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我参加了非常多的比赛,越野40多场,光是50公里比赛就参加了大约14场,而且2000多米爬升的50公里越野我基本上都是4个多小时完赛。所以非常疲劳,直到2017年港百结束之后,我身体透支,之后整整一周时间我感觉总是睡不醒。所以我就开始调整,把比赛减少,2017年,我只比了5个50公里,还有一些登山比赛。
在2016年9月份,我有一次完成50公里之后,喝啤酒把胃喝坏了,整个最后几个月都很不舒服。所以也提醒大家注意,我们平时不管是跑马拉松还是越野,一定要保护好肠胃,比赛过后要好好恢复体能。
我在每次比赛前3天,就不会再有大的训练量,提前3天会跑点强度,跑台阶去刺激一下心肺,每天只完成一次。比赛前两天多食消化吸收快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面条、米饭,还会补一些糖喝点蜂蜜水,然后就是充分的睡眠。
因为有时偶尔会背靠背比赛,比如周六比短距离,周日会跑个50公里。这样的比赛有时会觉得有点累。这时候我是不会再去加量训练的,而是会用其他方式去代替训练放松身体,比如去骑自行车、游泳或者不训练做点身体素质练习。因为如果当身体疲劳时再去加量训练,会对成绩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越野成绩的提高更多的是要把控好不同的地形,在山里,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道路,所以也有这样的一个常见现象,那就是农村出生的跑者成绩都很好,因为跑越野,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害怕。
国内有很多选手,平跑能力非常强,但是下坡却不敢跑,所以越野成绩想要提高,上下坡和平跑的能力要全面发展。
周一:8公里平路(配速4分)
周二:12公里平路(配速4分)
周三:8公里越野路(配速4分20)
周四:热身5公里 上坡台阶×5
周五:平路10公里(配速3分40)
周六:台阶x5
周日:1000x3 200x3
我都是习惯下午训练,下午我觉得身体的各种指数都比较稳定(血压值 等)
跑越野的选手有的人是天生会跑,因为从小在山区或农村长大的人对越野路的感觉会更好,对越野中的任何路况不会感到恐惧。
上坡、平路、下坡,任何方面薄弱都会对越野成绩有影响。马拉松大多都在规则路面进行,考验平跑能力,高速耐力行进,也对体力速度考验特别大,还包括身体的支撑能力。当然,不管是越野还是路跑,体能是最主要的环节。
马拉松、越野跑,两者相辅相成。经常跑越野登山的人腿的力量和身体核心力量训练的特别好,这样对路跑是极有帮助的。反之,马拉松比赛、马拉松成绩可以考量自己体能和能力的水平,有马拉松经验体能,再去尝试越野会很轻松,成绩也会提高特别多。
京津冀最具文化内涵的越野赛道首次亮相,点击“阅读原文”报名,16、50、100km名额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