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马上迎来第23个世界睡眠日,对孩子的睡眠又有了新的认知和改观。
开学一个月以来,我们执着做好的首要大事就是让孩子10点睡着觉,保证9小时睡眠。
看似简单的调整,却收获了比上学期好太多的变化。
10点钟,就像是一个开关,无论刚才有多清醒,都被均匀的睡眠呼吸声代替。
早上不再赖床,7点左右醒来,笑意盈盈,情绪很好,没有了睡眼惺忪的萎靡状态。
早餐食欲增强,准备的早饭能好好吃完,牛奶、鸡蛋、蔬菜、主食、水果,保证了充足的营养,为一上午的学习提供必需的能量。
上学效率提升,路上不再拖拖拉拉,几乎是快步如飞。即使7点35出门,7点47就能到达校门口,7点50进入教室,再也不用耽误早读。
消化问题好转,一直忧心的便便问题规律起来,让我们看到无需过度医疗的希望。
睡得好、吃得好、身体好、心情好、学习好,形成良性闭环。
小学生的睡眠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医生、疾控中心、研究所都在不断研究迭代,让我们对孩子的睡眠有更准确的认识。
早在6年前就有研究报道: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于儿童生长发育、认知行为发展、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来自下图文献)
一、睡眠是孩子的成长能量
睡眠有助于大脑重启、生长激素分泌、也是视力保护屏障。
《世界睡眠日,关注孩子的睡眠健康 》中指出:
人在思考时,大脑代谢产物会不断累积,睡眠过程中,大脑可以高效清除这些代谢产物,从而恢复脑活力。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所学内容会得到加强,知识的巩固依赖于学习之后的睡眠。
深睡期是儿童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时期,多半出现在前半夜,晚上11点前睡觉是保证生长发育的关键。
短期的睡眠剥夺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长期则容易使人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严重时会抑郁、焦虑,影响学习和生活。
《北京市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与筛查性近视的关联》让我们看到睡眠和视力的相关性。
睡眠不足,孩子的眼部无法得到充分休息,眼压持续升高,影响眼睛血液循环,加剧眼睛疲劳、干涩,进而增加近视风险。睡眠不足引起的昼夜节律失调,也是导致近视的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和近视呈负相关,平均每天每增加1h睡眠,患近视的风险可以减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