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统编教材的总体特点核心概念(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24 19:14:1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统编教材的总体特点核心概念,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5)

统编教材的总体特点核心概念,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6)

一、语文要素的缘起与价值

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以下简称 “统编教材”)明确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2021年元旦前后,笔者就 “一线教师该如何认识和把握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存在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在北京市东城区、江苏省盐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等地的部分学校做了一次较大范围的调研,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比如,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语文要素在各年段、各册和各单元间的联系,在落实语文要素时,如何避免概念化、标签式的讲解与机械训练。这些问题涉及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问题,以及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价值意义、目标要求。

(一)语文要素的缘起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先了解、认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语文学科的性质左右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没有停止过,且难以形成共识,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历史上的争论总是比其他学科多,语文教学也最容易受到某种教育思潮的影响,尽往脱离实际的道路上行走。正如吕叔湘所说:“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至少已经闹了三十多年了。闹了三十多年还没有很好解决, 可见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因素很多,需要好好地调查研究一番……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

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张志公也秉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语文教学 “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语文教学的这个 “主”,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即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基础工具性。张志公从语文的社会功能出发,将语文的工具性解释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

叶圣陶在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中指出,语文是一门 “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应该作全面的考查”这阐明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强调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听、 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都要让学生受到最好的训练”。他认为,“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语文程度不够,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 个”。这些论述涉及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基本看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看法,以及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所使用的课程观。建立语文教材的科学体系,使教材建设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是几代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共同愿景。

早在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在与夏丏尊合编的语文辅助课本 《国文百八课》的编辑大意中,就明确指出了 “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具有应有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应当训练哪些项目,找到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需要 “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 据以编撰教材,此恐是切要之事” “认真研究, 且须从速而务求实效,否则必将妨碍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将加强语文教学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小学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 (试用本)语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即读写训练项目的编排。从第7册开始,每个单元安排一次读写训练项目,每册共安排八次。教材有系统、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安排读写训练项目,提供了明确的教与学能遵循的合乎科学的序列。语文基本功训练体系由含糊逐步走向清晰,教师对于语文课教些什么心里也有底了。

这套教材安排的首个读写训练项目是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第二个是 “怎样才会喜欢作文”。这两个训练项目是小学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教材将 “读”与 “写”置于重要的地位, 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叶圣陶明确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习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此套通用教材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对小学语文读写训练项目作了系列化安排,突出了目标训练的层次性、发展性,在总结继承前辈思想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教材编排体系上的突破,在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需要说明的是,袁微子对全国通用教材的贡献功不可没。

为什么在教材中安排读写训练项目?袁微子在 《关于适用通用教材小学高年段语文课本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读写训练项目的提出缘由、 价值作了具体说明,认为应该以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准绳,顺应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注意读写结合,有重点地安排。叶圣陶曾对高年段选材问题提出过这样的意见: “特别需要调查和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叶圣陶非常重视语文训练的 “次第与纲目”,并依此编写教材,安排序列化的训练,也就是系统地编排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希望语文教材建设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因而他特别强调, “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在调查、研究、设计、试验各方面花它两三年的功夫,给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周密的体系来”。可以说,袁微子是在坚实地贯彻、 落实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他在该文中还指出,要注重听、说、读、写知识,但更要注重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为了让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要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显示出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学习语文无非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理解是读的任务,运用是写的任务,二者应当紧密结合。这就是安排重点训练项目的一个主要线索。

统编教材重视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落实国家意志、遵循语文学科规律与体现儿童性之间寻求结合点,找准着力点,力求实现三者的统一。这三者的统一,既是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又是编写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兼顾,体现了统编教材编写的融合观,即统筹学科逻辑和儿童心理逻辑的课程观。这一指导思想还体现在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上,是对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对语文课程改革、外国母语教育改革经验的吸收与借鉴,特别是对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袁微子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思想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如统编教材的 “阅读与表达并重”编写理念和语文要素,都是在前辈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思想认识基础上的发展与深化。

