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甘助湿”,因为甘入脾,可滋养脾胃。但如果偏嗜甘甜,则会因偏于滋腻而阻碍脾之运化,甚至使脾胃受损,引起聚湿生痰。而含糖量高,甜滋滋的红枣,就存在易滞湿气这个问题,中医就有“红枣助湿”的说法。也就是说,常吃、大量吃红枣,容易助长体内的湿气,并使湿气滞留于体内,同时让人产生腹胀、不舒服的感觉。
特别是本身属于痰湿体质、有积滞者、湿重腹胀及脾胃虚弱者,简单来说就是有痰多、湿气重、舌苔黄厚、胃肠胀气、消化不良等情况者,应不吃或尽量少吃红枣。
吃枣不吐核,特要命
红枣的枣核较小,很多人为了图省事,会直接把枣核吞入肚,殊不知这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隐患。
枣核质地坚硬,胃并不能将其消化,只能随粪便排出体外。但枣核从入嘴那一刻开始,就可以说是“步步惊心”——如果卡在咽喉部位,会引起咽部疼痛;
经过食管,可能会卡在食管处或者划伤食管,造成脓胸。而且食管还靠近主动脉,万一累及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经过胃时,如果穿破了胃,会造成胃穿孔或者出血;
如果卡在小肠会造成肠梗阻或者内容物(粪便、消化液之类的)流到腹腔诱发感染,造成腹痛、腹胀、发烧。如果拖久了,还可能会引发感染性休克。
因此,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建议大家熬粥煮饭或包粽子时提前去除枣核,以免因误吞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发现自己吞下了枣核,感到疼痛不适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健康吃红枣——
这样吃红枣,身体越养越好
1.每日10颗足矣
正如上述所说,红枣吃多了会助长体内湿气,因此,建议脾胃不好者,每天吃三四枚红枣即可,健康人群,尽量控制在每天十枚以内。用红枣煮粥或煲汤时,可适量添加有祛湿作用的赤小豆,以抵消红枣助湿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