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探访“八百壮士”遗址
《八佰》与上海的缘分远远不止于此——《八佰》的故事就发生在上海,“八百壮士”作为爱国英雄一直被这座城市纪念着。
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时光网实地探访了“八百壮士”当年守卫的四行仓库的遗址,重温这段滚烫的历史。

四行仓库纪念馆还保留着当年战斗的痕迹
四行仓库是一座六层的大楼,占地0.3公顷,当年是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故此得名。如今的四行仓库已经变成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21号。

抗战时期的四行仓库(模型)
作为淞沪会战中中国军人对抗敌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四行仓库有两点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墙体很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挡炮弹的袭击。二、四行仓库背靠苏州河,而当年河对岸就是公共租界。日军害怕炮弹打到租界,不会用重炮攻打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很聪明地选择了四行仓库作为坚守的阵地,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在这里打响。
八百壮士,守卫四行
“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军队共投入约100万兵力,展开血拼。中国军队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得不撤离上海。
蒋介石在注定守不住的上海留下了一支孤军。这支孤军的存在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仍在抵抗日军的侵略。
蒋介石希望能借此在《九国公约》的谈判上获得更多国际关注。他给留守部队下达的命令是: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撑到会议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