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4 09:36:2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对了,对牛弹琴是个成语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公明仪,是位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音乐家,琴弹得特别好,据说人们听了他弹琴,都会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郊野散步。大自然的春色让他心血来潮,想弹琴抒发情怀。四处无人,见不远处有一头牛正在吃草,便对牛弹起琴来。牛当然听不懂他的琴声,照旧低头吃草。
这条成语出自《庄子》:“犹对牛鼓簧耳”。簧,是乐器里能发音的薄片。意思是:犹如给牛吹奏音乐。汉代牟融写的《理感论》里也有:“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现在人们常用“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分对象,还有的用来讽刺听者的无知。

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

看来,“对牛弹琴”状况的形成,有两部分原因:说话的人不了解对方的接受程度;听话的人根本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实在是个很难受、不和谐的状况。

对牛弹琴往往表现为灌输和宣泄,是一种令人生厌的说话习惯,多为心理不健康

说对牛弹琴状况的形成,首要的原因,也是主导原因,是弹琴者明知道对方是牛,听不懂琴声,还仍然要摆出架势弹琴。表面上看,是弹琴者没必要,深究一下可以看出,这是弹琴之人心理不正常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偏差行为,当然也包括那位春秋时期的公明仪。

比如,一天,我与爱人去幼儿园接孩子,快走到幼儿园了,爱人被她的一位朋友拦下了,两人在说话,我只好独自接孩子去了。

孩子接出来,远远看去,她俩还在唠,我就独自带孩子往家走。不一会儿,爱人跟上来说,那人是退休前一个单位的,拉着我爱人说这说那不让走。我问说些什么,爱人回顾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对方都说了些什么。我觉得很可笑:她同事这不是对牛弹琴吗?

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生活当中,像上述那位同事的人还真不少:有的在你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时候,突然说出一句莫名奇妙的话,让你摸不着头脑;有的不跟着大家谈话的思路走,突然打断别人的话,说出一句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话,让大家瞠目结舌;还有的自命清高,不管别人是否愿意听,总总夸夸其谈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占用对方时间精力做无用功,让人反感的“弹琴”者。

一个人,如果执意寻求一位听众用于宣泄和灌输,要把自己的想法一般脑地“扔"给别人,是自己的思想负担太重,已经承受不了,心理出现问题了,应该注意自行调整,否则会继续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人的思想负担,心理学上叫负面情绪,是由片面认知产生的。负面的片面认知,通俗地说,就是只看人家对不住自己的一面,不看人家对自己好、需要感恩的一面。久而久之,看人就越看越坏,也就成了“心不善者不存感恩”之人,这不是人的道德品质问题,往往是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心理问题。

那么,片面认知又是如何发生的?有过高或过低估量自己的情况。

过高估量自己的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比别人周全,自己能力比别强,总想让别人听其指挥。可是,实际上别人并不这样认为,可能还对这种做法反感导致对立。于是,增加了这部分人的不理解,产生被侵害一样的吃亏心理,增加了憎恨等负面情绪。

过低地估量自己,是自卑的表现,总以为别人处处比自己强,自己什么都不如人。本来日常事务做得很好,却翻来复去检讨自己,导致越来越看不起自己,甚至把以前很多不如意的事翻出来反复想,逐渐走向抑郁。

让我们看看这种不良心理变化的脉络:

心理问题→片面认知→负面情绪→难以承受要“扔”给他人→对牛弹琴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需要有针对性地注意解决相关问题。作为听话的人,你就当对面讲话的是头牛,这耳朵听,那耳朵冒,不必以其不良的心态,影响到你的正常状态。

而经常发出“琴声”的人,也要自省一下,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这种不良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了,避免出现影响健康的严重后果。

并非讽刺无知,身体健康、思维正常的人没有无知的,只因为“琴声”表达的方式不同

今年央视的中秋国庆晚会搞得很好,在洛阳搭的台。洛阳是个名胜古迹很多的很美的城市。我看晚会,只是看了看洛阳的风景,然后就换台了。一场规模宏大绚丽多彩的晚会,对我来说就是对牛弹琴。主要是我对近年的新歌手不熟悉,新歌不会唱,根本听不懂。

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牛弹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可今年长假央视的另一档节目《坐着高铁看中国》我却很喜欢。之所以喜欢,是在电视上看了以前去过的地方,那里如今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让我很感兴趣。

