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手撕战的本质,其实是风波引爆饭圈不断扩充边界,在不同争论场景中产生更多的交叠与对抗,节目组本应该控制负评扩散、正确引导舆论,同时收集证据走法律途径解决,才是上策。
如今这种越吵越热的策略虽然提升了综艺热度,但某种意义来说,也成为了危机制造机。
狗血剧终结,但《最强大脑》的口碑还赢的回来吗?事件发酵至今,实际上成了越滚越大的雪球,多次踩中舆论痛点,从综艺内部赛制争论到黑幕说再到狗血八卦, 当《最强大脑》被网民称作“最强戏精”,在综艺人设崩塌背后,受风波影响的选手和被折损的节目品牌形象才是无辜池鱼。
这场事件不仅对节目品牌形象是个沉重打击,对其后续发展也做出了考验。
6年前,《最强大脑》是凭借清流脑力综艺的形象走上热门综艺神坛的。这一次,节目却必须面对一场节目人设坍塌的中年危机。
而这场危机其实从节目一开始的创意、赛制和选手选择开始,就已埋下伏笔。
从第六季官宣女团成员、游戏视频博主、练习生等加入开始,就让很多《最强大脑》老粉感觉到节目的味道变了。

而随着节目播出,观众也越来越发现节目脱离了原有的智力竞赛格局,而是从满了偶像养成综艺的既视感。
赛制上主打团战模式,选手上强调偶像颜值,突出逆袭转折和团魂,综艺导师亲自上场手撕,选手全面偶像化,白宇川和俞辰捷的“清北CP”、“木虚CP”等CP制造让节目仿佛变成了一部偶像剧。

正如桑洁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新一季的变化重点不在烧脑了。”
《最强大脑》曾经爆红的片段,都是那种瞬间能让观众感受到的智商碾压感,而现在的风格却是——“我就要把选手捧成流量!”
当节目定位从智力竞技转向偶像真人秀,会带来新的戏剧性冲突和看点,自然会将饭圈厮*代入节目,问题是节目组似乎并没做好危机公关的准备,甚至有可能对这场风波乐见其成,可是黑红模式未必适合所有综艺,尤其是智力人设已经深入人心的《最强大脑》。
桑洁认为“脑力算是一个前提,而节目的重点是打造脑力偶像“,还公开表示,“越来越公正是不可能的,越来越好看才是硬道理。”
但这到底算不算一场跑偏呢?
就像现在网民吃了这么多瓜,但带出的热度到底是成为了节目热度,还是仅仅是节目八卦的热度呢?
当昔日的清流综艺从《最强大脑》成了“最强戏精”,本季脑王郑林楷退出微博,网民成为了本季脑王,如何理解这场风波对节目的影响?水哥说过一句话——“无论作弊是真是假,舆论越来越多,这对于一个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的节目而言就是灾难”。

在综艺市场越是受关注,节目就越是被放在了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而当《最强大脑》狗血剧终结,输掉的口碑还能赢回来吗?答案就写在它曾经的solgan上——“让科学流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