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意思(双调折桂令叹世马翻译)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06 23:39:1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261.钟嗣成 [双调]水仙子•吊宫大用

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

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他天地窄。

辞章压倒元白。

凭心地,据手策,是无比英才。

此曲为志人佳作。宫大用与钟嗣成的父亲相交极深,所以钟嗣成极熟悉宫大用,对宫大用被权豪一再压抑,备感不平。他认为宫大用屈居小小书院,极不公正。宫大用非常愤慨元代极端腐败的吏治,这也引起钟嗣成的共鸣。因而开头就赞扬宫大用襟怀开阔,扫去一切世俗尘埃,其才华声名早就在中书省上下传开了。然而宫大用志在乾坤之外,现有天地不足以施展其才华。其辞章甚至可以压倒元稹、白居易。所以他的锦心妙策,是个无与伦比的英才。

262.钟嗣成 [正宫]醉太平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

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这首小令,将社会上的人分成了两种:“穷人”和“富人”,并将两者置于对立的地位。“村沙富难交”一句,是作者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如此这般的社会里,最好是去当个教乞儿的“训导”。这首小令语言通俗,“半新不旧”、“半长不短”、“半联不断”一类词语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而且强化了平民意识。

263.钟嗣成 [双调]水仙子•吊施君美

道心清净绝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

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

但思君赋尽停云。

三生梦,百岁身。

空只有衰草荒坟。

施君美是个在杭州开店铺的商人,但他绝然不是一般商人。在青壮年时代是个极有豪情壮志的英武人物,结果却寂寞地死去。从钟嗣成这篇吊词来看,他的晚年,已经是六根洁净不沾尘埃的人了。闲暇之间,他写尽了杭州风光,显示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但他空怀有宏伟抱负,最终还是默默地了此一生。作者为他发出了不平与哀叹。

264.李齐贤 [黄钟]人月圆•马嵬效吴彦高

五云绣岭明珠殿,飞燕倚新妆。

小颦中有,渔阳胡马,惊破霓裳。

海棠正好,东风无赖,狼藉春光。

明眸皓齿,如今何在?空断人肠。

此曲借古讽今。作者借李隆基与杨玉环沉迷于酒色音舞,导致大祸临身,国家受损,但对杨玉环的悲惨命运不无同情。

265.赵显宏 [中吕]满庭芳•渔

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此曲写渔家欢乐,劳动之余,将船横于渡口,把网晒在河滩,一家人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作者对此种生活心向往之,显示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266.赵显宏 [中吕]满庭芳•牧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

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洲。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本篇描写田园放牧生活的情趣。画面简洁,写景如绘。一个“闲”字总领全篇,无论是描绘旷野风景,抑或是刻画牧人形象,作者着力突出的正是闲适二字,表达出诗人摆脱名缰利锁,归返自然后的不尽乐趣。但“乐中忘忧”并非无“忧”,西风暮雨中独披蓑笠的形象,秋色黄昏里横吹长笛的场景,虽有沉浸于江山秀色的欣悦和无拘无束的逍遥,也悄悄渗透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情绪。曲中既有明言直语的表白,也有含蓄蕴藉的点染。本色和文采相融相映,读来韵致别出。

267.赵显宏 [双调]清江引

少年身正值着春暮月,宴赏无明夜。

一任锦囊空,不放金杯歇。

明日落红多去也。

此曲规劝青少年勿贪杯而虚度时光,用暮春时节喻少年们的青春将逝,而他们却对此丝毫不加珍惜,彻夜宴乐,放纵自己于声色犬马的娱乐之中。最后用“明日落红多去也”来比喻他们的将来命运。明确点明他们宴饮无度、挥霍金钱,最后下场可悲。语言率直,情深意切。

