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声枪响,结束了他无忧无虑的海外留学生活。
那声枪响,来自万里之遥的家乡,射向的是他的父亲“山西钢铁大王”——李海仓。

● 李海仓
当时李海仓名下的海鑫是国内的最大钢铁企业之一,每年上缴的上亿税款帮助闻喜县摆脱了贫困,养活了当地三分之二的人口。
就在集团蒸蒸日上之时,李海仓却因为一起土地转让纠纷,在办公室里,被曾经的好朋友以土枪残忍*害,随后,凶手也饮弹自尽。
惊闻噩耗的李兆会立时回国,在祖父李春元的扶持之下,临危受命,接管了父亲留下来的庞大产业,成为了海鑫钢铁这艘巨轮的掌舵者。
李兆会执掌海鑫后,李氏家族为其打造了一个配套齐全的管理班子,李兆会努力学习钢铁管理知识。

● 海鑫钢铁
李兆会接手初期,海鑫钢铁呈现了较旺的发展势头,加之李海仓打下的牢固基础,2004年,海鑫钢铁集团的总资产飙升到了70多亿,光是税收就交了12亿,成了当年全国民企第一纳税大户,名震四方。
其后,李兆会凭着过人的胆识,斥资5.9亿元,拿下了民生银行1.6亿股股票,开始涉足投资。
恰逢那几年股市长虹,而纵横捭阖的李兆会,赚了几十个亿,一年之间资产翻倍。
此外,他还投资了房地产和儿童乐园等诸多项目,盈利颇丰。

他发现通过资本赚钱,比辛辛苦苦做实业,来得更快更多。他似乎找到了一条迅速让财富升值的道路。
由于热衷于炒股,导致李兆会对钢铁兴趣并不大,他不像父亲那样兢兢业业,善于处理协调各方关系,加之那几年钢铁行业已初露颓势,海鑫集团也渐渐走了下坡路。
但隐匿的危机并没有引起李兆会的足够重视。
2006年,李兆会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名列中国富豪榜的第56位,资产过百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