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季羡林的童年经历(季羡林小时候的趣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10 04:18:3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季羡林的童年经历,季羡林小时候的趣事(1)

童年,简单而纯粹。你的童年是怎样的?是否如季羡林先生羡慕的那样“儿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今晚,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季羡林的童年……

季羡林的童年经历,季羡林小时候的趣事(2)

我的童年

(节选)作者:季羡林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学着认字,大概也总在四岁到六岁之间。我的老师是马景功先生。现在我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有什么类似私塾之类的场所,也记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书籍。我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反正我总是认了几个字,否则哪里来的老师呢?马景功先生的存在是不能怀疑的。

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叫杨狗,我前几年回家,才知道他的大名,他现在还活着,一字不识;另一个叫哑巴小(意思是哑巴的儿子),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他姓甚名谁。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浮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后来听说哑巴小当了山大王,练就了一身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能用手指抓住大庙的椽子,浑身悬空,围绕大殿走一周。有一次被捉住,是十冬腊月,赤身露体,浇上凉水,被捆起来,倒挂一夜,仍然能活着。据说他从来不到官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后来终于被捉*掉。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季羡林的童年经历,季羡林小时候的趣事(3)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我能回忆起来的事情还多得很,但是我不想再写下去了。已经到了同我那一个一片灰黄的故乡告别的时候了。

谈到学习,我记得在三年之内,曾考过两个甲等第三(只有三名甲等),两个乙等第一,总起来说,属于上等;但是并不拔尖。实际上,我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

我虽然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也有我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看小说。我叔父是古板人,把小说叫做“闲书”,闲书是不许我看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书桌下面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上面盖着一个用高粱杆编成的“盖垫”(济南话)。我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旧小说。《红楼梦》大概太深,我看不懂其中的奥妙,黛玉整天哭哭啼啼,为我所不喜,因此看不下去。其余的书都是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叔父走了进来,我就连忙掀起盖垫.把闲书往里一丢,嘴巴里念起“子曰” “诗云”来。

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躲到假山背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地大看起来。常常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时候到了天黑,才摸回家去。我对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用的兵器也如数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当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大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能够戳断树木。我颇想有一个铁砂掌,信以为真,猛练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直流,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遂停止不练。

学习英文,也是从这个小学开始的。当时对我来说,外语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我认为,方块字是天经地义,不用方块字,只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还能有意思,简直是不可思议。越是神秘的东西,便越有吸引力。英文对于我就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万没有想到望之如海市蜃楼般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竟然唾手可得了。

每次回忆学习英文的情景时,我眼前总有一团零乱的花影,是绛紫色的芍药花。原来在校长办公室前的院子里有几个花畦,春天一到,芍药盛开,都是绛紫色的花朵。白天走过那里,紫花绿叶,极为分明。到了晚上,英文课结束后,再走过那个院子,紫花与绿花化成一个颜色,朦朦胧胧的一堆一团,因为有白天的印象,所以还知道它们的颜色。但夜晚眼前却只能看到花影,鼻子似乎有点花香而已。这一幅情景伴随了我一生,只要是一想起学习英文,这一幅美妙无比的情景就浮现到眼前来,带给我无量的幸福与快乐。

综观我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到了正谊中学算是到达了一片浓绿的境界——我进步了。但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从生活的内容上来看,依然是一片灰黄。即使到了济南,我的生活也难找出什么有声有色的东西。我从来没有什么玩具,自己把细铁条弄成一个圈,再弄个钩一推,就能跑起来,自己就非常高兴了。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接受外面信息,仅凭五官。什么电视机、收录机,连影都没有。我小时连电影也没有看过,其余概可想见了。

季羡林的童年经历,季羡林小时候的趣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我的父亲季羡林介绍(季羡林散文精选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季羡林介绍(季羡林散文精选我的父亲)

文/季承 摘自《我和父亲季羡林》 父亲在德国的十多年里,孤身一人,思乡之情十分严重,特别是在他结束学业不能回国的时候,尤...

2024-04-10 04:24:28查看全文 >>

我和父亲季羡林(季羡林与父亲的故事)

我和父亲季羡林(季羡林与父亲的故事)

编者按:“父亲”这座山,你今天越过去了么?今日父亲节,我们都在重温朱自清的《背影》。然而这篇催泪之作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

2024-04-10 04:10:00查看全文 >>

季羡林和他母亲的故事(季羡林与他母亲的照片)

季羡林和他母亲的故事(季羡林与他母亲的照片)

有这样一首西班牙诗歌:“当全世界都不再支持你,唯有母爱在坚持。当全世界都不再相信你,唯有母爱不怀疑。当全世界都无法理解你...

2024-04-10 04:01:38查看全文 >>

季羡林与他的朋友(季羡林散文摘抄及赏析)

季羡林与他的朋友(季羡林散文摘抄及赏析)

文|尧育飞现代著名学者、批评家李长之(1910-1978)是山东利津人,却与聊城结下不解之缘。李长之青少年时代很要好的朋...

2024-04-10 04:12:07查看全文 >>

季羡林怀念父母(季羡林怀念母亲的背景资料)

季羡林怀念父母(季羡林怀念母亲的背景资料)

2001年,山东聊城的一个清晨,阳光洒在静谧的田野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位年过九旬的...

2024-04-10 04:21:55查看全文 >>

季羡林童年的两件事(季羡林日记在线阅读)

季羡林童年的两件事(季羡林日记在线阅读)

我的家乡山东清平县(现归临清市)是山东有名的贫困地区。我们家是一个破落的农户。祖父母早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祖父之爱我...

2024-04-10 04:11:54查看全文 >>

季羡林和母亲的故事(季羡林记录自己的母亲)

季羡林和母亲的故事(季羡林记录自己的母亲)

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心】汗青记录馆文/汗青记录馆现在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定夺上层建筑,这个表面从表面看来,适用于任何领域...

2024-04-10 03:42:07查看全文 >>

仲夏节活动时间表(今年仲夏节在什么时候)

仲夏节活动时间表(今年仲夏节在什么时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仲夏时节,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端午又名端阳节、重...

2024-04-10 03:43:49查看全文 >>

仲夏节图片(仲夏节介绍一下)

仲夏节图片(仲夏节介绍一下)

当日,挪威举行活动庆祝仲夏节。人们在海边点燃篝火,表达对白昼的不舍之情。6月23日,在挪威奥斯陆比约维卡,人们跳舞庆祝仲...

2024-04-10 04:11:19查看全文 >>

仲夏节持续多少天(仲夏节简介)

仲夏节持续多少天(仲夏节简介)

  欧洲人普遍喜欢休假是因为在欧洲,休假被视为一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欧洲国家有法律规定的带薪年假,...

2024-04-10 04:15: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