268.赵显宏 [双调]清江引•情

夜长怎生得睡着?万感萦怀抱。

伴人瘦影儿,惟有孤灯照。

长吁气一声吹灭了。

此曲写情人长别离后独自守空房的真实生活。孤灯之下,孤独之人摇曳着孤独之影。此时已夜深人静,万赖俱寂,而离人因思念另一方却心无宁绪,百感交集。“为伊消得人憔悴”,主人公因思念对方而变瘦,但曲子却不直白道出,而是说影子瘦了。离人对孤灯,她终于耐不住这种寂寞,只有熄灯睡去。

269.周德清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此曲为写景之作。作者选择了宏观的角度,采用了富有动感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真是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从作品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捕捉充满活力的艺术镜头,在他的笔下,江舟、山泉、晚云、新月、塞鸿这些景点都呈动态,并且都在万里长江和数点淮山这一整体构思中被不露痕迹地融合起来。

270.周德清 [中吕]满庭芳•误国贼秦桧

官居极品,欺天误主,贱土轻民,把一场和议为公论。

妒害功臣,通贼虏怀奸诳君,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

英雄恨,使飞云幸存,那里有南北二朝分。

这首小令主要谴责秦桧的罪恶。前四句是对秦桧罪行的总体评价。第一句指出秦桧的地位;后边三句是说他欺瞒皇帝,使国土沦丧,弃人民于不顾,接下来三句进一步揭露他的具体罪行:嫉妒陷害功臣,*害岳飞父子;私通金国,诳骗君王;枉立于朝堂之上,不施行仁义。最后三句抒发作者内心愤慨。最后两句又回过来写秦桧误国,使得当时中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意思,双调折桂令叹世马翻译(9)

271.周德清 [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本曲为元人小令中歌颂宋代名将岳飞的名篇,开头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称他文武双全,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留芳百世。后两句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闪*人”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最后三句落笔于岳坟。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全曲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272.周德清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月光皎洁、桂花飘香,捣衣声声,雁叫阵阵,都被那萧瑟的秋风吹送过满天霜露,传入客人的心怀。面对这由光色、香味、声响组成的秋夜,不由人不陡生身在异乡、梦牵家乡的情怀。所谓“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直抒胸臆,并直逼出以下“夜凉”、“枕凉”的强列感受。最后“不许离人强”点醒曲意,更突出了离情愁况的难堪和排遣不去。

273.周德清 [双调]蟾宫曲•别友

唾珠玑点破湖光。

千变云霞,一字文章。

吴楚东南,江山雄壮,诗酒疏狂。

正鸡黍樽前月朗,又鲈箐江上风凉。

记取他乡。

落日观山,夜雨连床。

这首别友曲写得与众不同。一般别友之作,往往有凄哀之音。作者面临分别,没有临歧沾巾的儿女缠绵,而是对自己言语行为的自豪感。作者把“一字文章”比作“千变云霞”,可见其文采之超众。“吴楚”、“江山”、“日”、“月”、“江”等阔大物象的运用也给曲子增加了雄壮豪放。读之给人以乐天、达观、向上的感受。

274.周德清 [双调]蟾宫曲

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

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酱翁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

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桂攀花⑧?

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此曲即从最普通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慨叹日常生活的贫苦困乏,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与乞丐相去不远的窘迫状况。最后一句更把这种生活的“嗟呀”推衍至人生追求的失落与渺茫,实际是辛酸悲苦之至。

275.周德清 [中吕]红绣鞋•郊行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

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前篇写春景,此篇则写冬景,“雪意商量酒价”,用语不凡,将全局点活;以“说江山憔悴煞”作结,更是对冬景特点进行总体概括。

276.周德清 [中吕]红绣鞋•郊行

茅店小斜挑草,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

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此曲写效外的春景。“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虽然都写地名,但与春景吻合,并且都是借用典故,增大了曲的文化蕴含,使读者的想象也更为丰富。

277.周德清 [双调]蟾宫曲•别友

宰金头黑脚天鹅,客有钟期,座有韩娥。

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

和白雪新来较可,放行云飞去如何?

