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翻译(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翻译)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11 19:11:2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梁惠王下

[导语]

《梁惠王下》共十六章,记录的主要是孟子在齐国担任客卿时的活动,其中十一章是与齐宣王的对话。本篇涉及的多是孟子关于王道的治国方略和行仁政的主张,充分展现出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王道主张最能诱惑国君的是“王天下”,而要实现“王天下”的前提是使天下百姓安居饱食且知礼节,“王天下”只是王道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2.1王之好乐甚

2.1[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①:“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②。曰③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

他日见于王曰⑤:“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⑥?”王变乎色⑦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⑧。”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⑨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⑩,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⑪: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⑫‘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⑬’;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⑭,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⑮,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⑯。”

2.1[通释]

庄暴来见孟子说:“我见到了大王,大王把他喜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来回答他。那么说喜好音乐怎么样啊?”

孟子说:“大王这么喜好音乐,那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过了几天孟子见到齐王时问道:“大王您曾经把喜好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先生,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喜好先王提倡的音乐,只不过喜好世俗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大王这么喜好音乐,那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如今人们喜爱的音乐就像古代人喜爱的音乐啊。”

齐王说:“能让我听听是什么道理吗?”

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个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说:“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个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与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请允许我给大王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比方说现在大王在这里听演奏音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弹琴的声音,全都愤愤地相互诉说着‘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般艰难的境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比方说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声,见到华丽的仪仗阵容,都愤愤地相互诉说着‘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般境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是不与百姓一起欢乐的缘故。

“比方说现在大王在这里听演奏音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弹琴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相互诉说着‘我们大王大概没有什么烦恼吧,要不怎么能听演奏音乐呢’;比方说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声,见到华丽的仪仗阵容,都眉开眼笑地相互诉说着‘我们大王大概没有什么烦恼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是与百姓一起欢乐的缘故——现在大王与百姓们共同欢乐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2.1[注释]

①庄暴见孟子曰:庄暴来见孟子说。庄暴,齐王的臣子,下文称之为“庄子”,孟子弟子。见,造访,来访。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我见到了大王,大王把他喜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什么话回答他。暴,自谦时称自己的名,本句的三个“暴”用法相同。见于王,见到了大王。见,音jiàn。于,相当于“了”。王语暴以好乐,大王把喜好音乐的话告诉我。语,音yù,告诉。前一个“以”,把。好乐,喜好音乐,作名词,喜好音乐的事。未有以对,没有什么话来回答他,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有以,有什么。

③曰:那么说。此“曰”是庄暴顺势直接发问。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大王这么喜好音乐,那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这句话意思是说国家治理得好了,所以国君有兴致和时间来娱乐。之,放在“王”与“好乐”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其,表示揣测语气的副词,相当于“大概”“恐怕”。庶几,差不多。

⑤他日见于王曰:过了几天孟子见到齐王时说。他日,别的日子,改天,这里是“过了几天”的意思。本句省主语“孟子”。于,到,因为孟子不受齐王宣召,不宜用“被”解释。

⑥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大王曾经把喜好音乐的事告诉庄先生,有这样的事吗。诸,“之乎”的合音词(之,这件事;乎,吗)。

⑦变乎色:变了脸色。齐宣王因羞愧而脸红。变,改变。乎,相当于助词“了”。色,脸色。

⑧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我不能喜好先王提倡的音乐,只不过喜好世俗的音乐罢了。非能,不能。先王之乐,应该是歌颂祖宗功业的高雅音乐。直,只不过,仅仅。耳,罢了。

⑨由:通“犹”,就像。

⑩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音yuè,作动词,欣赏音乐。后一个“乐”,音lè,形容词,快乐。

⑪臣请为王言乐:请让我给大王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为,介词,给。言,动词,谈谈。乐,作名词,什么是快乐。

⑫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比方说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弹琴的声音,全都愤愤地相互诉说着。今,譬况说事,比方说现在。鼓乐,奏乐,听演奏音乐。钟鼓,敲钟击鼓。声,声响,声音。管籥,泛指各种器乐。管,管乐。籥,音yuè,相传是中国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管乐。音,有节奏的声。举,都。疾首蹙頞,充满怨愤的情绪。疾首,头因痛恨而摇动。蹙頞,音cù’è,脸因愤怒而扭曲。蹙,皱,收缩。頞,鼻梁。

⑬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我们大王喜好听音乐,为什么让我们到了这般艰难的境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之,放在“王”与“好鼓乐”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夫,放在议论句首的语气助词。极,作名词,极端的痛苦处境,艰难的境地。文中冒号,表示它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解说。

⑭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比方说现在大王在这里围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喧嚣的声音,看见华丽的仪仗。田猎,打猎,围猎。第一个“之”,助词,的。“羽旄之美”定语后置短语,定语“美”借助“之”的帮助,置于中心词“羽旄”之后。第二个“之”,帮助定语“美”后置的助词。羽旄,古代仪仗用的装饰物,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的旗帜。羽,野鸡翎。旄,牦牛尾。

