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镜头巧妙地通过视角和远景的运用,表达了底层人物对权贵高层的无助和绝望。与前作相呼应,它还暗示了人们在寻找答案时,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真相,只是在远方苦苦追寻,而真相却一直在近在咫尺的地方。这种对比和联动让观众深思,反思现实中的盲目和局限,以及真相往往并不遥远,只是需要更仔细的观察和思考。
在《误*1》和《误*2》的结尾,都有一场重要戏剧性场景,其中雨水这一外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不可或缺的视觉场景。雨水不仅能够起到场面调度的作用,还能渲染氛围。

当林日朗中弹的那一刻,慢镜头将时间拉长,使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林日朗故意求死时嘴角勾起的一抹笑容。与此同时,他倒下去溅起的水花更是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将剧情推向高潮。
这样的场景和叙事手法通过雨水的运用,刻画了林日朗的内心情感和最终决定,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雨水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元素,常常与情绪、戏剧高潮等紧密联系,它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主人公的心境,加深故事的感染力。这样的情节设置和视觉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投入并感受到故事的冲击和震撼。

<<·——身份的隐喻——·>>
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林日朗被设定的职业是编剧,与《误*1》中的主角李维杰被设定为影迷一样,他们都可以利用电影相关知识学到的诡计、手法和道具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林日朗的编剧身份让他在行动中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和创意,而观众对于他的计划和动机也因此留下许多悬念,不自觉地在虚实之间寻找真相。
尤其是当警察发现林日朗所写的剧本与现在他正在执行的劫持案非常相似时,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让观众陷入思考和怀疑之中。这种设置巧妙地增加了电影的悬疑要素,让观众在故事情节中寻找线索,思考主人公的真实意图,以及故事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编剧和影迷这两个身份在故事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整个剧情注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和复杂性。

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故事中所展现的不公制度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误*1》中,女儿误*了禽兽官二代,故事停留在权势者对李维杰“小家”的侵害和他个人的抗争层面。而《误*2》则是林日朗设局让警察“误*”了自己,换取解救儿子的机会,并利用直播手段时时揭露权势者对普通人的践踏。
在医院人质中,那位独自一人的老头了解到林日朗劫持医院的原因后,长叹说道:“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此话与《误*1》中的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也做了一个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