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

这首小令用典贴切而灵活,“钟期”、“韩娥”,既切合宾主身份,又抒发了知音难得和依依惜别的情思。曲中妙用谐合手法,如“点点星多”,星与心谐音,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怀。“行云”是语意双关;诗人用来叙事写景,情景融为一体,浑然无迹。至于结尾拓开一步,融情入景,则有一唱三叹、余音绕梁之妙。

278.倪瓒 [越调]小桃红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

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此曲第一句写深秋季节,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好像白练。几行征雁,带着离愁,正飞向南方。下面一句写雪霁初晴,更显生机。最后一句写驾舟人一边荡浆,一边唱着带有幽怨情调的民歌,惊起了正在憩息的白鸥。假如说前面的画面多少显得凄冷寂寥和过于恬静,那么后面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歌声及鸥鸟,就使得整个画幅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279.倪瓒 [黄钟]人月圆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这首小令,开篇即已忧思满腹、感慨万千。从勾践卧薪尝胆,夫差昏庸亡国,直至赵宗王朝偏安一隅最后分崩离析;以及当朝(元朝)的由盛而衰;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回避。“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所有这些外在景物,都染上浓重的凄凉,“怅然孤啸”,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静下来了呢?此作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为夜色昏黄之后,作者的愤懑似乎有所开释,但心情不能平静。

280.倪瓒 [越调]凭阑人•赠吴国良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

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此曲是赠友之作,赞美了友人吹箫的高超技艺。箫声沉郁低回,犹如沉江明月般清冷,又如春日晓雾般朦胧;吴客的箫声虽美,却也无法招来鼓瑟的湘灵,然而,湘灵不至,其他女神却闻声而来,隐身云间,环佩碰击之声隐约可听。如此写法,实是对吴郎洞箫艺术的莫大推崇。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意思,双调折桂令叹世马翻译(10)

281.吕止庵 [仙吕]后庭花•秋思

西风黄叶稀,南楼北雁飞。

揾妾灯前泪,缝君身上衣。

约归期,清明相会,雁还也人未归。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头“西风黄叶”点秋。“南楼”曾是情人游赏之地,但此时已人去楼空,“北雁飞”暗指亲人远去。三四句描绘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在深秋的夜晚,坐在灯前为郎君缝衣,腮边还挂着相思泪。作者选取这一生活细节,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结尾一句,“人未归”将这种相思之苦推向高潮。本来是存着相会的希望,可此时希望破灭,从而突现了人物那种无法摆脱的痛苦心情。

282.吕止庵 [仙吕]后庭花•冷泉亭

湖山汲水重,楼台烟树中。

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

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峰?

这首小令可称作写景佳构。它描绘西湖冷泉亭一带优美绮丽的风光。先写四周景致,画面一个一个地展现就像镜头扫描一样。最后三句写冷泉亭坐落所在飞来峰,用游人纷纷询问表达的神妙和对人的吸引力,极有兴味。

283.宋方壶 [双调]清江引•托咏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

拜了低低说:

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

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天上月圆,象征着人间团圆。因此我国历来就有拜月的民间风俗。此曲所写,即是闺中思妇拜月的情形。面对天上一轮十分圆满的明月,她深深下拜,默默祝愿。先是盼望月儿能经常圆,不带任何缺陷;接着由月及人,祈祷有情人都能如此,没有例外。这最后一句不仅道出了这位思妇的心愿,而且也表达了天下男女对真情的美好向往,真诚自然,热切感人。

284.宋方壶 [中吕]山坡羊•道情

布袍粗袜,山间林下,“功名”二字皆勾罢。

醉联麻,醒烹茶。

竹风松月浑无价,绿绮纹楸时聚话。

官,谁问他!民,谁问他!

