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学。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指学校。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国故论衡·小学概说》
古代帝王学习之地为名堂,周王朝为贵族弟子所设立的为辟雍,乡学叫庠,即地方所办的学校,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官府设立的学校为官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地方叫蒙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