,以便省去多余的反复试错过程。例如很多新闻资讯类应用在新闻详情页,在屏幕侧边会有进度条,显示用户的阅读进度,也能给用户对文章体量有整体感知。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应用体量变大的原因,加载时间渐渐变长,在加载完成之前,界面会先显示即将现实的界面结构,让用户提前了解界面的结构情况。

美团外卖小程序加载界面
在微信和QQ中涉及到UX、CX、PX、BX四类交互内容,而在交互流程方面,涉及的主要是UX方面的比较,所以从交互流程上一一比较二者的交互差异,以比较UX为主,CX、PX、BX的比较暂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
因为微信和QQ的体量较大,所以要比较微信和QQ的交互差异,本文主要选取了两大核心功能进行比较,分别是即时通讯和个人动态,“个人动态”体现在微信则是朋友圈、体现在QQ则是QQ空间。
首先来看即时通讯功能,即时通讯主要有好友列表、消息界面、聊天界面三部分组成。
1)通讯录:

- 微信的通讯录以列表形式展现,联系人按照首字母排序,群聊有单独的入口,且必须是加入通讯录的群聊才会在这里显示,用标签的形式形成好友分组。
- QQ的联系人界面以顶部tab和列表的形式展现好友信息,群聊中显示所有已加入的群聊。同时还比微信多了一个手机通讯录的好友列表。
小结:
指示明确方面,微信用图标加文字展现群聊等二级界面入口、QQ以文字进行展示,两种显现方式并无孰优孰劣之分,都达到了指示明确的效果。
减少疑惑方面依然如此。
状态可见方面二者整体结构都比较清晰,QQ的好友列表结合了首字母排列和分组排列,可能是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因为好友分组的联系人排列方式一直存在,后期加入的首字母排列多少受到微信的影响,所以两款应有都有互相借鉴的地方。
前文提到的进度条的例子,在微信中没有进度条、而在QQ中有进度条,产生这样的差异原因可能是二者在社交关系上的定位不同导致的,微信相比于QQ关系的沉淀要更加封闭,QQ受到早年的影响使得用户列表中有大量的陌生人,所以QQ好友相对微信好友要更多,所以加上进度条让用户对好友数量有个大概的感知。
2)消息界面:
消息界面二者的交互差异体现在小细节之上。
- 差异一:信息角标位置,微信的信息角标出现在好友头像上,并显示新消息数量,QQ信息角标出现在右侧,同样显示信息数量。
- 差异二:免打扰的信息提示差异,微信中免打扰的信息会以红点角标提示,新信息数量提示出现在最新内容的小字前,QQ则会把信息角标变成淡蓝色,并显示新信息数量。
- 差异三:有无进度条,当滑动信息界面时,微信无进度条,而QQ有。原因可能跟前面说的一样,考虑到QQ好友关系相对微信更开放,加之服务号、腾讯新闻、看点日报等其他系统消息一并在此显示,加上进度条可以让用户有个整体把握。
3)聊天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