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种,自己完全丧失主动性,只能跟商品似的摆在货架上,等待被选择,最终却落空的心情吗?重点,选你的人,不是你的上帝客户,是你自认感情还不错的姐妹。姐妹不选你,这意味的是什么。
想起太多演员讲跑组的辛酸。佟丽娅被导演质疑,“你怎么好意思演戏。”张颂文被煤老板挖苦,“你长这样是没前途的。”他们描述跑组是,“像菜市场的大白菜以供挑选。”
那还是他们年轻,未成名时期。张萌,制片人诶,从来都是她选别人诶——能怎么样,还不是到了新的领域,接受新的游戏规则,开始新的社会毒打。

都说成年人的崩溃悄无声息。有钱,有名,美丽,聪明的女明星,连崩溃都是要摊开来,放聚光灯下,任人吃瓜的——还要记得保持围笑哟。
比如张雨绮。曾经多虎一人儿啊,《姐姐》的第一轮随堂测试,她就被导师咔咔一顿暴虐。当所有人的面儿,赵兆单独cue她和黄圣依,“你们唱得不好。”
绮绮子,嘴上撒娇“都是圈里人很不好看”,眼睛笑成月牙。依依子,同款笑里含泪表情,叫苦,“难,太难了。”

还有静静子。以女演员视角打开她,光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够她吃一辈子。之后又产出《红河谷》《黄河绝恋》。刚入行混的导演圈,不是何平就是姜文。
估计是对演戏生涯望到了头,这才搞一搞唱跳女团。可唱跳比演戏残忍的是,它太考验体力和天赋了。演戏可能大器晚成,但唱跳,就是吃青春饭。
偶像包袱这种东西,不是只有年轻偶像才配有。有头有脸拿过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的姐姐,48岁了,至少在公众层面,体面和尊严比挣钱重要多了。

这又是《姐姐》对姐姐们更钻心窝子的考验,心态。
要做名利场的人上人,长出一颗强悍的心脏,是基本入场券。一流大咖必定是历经层层浪淘沙,淘不走,冲不散,打不死而留下来的极少数人。
《姐姐》作为真人秀,它“真”在,实现了对名利场的不完全还原。姐圈四舍五入就是贵圈的缩影。有真情实感,有风起云涌,也有大潮退去后谁在裸泳的残酷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