⑮此无他:这没别的。句前的冒号表示本句是对前述的概括总结。他,别的。

⑯——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如果现在大王与百姓们共同欢乐就可以一统天下了。破折号将打比方讲故事拉回到当前关注的问题上,相当于“如此这般”“像这样”等。今,如果现在。王,音wàng,作动词,以仁政一统天下。

2.1[解读与点评]

本章先由庄暴与孟子的问答再以孟子与齐王的问答引出了“好乐何如”这个谈论的话题。孟子就“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的问题反复论证,因势利导地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孟子从“音乐”说起,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进而一统天下的“王道”思想。“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由“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自然过渡到“臣请为王言乐”,由Yuè过渡到lè,Yuè与lè交织在一起。显然,好乐(Yuè)就是好乐(lè)。

齐王为什么会“变乎色”,因为他喜好的是并不高雅的靡靡之音。孟子当然知道齐王喜欢什么,但他有意要往“独乐乐”和“与人乐乐”上引,一步一步步入了“王道”。

从齐王“变乎色”中我们捕捉到的反面信息是,齐王为自己不喜欢高雅音乐让孟子知道了而羞愧,这表明,领导者应该引领主旋律,鼓励高尚文化,否则就会没面子。

把“见于王”处理成“被大王召见”“拜见大王”都不准确,还是取中性的“见到齐王”反倒自然。

“则齐国其庶几乎”句末应加句号而不是问号或感叹号,是因为本句的语气不是反问,只是揣测性判断,也不应该那么强烈。“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与“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这两个句子,没有在“与”后加感叹号,是因为整个句子才是一个逻辑完整的句子,如果为了体现语气应该加感叹号而不加问号,是因为这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而是感慨。当然,由于是转述内容,句末的感叹号也被略去了。

“今王鼓乐于此”“今王田猎于此”这些内容是孟子以叙述的形式通过编故事讲道理,故事中人们的语言是转述的,不宜以对话形式表现,当然用不着冒号然后引号。

本章产生成语“与民同乐”。

栏目热文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翻译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翻译

文书,中国古代各王朝维系统治的要件之一,至迟在秦汉时期便已高度成熟。王充《论衡》即有言曰:“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2024-01-11 19:43:20查看全文 >>

离火神剑是哪个小说出现的(主角用太阳剑法是哪部小说)

离火神剑是哪个小说出现的(主角用太阳剑法是哪部小说)

凤锦栾从凤青瑞身上收回目光,旋即从自己身上撕下一块衣料,用那衣料将剑身上的血渍擦拭干净。“多谢阁下借剑一用。”凤锦栾走向...

2024-01-11 19:18:03查看全文 >>

顺为凡逆为仙出自哪本小说(诸君武运昌隆出自哪本小说)

顺为凡逆为仙出自哪本小说(诸君武运昌隆出自哪本小说)

1.小三爷你大胆的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头!2.你站这等我,我去买几个橘子3.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4.茶凉了,我帮...

2024-01-11 18:57:07查看全文 >>

九天仙女下凡尘出自哪一本小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出自哪本小说)

九天仙女下凡尘出自哪一本小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出自哪本小说)

第四章 阳鸟凤头吐清音——凤头篇[写作启示]唐伯虎祝寿大家对于明代文人唐伯虎也许并不陌生。一次,唐伯虎应邀出席一家财主婆...

2024-01-11 18:55:39查看全文 >>

十二颗神王宝石是哪部小说(虚空神锚是哪部小说)

十二颗神王宝石是哪部小说(虚空神锚是哪部小说)

《万界神主》更新到了70集,在这一集中,叶辰被虚空神王的小弟埋伏,胸口插上了致命一剑,在叶辰的痛苦挣扎中,黑袍人就为什么...

2024-01-11 19:27:42查看全文 >>

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翻译(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翻译)

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翻译(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翻译)

秦始皇统一中国成为千古一帝,这与秦国七百多年的奋斗史是分不开的。秦成为诸侯国是在公元前770年,比其它诸侯国要晚一二百年...

2024-01-11 19:39:41查看全文 >>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翻译(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翻译)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翻译(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翻译)

一、课内重要文言实词挖空训练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形作动,弘扬)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

2024-01-11 19:13:44查看全文 >>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翻译(为人臣而无是则无以事其君翻译)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翻译(为人臣而无是则无以事其君翻译)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卒年具体不详。但从历史文献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墨家的产生当在儒家之后。《墨子》在先秦哲理散文中以质朴...

2024-01-11 19:13:50查看全文 >>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翻译(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翻译)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翻译(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翻译)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其文献价值...

2024-01-11 19:05:55查看全文 >>

王之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翻译(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翻译)

王之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翻译(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翻译)

很多年前,某品牌服装的一句广告词,流传甚广——“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事实上,这句文案来源于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

2024-01-11 19:15:2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