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园的一片梨树下,每只成年的斗鸡都有独栋“小别墅”——木质的鸡窝,带着木栅栏围成的2平方米的小院子。雄赳赳的斗鸡在小院子内闲庭信步,完全不害怕来来往往的游人。阳光透过雪白的梨花洒下来,更照得斗鸡的羽毛金的金光四射、银的雪白胜雪、花的五彩缤纷。除了斗鸡,园内还饲养了一些稀有品类的观赏鸡,无一不是外形健康漂亮、神态气宇轩昂,一鸡啼鸣,百鸡呼应,好不热闹。
宋海昌告诉我们,养斗鸡一定要保证它们足够的运动量,否则容易患腿部疾病,影响奔跑的速度。因此要给它们建立一个户外运动场。户外运动场的要求一般很简单,只要足够大就可以,一般每亩地可以放养300只斗鸡左右。最好在运动场上种植树木、青草,斗鸡运动间隙可以吃点可口的青饲料、小虫子来补充体力。青草可以补充饲料搭配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多维素等,而种树木的目的就是为了夏天不至于因为天气太热造成斗鸡的伤亡。斗鸡既不能太胖,又不能太瘦,还要保持它的体力特别是打斗时的耐力。
好东西也不能吃得太多,一只鸡平均一天吃2-3两就可以。如果把斗鸡过于催肥,反而对鸡不利。脂肪堆积过多直接影响了斗鸡的排汗功能从而导致鸡缺氧,机体供血不足而致使斗鸡死亡。特殊营养不仅能为斗鸡提供足够的能量,还能保持斗鸡像运动员一样健美强壮的身材。一只好的斗鸡必须喙如铁、爪如钢、身瘦腿长,这些特征无疑使斗鸡有了很强的战斗力。每天的训练是斗鸡必须的功课,一抽一打,一勾一挂,气势如虹,势均力敌。
梨树下利用自动喂养设备饲养斗鸡
为了更科学、更省力地喂养斗鸡,园内林下都安装了自动循环的喂料设备,保证每只鸡都不会被欺负,能吃饱肚子。给母鸡搭建了产蛋房、小鸡有专门的鸡窝,还安装了滑轨式的鸡棚,便于鸡粪的打扫。春日里,正是梨花绽放的时节,满园春色关不住,树下还有灵动的斗鸡们各自溜达觅食,一两声鸡鸣入耳,更显得生机盎然。
梨园外,搭建了3个斗鸡的擂台,用于斗鸡表演。高峰时,一二百人围观斗鸡表演,热闹非凡。擂台上,斗鸡上下翻飞,颇具技巧,胜者自豪非凡,昂首挺胸;输者也不气馁,蓄力再战。看后令人佩服。擂台旁还放着电影《孔子》拍摄中复原的春秋时期的斗鸡笼。古香古色的鸡笼,上面刻有古时的如鸡又似凤凰的图腾,颇引人注目。看过了斗鸡表演,就可以品尝斗鸡宴了。
宋海昌和合作伙伴郭志红将体验餐厅起名吾德寿,也颇有一番讲究。鸡被称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中国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在禽类当中,只有斗鸡具备武德精神,历史上关于斗鸡的历史文化、成语、故事,像曹植、杜甫都写过斗鸡诗,唐朝还出了位斗鸡皇帝,在历史上流传的故事很多,底蕴深厚。
郭志红说,五德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但是我认为无论什么德行最后都需要回归自身,从自身做起,于是我又在五字之下加了一个口字,成为吾。而寿更是我们养生修德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定名为“吾德寿”。
斗鸡的特性决定它的口感异于普通肉鸡,从颜色上来看,由于富含血红蛋白,斗鸡肉呈现出粉红色,与普通鸡肉的白色不同。从口感上来讲,斗鸡肉纤维更粗一些,因而更有嚼头,口感筋道。斗鸡骨头也硬,非特制的刀具难以砍断,炖出的汤就更加的鲜美,而又少有油脂,十分符合现代人追求的美味与健康。食之,无不交口称赞。
就这样,原本快要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斗鸡,在年轻一代人的手中,通过文旅、餐饮、食品开发、品种保护、新品种研发等手段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杨雪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