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路遥,在现实世界中,是生在陕北清涧王家堡一个名叫“王卫国”的爷们。他猝然长逝已近30年了,也以“路遥”的笔名,让千万读者悬悬在念至今。
路遥,1949 —1992,本名王卫国,生于陕北清涧县.图为1987年
世间太多文字,唱沙作米,旋生旋灭。绝大多数所谓作家,诓功名混饭吃罢了。路遥沥血刳肝留下的《平凡的世界》,的确成为了一部影响几代中国人的文学经典。不计不可胜数的盗版,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那套晚出版本,近10年来,总销量就已破1800万册,并以每年300万册的销量递增。
数字很枯燥,可数字却也最直观地佐证,作家路遥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民间底层,那种持久的、强悍的影响力。当代中国作家,名位俱极者岂少,可也几乎找不出第二人,可以与路遥这等感召力相埒。他把文学当成一种信仰,把“为天下苍生说人话”的使命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作家”。《新周刊》说他是“最后一位文学的殉道者”。
《平凡的世界》剧照——30年后的改编,依然感人肺腑
侥天之幸,斯人云亡虽久矣,其书倒化聚为了一座巍然高耸的文字祭台,让亿万读者得以馨香怀袖,自发吊唁。
尽管,作为一介读者,也不妨坦承,我素来觉得《平凡的世界》艺术水准不高,至少远逊其中篇《人生》。
正艰难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时的路遥
是的,中学那会,被窝里打手电筒读《平凡的世界》时,没有一晚不是读的热血沸腾,且热泪盈眶。可当我后来回头重翻时,却愈来愈觉得,从纯文学立场来看,它的质地其实很一般,甚至可说粗糙。语言贫乏、情节老套、境界不高,总体上恢弘壮阔,而细节殊乏精致打磨。
毕竟,这部作品,是写于那个时代,也属于那个世界,无法精致也不必精致。想当初,当路遥拖曳着病体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完,投递《当代》杂志,是遭到无情退稿的。之后,费尽周折勉强得在《花城》杂志发表后,评论界专家也几乎是全盘否定,甚至有批评文章感慨:能写出《人生》的作家,怎会江郎才尽到制造出这么低劣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