这是一首充满隐逸乐趣的自叙曲。作者看透了虚伪的世情,将功名利禄世俗欲念统统抛在了脑后,扑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在他看来,生活物质条件的简陋贫困不要紧,关键在于是要身心的绝对自由,而这才是真正的高尚无价的。正是从这出发,作者选择了与茶酒山水为伴的避世生活方式,并把这作为自己的理想境界加以热情地讴歌。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显得太消极甚至平庸,特别是末三句显示的对社会现实不关心乃至冷漠,皆是我们今天阅读和欣赏时所应注意辨析的。但如把它放到元代黑暗的社会情势中去考察,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就不无某种挑战意味。作品读来流利清新,极富感染力。

285.宋方壶 [中吕]山坡羊•道情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

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

达,志不改。

此是一首言志曲。它表达出了作者的一片浩然之气,真正达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境界。不管谁人成败,谁兴帝业,我绝不依附,永葆自由之身。

286.宋方壶 [中吕]一半儿

别时容易见时难,玉减香消衣带宽。

夜深绣户犹未拴,待他还,一半儿微开一半儿关。

这首小曲力在写情。“一半儿微开一半儿关”刻画女主人等待情人的心态,极尽其细腻委曲,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对情人的痴迷,同时又表现了女子内心既期待又担忧的矛盾心理,是前面的“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的生动表现。相见之难,也许是男子因谋生计而外出的客观原因,或者是因为女方父母的反对而劳燕双飞。一切都使相思中的女子彻夜难眠。

287.宋方壶 [双调]水仙子•叹世

时人个个望高官,位至三公不若闲。

老妻顽子无忧患,一家儿得自安。

破柴门对绿水青山。沽村酒三杯醉,

理瑶琴数曲弹,都回避了胆战心寒。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这正是此曲概括的“时人个个望高官”。但在诗人看来,“位至三公不若闲”、官场险恶,却不如隐逸之闲适安乐了。经历了政治的肮脏,仕途的诡谲,心有余悸的诗人逃归林泉丘壑之下,惟求明哲保身,颐养天年。

288.宋方壶 [双调]水仙子•隐者

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

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同。

忒快活别是个家风,饮数杯酒对千竿竹,

烹七椀茶靠半亩松,都强如相府王宫。

这支曲子同样是对山林隐逸生活的讴歌赞美。“好从容”三字总领全篇,作者将一般人求之不得的富贵荣华视作粪土,而把与市俗“繁华景”截然不同的大自然看作安乐窝。正是从这点出发,作者将对竹饮酒、松间烹茶看做“别是个家风”,是超过宰相府、帝王宫的最高境界,显然,作品在这里表现了对世俗权贵的极端蔑视,实际上这里也隐含着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反抗乃至挑战意识,而不同纯粹的消极避世,这一点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全篇情感充沛、构思新颖,语言流利,造境宜人。

289.王举之 [中吕]红绣鞋•秋日湖上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

柳塘新雁两三声。

湖光扶不定,山色画难成。

六桥风露冷。

此曲描写湖上秋景,绘影绘形,绘声绘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清丽自然如在画中的感受。

290.王举之 [双调]折桂令•怀钱塘

记湖山堂上春行。

花港观鱼,柳巷闻莺。

一派湖光,四围山色,九里松声。

五花马金鞭弄影,七步才锦字传情。

写入丹青。

雨醉云醒,柳暗花明。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花港观鱼,柳巷闻莺”、“四围山色,九里松声”等句,对仗工巧地写出钱塘之景,风格晴明、爽朗,语言明白如画。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意思,双调折桂令叹世马翻译(11)

291.王举之 [中吕]红绣鞋•栖云吊贯酸斋

芦花被西风香梦,玉楼才夜月云空。

栖云山上小崆峒。

蟠桃仙露种,诗句古苔封。

教清名天地中。

这是一首写景佳句。作者以“芦花”喻洁白,以“玉楼云空”喻“云石”,又将人名缀入作品中,独具匠心。最后教“清名”永留天地之间,虽有教诲之意,但亦真切感人。

292.王举之 [双调]折桂令•虎顶杯

宴穹庐月暗西村。

剑舞青蛇,角奏黄昏。

玛瑙盘呈,琼瑶液暖,狐兔愁闻。

猩血冷犹凝旧痕,玉纤寒似怯英魂。

豪士云屯,一曲琵琶,少个昭君。

此曲很有边塞诗风采。其特色与一般席宴有着不同之处,带有一种粗犷豪放的特征,没有轻柔漫舞,有的是舞剑助酒兴,而乐器也不是一般的管乐器,而是号角的吹声。特别是“猩血冷犹凝旧痕,玉纤寒似怯英魂”句,更将军宴特有的氛围表现得独具特色。“一曲琵琶,少个昭君”句是因为“琵琶”与“昭君”均是边塞诗的意象,同边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

293.王举之 [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

北邙山多少英雄?

