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B站截图
更诙谐的是,这些新手bug不仅适用于职场小白,对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的“小大人”来说,要保持作为演员的信念感也不容易。
哪怕已经成为妈妈,在监护人栏写自己名字的时候,还会有种“我可是妈妈我好厉害”的过家家的感觉。
△图源/B站截图
由此可见,强行装大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当少数同龄人已经驾轻就熟地扮演起了既定角色时,更多人还在cosplay大人的路上跌跌撞撞,时不时显露出幼稚的原形。
生活缝缝补补
“小大人”接管世界
当儿童节遇上周六,不用上班的“小大人”终于可以中场休息,再次以“孩子”的身份肆意享受节日快乐。
但事实上,随着对主线任务慢慢上手,演技也会愈发娴熟和逼真。久而久之,不少人也和理想中的自己慢慢重合起来。
△图源/B站截图
习惯了自己职业的00后锅锅老师在生活中会带一些职业病,被旁人赞扬“太像班主任”。
现在的他,处理起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来得心应手,还顺利掌握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眼神*的老师经典技能。
还有人直言自己并不会讨厌“装”大人的感觉,反而觉得能保持纯真,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和思考是当下社会缺乏的东西。
△图源/B站截图
长大真的有明确的分界线吗?在儿童节这天,不妨来重新思考对“大人”的定义。
过去"大人"总是与"稳定感"相关的褒义词紧密相连,比如:成熟、稳重、冷静、理性、熟练……
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话:
“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等你长大了就会了”
“等你长大就好了”
如果不懂、不会、不好,那咱们就“装成”一个大人。但精心扮演出来的大人模样,总归不如真情流露来得踏实。而且事实上许多成熟可靠的大人,可能也只是在兢兢业业地扮演着既定的角色。
一位B站网友就分享说,三十岁的自己就因为蹦蹦跳跳去上厕所被学生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