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电影导演谢晋(1923-2008)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与缅怀这位成就卓越、影响深远的电影大师,中国电影资料馆携手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特别策划“谢晋百年诞辰纪念展”,将在11月21日至12月29日间,于艺术影院展映17部谢晋创作的电影。
谢晋
据介绍,本次纪念展将放映的作品,涉及谢晋创作生涯各个阶段,作品年代跨越近半个世纪。其中,有谢晋担任助理导演、副导演的《二百五小传》《几番风雨》《鸡毛信》,有谢晋担任联合导演的《控诉》《一场风波》,也有谢晋独立执起导筒后的早期代表作《蓝桥会》《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舞台姐妹》,有描绘现实人物的传记电影《黄宝妹》《秋瑾》,有“反思电影”《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以及导演创作后期的佳作《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鸦片战争》。
《大李小李和老李》剧照
影展开幕活动将在11月21日《大李小李和老李》映前举办,当天正是谢晋导演诞辰的正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整个纪念展的开幕影片,此次《大李小李和老李》所放映的版本,是为许多今人所不知的沪语原声版(配字幕)。另据悉,展映中的《鸡毛信》《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舞台姐妹》《黄宝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清凉寺钟声》9部作品均为修复版本,《女篮5号》为4K修复版本。影展电影票将于11月17日(周五)中午12点开售。
排片表
学艺、从影,馆藏《控诉》首次对外开放观影
1923年,谢晋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谢家是书香门第,成长于文化熏陶下,幼时的谢晋就热爱读书看戏。八岁时,谢晋随父母一同迁往上海。彼时的上海是电影在中国的核心重镇,初生的电影也是那个年代顶新奇流行的事物。
战乱中,谢晋曾辗转多地继续学业,参加学生戏剧活动,不顾父母的反对声,坚决报考戏剧学校。在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谢晋师从曹禺、焦菊隐、马彦祥,后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前往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工作。1948年,谢晋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毕业,在黄佐临的推荐下加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新中国成立,上海完成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电影制片公司合并成立为国营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谢晋成为上影厂的一员。
谢晋的电影创作,也是从助理导演、副导演、联合导演的工作做起的,例如吴仞之导演的《哑妻》、陈西禾导演的《妇女代表》,都是由年轻的谢晋任副导演。同求学时期屡遇伯乐知音的经历相仿,踏上工作岗位的谢晋所跟随的前辈,大都也是当时中国电影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中就包括时任大同制片主任的张石川,据称那位中国电影开拓者、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在看到谢晋在片场的表现后,对他大为赏识,热情向其他导演推荐谢晋。
本次纪念展参展作品中,有三部为谢晋担任副导演的作品:《二百五小传》(1949),又名《梨园英烈》,由田汉编剧,郑小秋导演。影片于1949年春开拍,上海解放后完成公映,讲述爱国艺人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悲剧命运和苦难生活。《几番风雨》(1949)由洪深、赵清阁编剧,何兆璋导演。影片宣传语书“从三姐妹不同的遭遇,剖视人吃人的旧社会”,是当时“风格新颖故事动人文艺巨片”。《几番风雨》曾入选2016年的“世界视听遗产日”活动放映,本次放映几年来所罕见,是一睹这部作品的难逢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