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冲门穴(脾经) chōnɡ mén
别名:慈宫穴,上慈宫穴,冲脉穴,前章门穴
取穴方法:
冲门穴位于人体的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穴位解析:
1)冲门。冲,冲射、冲突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下部诸穴传来的经气由本穴上冲腹部。本穴物质为脾经腿膝下部经气汇聚而成,在本穴的运行为受热后的上冲之状,故名。
2)慈宫、上慈宫。慈,仁慈也。宫,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宫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血非高温之性,虽为炎上,但却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对肺金之子有仁慈之性,故名。
3)冲脉。冲,冲突也。脉,脉气也。冲脉名意指本穴气血运行为冲行之状。理同冲门名解。
4)前章门穴。前,与肝经的章门穴相区别也。章,大木材也,大风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前章门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运行为强劲的风气。理同冲门名解。
附注: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
冲门穴意义:脾经气血由此冲行腹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向腹部冲行。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
主治疾病:
腹痛,疝气,崩漏,带下。
〖人体穴位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十二、食窦穴(脾经) shí dòu
别名:命关穴,食关穴
取穴方法:
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穴位解析:
1)食窦。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窦,孔穴、地宫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漏落三焦内部的脾脏。本穴物质为腹哀穴传来的地部经水,随经水流行的还有较多的脾土物质,而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脏相通,脾土物质随流行的经水而回归脾脏,故名。
2)命关。命,性命也。关,关卡也。命关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的正常与否重关人命。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脾脏相通,它内泄脾脏之热,外降脾土之湿,是脾脏与体表气血物质沟通的重要渠道,故名命关。
3)食关。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关,关卡也。食关名意指本穴为脾脏与体表脾土物质出入交换的关口。本穴为脾经经水内传脾脏的出入关口,脾土物质随水流行,因此它也是脾土物质的出入关口。脾土之性是固定不移,它无风不运,无水不行,本穴若无经水载土,穴之孔隙亦如关卡一般阻土运行,故名食关。
附注: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食窦穴意义:脾经气血由此回归脾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与经水的混合物。
运行规律:由体表脾经注入内部脾脏。
功能作用:将脾经体表气血回流脾脏。
主治疾病: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人体穴位配伍〗 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生理解剖〗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