青史南柯,白骨西风。

八阵图成,《六韬》书在,百战尘空。

辅汉室功成卧龙,钓磻溪兆入飞熊。

世事秋蓬。

惟有渔樵,跳出樊笼⑦。

这首小令咏史,主要写诸葛亮与姜子牙二人,否定建功立业,赞美隐士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价值取向。开头三句,写历史上一切英雄豪杰,到头来都难逃一死;所谓青史留名,其实也是南柯一梦;最后都不过是萧瑟西风里的白骨。从第四句到第九句,写历史上两个名声赫赫的人物:诸葛亮和姜子牙,他们生前都身经百战,但现在一切均空。最后两句以渔民生活跟英雄作比,认为只有前者才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294.王爱山 [中吕]上小楼•自适

开的眼便是山,那动脚便是水。

绿水青山,翠壁丹崖,可作屏帏。

乐心神,净耳目,抽身隐逸,养平生浩然之气。

此曲写隐居生活情趣,语言自然朴实。开头两句活泼生动,将平实之景写得具有灵气,颇可传唱。

295.李爱山 [南吕]四块玉•美色

杨柳腰,芙蓉貌。

袅娜东风弄春娇。

庞儿旖旎心儿俏。

挽乌云叆叇盘,扫春山汪淡描。

斜簪看金凤翘。

此首写景鲜艳俊美,以景写人:腰肢纤细若东风中飘动的杨柳,面目娇好若出水芙蓉,发黑若乌云,眉深浅适宜,这是外貌描写。而“庞儿旖旎心儿俏”句则说明其不但貌美而且气质颇佳,聪明伶俐,可谓形神的完美统一。极尽其美,语言通俗,措词潇洒,堪称白描佳品。

296.李爱山 [双调]寿阳曲•厌纷

离京邑,出凤城。

山林中隐名埋姓。

乱纷纷世事不欲听。

倒大来耳根清静。

这是一首愤世嫉俗之作。作者追求隐姓埋名,山林隐居的生活,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抨击元朝末期统治的黑暗。

297.刘庭信 [双调]折桂令•忆别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

别字儿半响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

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儿眼儿脸脑儿乜斜。

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者”,得官时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

这支曲子以一个女子的立场和口吻,倾诉送别丈夫的离情。丈夫将远行赶考,妻子到长亭送行,离别使夫妻双方都感到难以割舍的痛苦。曲子写的就是这一片情思,既简单又平常,是历代文人吟咏烂熟的主题。但这种情感是永恒的,只要作家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就能常吟常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98.刘庭信 [双调]折桂令•题情

心儿疼胜似刀剜,朝也般般,暮也般般。

愁在眉端,左也攒攒,右也攒攒。

梦儿成良宵短短,影儿孤长夜漫漫。

人儿远地阔天宽,信儿稀雨涩云悭。

病儿沉月苦风酸。

此曲咏情,通过客观事物主观化,道出主人公的相思之甚。像“梦儿成良宵短短,影儿孤长夜漫漫”句,通过夜的长短变化,极为形象地对比说出主人公的悲喜交集之情。语言率直通俗,对仗工整,具有深厚的人情味,耐人寻味。

299.刘庭信 [双调]水仙子•相思

秋风飒飒撼苍梧,秋雨潇潇响翠竹,秋云黯黯迷烟树。

三般儿一样苦,苦的人魂魄全无。

云结就心间愁闷,雨少似眼中泪珠,风做了口内长吁!

