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应了张艺谋所说的“狙击手的故事,最局部反倒是有价值的”。
战备资源紧缺 腾挪场景狭窄 天寒地冻……
抗美援朝这场宏大的战争,它几乎所有的特点,都完美浓缩在了狙击手的身上。
03
隐
Sir知道,对于《狙击手》,你会有担心。
首先,大量启用新人演员。
比如陈永胜、刘奕铁,没有多少表演经验。
但有老谋子的调教本领在,“谋男郎”这次没掉链子。
再看导演栏——张艺谋X张末。
没错,《狙击手》是合拍。
为了真实展现美军状态,英语更好的张末负责美军部分。
张艺谋则负责戏份更重的志愿军 统领全局。
会拉胯吗?
“谋味”淡了,还好看吗?
但其实,张艺谋的隐藏,可能恰恰是电影的需要。
张艺谋的一大特点,就是鲜明的形式感。
尤其色彩。
大多是高亮色,高对比度。
环境、颜色,预示着人物的处境与内心世界。
就连水墨风格的《影》,也是对色彩反向的极致运用。
而《狙击手》呢。
需要的却是不动声色。
看《悬崖之上》,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漫天大雪。
这是充满动感的雪。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紧张的任务,纷乱的时局,飘零的命运。
在一场停不下来的雪中喷发,最后又被掩盖无痕。
《狙击手》还是雪。
但片中没有一秒是在下雪的。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这是静态的雪。
但是更深,更厚。
战场的氛围不像特工那么紧张,却更胶着。
人迹罕至的雪路,于狙击五班,是寸步难行的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