*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做《为人民服务》演讲时,开篇对人民军队的性质进行了通俗的阐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干部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听演讲的官兵,大多出身于没有文化的农民。如果要说明人民军队的性质,从十月革命、说到马列的论述、再说军队的作用等等,大家只会听不懂。如果对别人讲话人家听不懂,千万别说人家是牛,可能是你表达的方式不对人家的胃口。

正像上述央视的两档很好的节目一样,我看不懂的,是大脑中信息量极少,引不起兴奋,因而排斥。而能看懂的,则是大脑中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在接触相应的信息后,大脑不陌生,也不排斥,可能还会举一反三兴奋起来。孔子说学而时习很高兴,就是这样的心理因素决定的。人各有所长,没有哪个是无知的。

所以,当我们针对工作和交往需要,必须要说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听众的认知水平,一定要衡量你说的这些关键词,在听众的脑海里有多少能被认可,如果认可极少,就必须换个角度。否则,也就要对牛弹琴做无用功了,你累了,还浪费大家的时间。

总之,把对牛弹琴说开,有点情何以堪的感觉。该故事,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启发。对于愿意经常弹琴的人,大家要理解,他们多半心理上过得不太好,就不要再给他们添堵了。弹琴者,应该自省,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加以解决。从中我们还看出,大部分的时候,有些对牛弹琴的情况发生了,是弹琴之人没有掌握听众的接受程度,如果换成听众能接受的角度,沟通交流自然顺畅。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生活向和谐上迈进一步,彼此误会少了,心情更好一些,生活质量也就提高一步。

栏目热文

对牛弹琴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什么道理)

对牛弹琴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什么道理)

古代对于牛多的是赞美的故事,牛的勤恳,朴实,上进,踏实。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则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牛弹琴》,咱们继...

2023-04-24 08:58:58查看全文 >>

如何去除白t恤上的火锅油(白衣服上的火锅红油怎么洗掉)

如何去除白t恤上的火锅油(白衣服上的火锅红油怎么洗掉)

眼看夏天来了,气温一天天飙高,大街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白色单品出现。白T恤、白衬衫、白裙子,一件都不能少!毕竟白色那么百搭...

2023-04-24 08:58:19查看全文 >>

火锅底油弄到衣服上怎么去除(火锅红油弄衣服上了怎么清洗)

火锅底油弄到衣服上怎么去除(火锅红油弄衣服上了怎么清洗)

不管是在家吃火锅,还是出门聚餐吃火锅,每当吃的正嗨,火锅里的油渍就会突然跳出来,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吃饭的心情也大打折扣...

2023-04-24 09:10:55查看全文 >>

衣服火锅油的去除小窍门(白衣服上的火锅油怎么去除)

衣服火锅油的去除小窍门(白衣服上的火锅油怎么去除)

衣服穿脏了就需要洗,然而各种顽固的污垢并不是用洗衣粉就能洗干净的,有些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才能完全清除!今天生活妙招网小编...

2023-04-24 09:20:31查看全文 >>

白色衣服沾上的火锅油怎么去除(白色衣服沾火锅油怎么去除)

白色衣服沾上的火锅油怎么去除(白色衣服沾火锅油怎么去除)

人靠衣装、马靠鞍,干净得体的衣服往往能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但是,穿衣服难免弄上难洗污渍,洗衣液、衣领净全上阵都洗不干净,...

2023-04-24 09:32:21查看全文 >>

对牛弹琴的典故从哪来的你知道吗(对牛弹琴的典故)

对牛弹琴的典故从哪来的你知道吗(对牛弹琴的典故)

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

2023-04-24 09:00:22查看全文 >>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寓意简短(对牛弹琴的故事内容简短)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寓意简短(对牛弹琴的故事内容简短)

对牛弹琴从前,有个叫公明仪的人,非常善于弹琴。一次,公明仪弹琴的时候,看到有几头牛在不远处吃草,不由得突发奇想:“我的琴...

2023-04-24 09:37:23查看全文 >>

对牛弹琴的故事视频(成语故事300个视频)

对牛弹琴的故事视频(成语故事300个视频)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

2023-04-24 09:04:03查看全文 >>

对牛弹琴的寓意和道理(对牛弹琴的道理)

对牛弹琴的寓意和道理(对牛弹琴的道理)

原标题:理解,需要会话双方的合作当我们语重心长地跟人讲道理而对方却无动于衷时,我们经常会说:“简直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

2023-04-24 09:06:32查看全文 >>

对牛弹琴的寓意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对牛弹琴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对牛弹琴的寓意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对牛弹琴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对牛弹琴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出自汉人牟融所著的《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2023-04-24 09:04:3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