此曲写相思之苦。用人人熟悉的意象来写相思,通篇不见相思字,然而相思之情、之苦却跃然纸上。秋风飒飒,秋雨萧萧,秋云黯黯。特有之秋声秋景,与苍梧、翠竹、烟树相交织,其萧索之状,以“苦”字统起,有着极强的感情色彩。继之以顶针格强调相思之苦,以云、雨、风为喻,刻画心间愁闷、眼中含泪、口内长吁的艺术形象,与前面曲词形成呼应之势,有曲词虽尽、曲意萦回之妙,意韵格外悠远。

300.汪元亨 [正宫]醉太平•警世

结诗仙酒豪,伴柳怪花妖。

白云边盖座草团瓢。

是平生事了,曾闭门不受征贤诏。

自休官懒上长安道,但探梅常过灞陵桥。

老先生俊倒!

此篇名为警世,实为抒怀。它写作者愿做诗仙,不受征诏、归隐田园的思想,表达了自己旷达的胸襟。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意思,双调折桂令叹世马翻译(12)

栏目热文

双调蟾宫曲箕山感怀赏析

双调蟾宫曲箕山感怀赏析

巢由后隐者谁何?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渔父严陵,农夫陶令,尽会婆娑。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好处如何?三径秋香...

2023-06-06 23:30:49查看全文 >>

双调蟾宫曲全文翻译(恰似西厢待月来翻译)

双调蟾宫曲全文翻译(恰似西厢待月来翻译)

10: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

2023-06-06 23:24:54查看全文 >>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赏析(双调折桂令咏西湖译文)

双调折桂令咏西湖赏析(双调折桂令咏西湖译文)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

2023-06-06 23:30:41查看全文 >>

双调蟾宫曲咏西湖作者(双调蟾宫曲西湖寻春原文)

双调蟾宫曲咏西湖作者(双调蟾宫曲西湖寻春原文)

元初人奧敦周卿写有《双调蟾宫曲,咏西湖》二首,其二描述苏杭的美丽、富饶以及歌舞升平的气象,全曲为:西湖烟水茫茫。百頃风潭...

2023-06-06 23:42:20查看全文 >>

蟾宫曲咏西湖(蟾宫曲咏西湖古诗诵读)

蟾宫曲咏西湖(蟾宫曲咏西湖古诗诵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八个字流传甚广,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人慕名向往之地。那里有江南水乡最秀丽的山水,那里集聚了古代士大...

2023-06-07 00:06:46查看全文 >>

双调折桂令原文(双调折桂令原文及翻译)

双调折桂令原文(双调折桂令原文及翻译)

作者:常人(湖北随州)双调 折桂令 暮春天音千山万水天惊,布谷声声,暮色春情。醉倒游人,百花绽放,歌舞升平。漫步春花柳青...

2023-06-06 23:24:57查看全文 >>

折桂令咏西湖其二翻译(折桂令咏西湖拼音版)

折桂令咏西湖其二翻译(折桂令咏西湖拼音版)

折桂令,曲牌名,属北曲双调,用于剧曲、套曲或小令,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曲牌,又是京剧、昆曲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极熟...

2023-06-06 23:28:34查看全文 >>

双调·折桂令春情原文(双调·折桂令·题情)

双调·折桂令春情原文(双调·折桂令·题情)

折桂令是由唐宋词牌演变而来的一个曲牌。它一名“秋风第一枝”,又名“广寒秋”“蟾宫引”“蟾宫曲”“步蟾宫”“折桂回”“天香...

2023-06-07 00:00:55查看全文 >>

西湖七月半原文(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阅读)

西湖七月半原文(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阅读)

西湖七月半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 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2023-06-06 23:55:41查看全文 >>

双调蟾宫曲叹世赏析(双调蟾宫曲东篱赏析答案)

双调蟾宫曲叹世赏析(双调蟾宫曲东篱赏析答案)

蟾宫曲·叹世二首元代 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

2023-06-07 00:08:5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