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出自哪里(滕王阁序全文楷书)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15 08:52:4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出自哪里,滕王阁序全文楷书(1)

□周学泽

吵翻了!最近,网友和媒体对中学课文里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争得难解难分。人教社对此回应,他们一直用的是“是人”,一些专家学者也持“是人”说。

但10月29日,网友找出了“斯人”版本,发现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一时间,“是人”还是“斯人”又争论不休。其实,到底是“是人”还是“斯人”,回看《孟子》原著是正途。

根据手头能查到的材料,“是”读作shì,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金文;“斯”读作sī,最早见于西周晚期金文。“是”和“斯”用于“这、此”的指代意思都很早,如《易·乾卦》:不见是而无闷。易经成书年代有西周初至晚周之说,但最晚不迟于春秋;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斯”字很多,已有假借为“这、此”的用法,如《大雅·抑》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人,这就说明,在孟子之前,“斯”和“是”已经用于“这、此”的指代。《孟子》的成书时间,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所说,一般认为是战国中期,写作用“斯”和“是”表示“这、此”都很正常。

10月29日,有评论人发表文章《争论“斯人”“是人”,没意义也不懂孟子》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四书五经是重点焚毁书籍,原版孟子大都损毁。为了保存儒家经典,秦汉儒生通过口耳相传的记忆方式,将孟子等书背了下来。既然是通过这种方式,出现偏差谬误是难免的。”

其意是,如今留下的《孟子》不可靠,但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山东省邹城市人民政府出版的《孟子新志》63页载“孟子殁后,其书幸免秦火”。也就是说,《孟子》一书,不属于秦朝“焚书坑儒”中“焚书”的范围。这是因为,孟子配享文庙的时代比较晚,是南宋朱熹称赞“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之后才出现的事,秦时孟子的名头还不足以成为“焚书”对象,因此《孟子》原著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后世各种版本也基于此。

中学课本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目前多数古籍中,《孟子·告子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后边用的是“是人”,如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等等。这就说明,“是人”说无论从源头,还是后续古籍版本,具有一致性。

判断是“是人”还是“斯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孟子写作的时候,表示“这、此”指代意思的时候,用哪个字比较经常,也即用哪个字频率比较高。这个办法学界曾用于验证胡适《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作者的说法,通过电脑计算“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的热词使用频率,证明胡适所言不伪。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三万五千字”并不多,我们阅读《孟子》的文章可以发现,孟子用“是”表示“这、此”的频率非常高,如“是心足以王矣” “不能进于是矣”等等,而用“斯”表示“这、此”的时候很少。

现在一些考证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表示“这、此”用“是”远远多于用“斯”。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刘婧在《高教学刊》(2016年第024期)发表《〈左传〈与〈史记〉史实相同部分的代词比较研究》一文指出: “是”作为指示代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诗经》《孟子》中有大量的用例。“此”是形声字,比较后起。 “斯”是一个指示性较轻的词,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此外,古代“是”和“斯”可能是一个发音,都读si。从今天普通话的声调上说,“是”读作shì,“斯”读作sī,但根据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也即今天的声母zh、ch、sh、r这几个舌上音,在古代都是没有的。笔者有一位和孟子同乡的同事,他说邹城方言中至今“四和十”不分,“十”发音为“四”。这是方言中的古音留存现象。

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和“斯”是同音不同字,但声调会不会有所不同?据现有史料记载,汉语里平上去入四声的发现和名称确是从南北朝才开始的,南齐沈约(441—513)著有《四声谱》,因此曾有学者认为先秦汉语里没有声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四声分辨可能是从这个时期沈约等人发现,但绝不是说古代汉语不存在声调,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要素与特点都不是突然产生的,更不可能是个别人创造出来的。声韵调是汉语语音的三个基本要素,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春秋时期《诗经》中存在大量押韵诗文,开篇《国风·周南·关雎》中的“鸠、洲、逑”都是押同一声韵,这说明上古汉语已经存在声调的区别。

基于此,“是”和“斯”是同音不同字,但其声调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同,如果“是”读sì,“斯”读作sī,那显然sì的读音更合乎一种“强调”的情感,sī则语气较缓。孟子养浩然之气,有“战鼓”之誉,性格刚强,为文讲究气势,此处“故天将降大任”语句铿锵,用“是sì”更合乎孟子一贯的文章风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出自哪里,滕王阁序全文楷书(2)

栏目热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结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谁写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结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谁写的)

《祝卿好》凭借高频率的花样吻戏、坦坦然然的虎狼之词、体体面面的合体营业,同时又有俊男靓女可以养眼,可谓是征服了一批又一批...

2023-04-15 09:18:32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全文翻译(降大任于斯人全文翻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全文翻译(降大任于斯人全文翻译)

升学宝、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到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网友们因为一篇课文吵起...

2023-04-15 09:14:31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全文翻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全文翻译)

现在网络上对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有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片的争论。在原文中其实正...

2023-04-15 08:48:28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最早出自哪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首诗完整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最早出自哪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首诗完整的)

《楚辞直解》作“路曼曼其修远兮”(资料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近日,语文教材的用字变化引起网友热议,“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2023-04-15 08:55:21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全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完整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全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完整版)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出自《孟子》的励志名言。这句名言一直被广泛引用到国人的日常对话,媒体的报道、文学作品的创作,以...

2023-04-15 08:49:46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哪本语文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哪本语文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

2023-04-15 09:19:52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出自几年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是的意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出自几年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是的意思)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这一话题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原因是近日有网...

2023-04-15 08:33:07查看全文 >>

天降大任于斯人课本(有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课本)

天降大任于斯人课本(有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课本)

10月27日微博热搜榜第一位竟然是“斯人”,这两天这个“斯人”和“是人”简直是闹翻了天,教材从未出现过“斯人”是真的吗?...

2023-04-15 08:55:49查看全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出自哪个版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出自哪个版本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

2023-04-15 09:09:56查看全文 >>

陈胜吴广被踢出语文课本(陈胜吴广为什么退出历史课本)

陈胜吴广被踢出语文课本(陈胜吴广为什么退出历史课本)

曾几何时,语文课本中一篇《陈涉世家》,让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陪伴了一代学子的青葱校园生活。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气概,“...

2023-04-15 08:40:2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