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胡金铨的最后一部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上映后,无论是观众口碑,票房成绩、专业影评都差的一塌糊涂。毕竟,徐克1987版的《倩女幽魂》珠玉在前,人们对这部略逊一筹的电影自然提不起太多的兴趣。然而,在这部电影中阴阳法王创造出的“阴阳界”,尤枫代表的“画皮”,却无人看懂。一代导演的精神追求和影像表达究竟想告诉世人什么,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80年代,港台的聊斋片几乎就是风月片的代名词。《聊斋艳谭》、《灯草和尚》、《金瓶双艳》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其实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看过的老司机们笑而不语。
1991年,台湾记者粘嫦钰电话采访了远在美国洛杉矶的胡金铨。胡金铨说,自己正在筹备一部真正的聊斋故事。
一听这话,记者顿时来了兴致,胡金铨表示自己的这部电影跟当时流行的聊斋风月、怪力乱神的电影完全不同,他要以《画皮》为题材,打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聊斋片。为此,他已经在内地多次寻找拍摄地,特别是北方的历史风光,非常适合《画皮》的剧情。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五台山雾淞雪凌的绮丽磅礴,明十三陵幽灵鬼域的诡谲悚然。当时,内地编剧钟阿成也在洛杉矶,两人经常碰面,相互沟通交流。
胡金铨祖籍河北,少年时代在祖国内地度过,成年后经常游走于港台和欧美之间。他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就像影片中被阴阳法王捉住的“中间人”。上不能回到人间享福,下不能回到阴间受苦。影片中的游离于现实与黄泉之间的女鬼尤枫,就是远离故乡、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心境写照。
在阿城与胡金铨的剧本中,“画皮”不再是女鬼为祸人间的道具,它既是阴阳法王借给尤枫的工具,同时也是法王用来控制她的工具。
故事的主线围绕尤枫出逃,借助王生、张道灵师兄弟,太乙上人,战胜魔王,最终完成了自救的过程,投射出胡金铨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眷恋。
二、色胆包天胡金铨的电影总是会蒙上一层文人气质的清爽与洒脱,在一定程度上又把影片提升到了“雅而不俗”的境界。
在影片开头,郑少秋饰演的王生在风雪中骑一匹瘦驴,唱着那首经典的《摘下满天星》缓缓走入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