(二)语文要素的内涵与价值

语文要素是指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要素。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所有单元导语都从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列出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将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或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统筹规划目标训练序列,并分梯度编排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或活动中。在单元内容组织上,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双线组元的结构表现为每个单元都贯穿 “宽泛的人文主题”和 “语文要素”两条线,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单元的训练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增强了可操作性。这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的特点之一。

统编教材安排语文要素,是为了着重解决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晰语文课程内容,解决语文学科学什么,为什么学,在小学阶段要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叶圣陶曾说:“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一阵。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呢?这个问题,读者诸君如果没有思考过,请仔细地思考一下。”教师一定要把在语文课上要学习哪些内容,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这些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问题研究清楚,不然的话,一切努力就没有方向和目标。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削弱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二是如何建构符合语文学科基本规律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序列,体现训练的系统性,使教材建设走上科学化道路的问题。统编教材依托语文要素,全面有序地对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以及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要学什么、怎么学作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把叶圣陶提出的 “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明晰化、具体化。

二、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

统编教材试图建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维发展的目标序列,突出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以语文训练基本要素作为组织单元内容的主线、明线,让教材变得精要有用,好教宜学。单元导语,课后思考练习题,课文前、中、后的学习提示,语文园地中的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都是语文要素的主要载体。教材在语文要素的编排上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内容安排的系统性、目标训练的发展性、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一)内容安排的系统性

1.统筹阅读、表达和学习习惯的基本课程内容,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序列

统编教材遵循统筹原则,有计划地分年级规划语文要素内容。比如,按文体组元是统编教材以不同类型的选文为主体双线组织单元内容的一 种方式。教材安排了儿歌、童话、神话、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选文,其知识与能力训练重点也不相同。根据儿童的阅读兴趣与阅读需要,教材在各年段安排了相应的适合学生学习的由不同文体文章组成的单元 (见表1)。

统编教材的总体特点核心概念,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7)

同时,统编教材根据文体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比如,教材要求学生在三年级阅读童话,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懂得在童话世界里, 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也有喜怒哀乐;在四年级阅读现代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 韵味,发现其语言表达形式,体会诗人独特的感受、丰富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在五年级阅读古典名著,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时,不用反复琢磨,可以借助影视剧等资料帮助理解内容和感受人物形象,增强阅读的兴趣;在六年级学习小说,要能根据其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的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内容深入理

解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对凸显人物形象的作用。

2.聚焦学习、掌握、运用阅读与表达的方法和能力,合理配置语文要素

比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统编教材对此作了统筹考虑 (见表2)。

统编教材的总体特点核心概念,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8)

栏目热文

统编教材和非统编教材的优缺点

统编教材和非统编教材的优缺点

2019年秋季,统编版教材全覆盖使用。今天,我们邀请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解读今秋启用的统编版新教材有哪7个需要注意的关键...

2023-06-24 18:34:29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的结构的特点(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

统编教材的结构的特点(统编教材的优点与缺点)

【专家点评】作者:马敏(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对学生...

2023-06-24 18:44:01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统编教材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来源:赤峰日报-塞外赤峰□记者 肖璐本报讯 日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

2023-06-24 19:15:08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优点和缺点

统编教材优点和缺点

现在比较有名的高中语文教材有四版:人教版、统编版、苏教版、北师版。这四版教材,本人都有学习,实操两版。这四版中,除了人教...

2023-06-24 19:17:05查看全文 >>

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意义

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意义

推行使用统编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 2012年启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以下简称“三科教材...

2023-06-24 18:43:11查看全文 >>

你对统编教材的认识

你对统编教材的认识

近日,《统编教材》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节目关于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2023-06-24 19:19:22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的目的和意义图(统编教材的优势和建议)

统编教材的目的和意义图(统编教材的优势和建议)

五集专题纪录片《统编教材》系统展现了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的产生过程、体系设计、推进措施和使用情况,通过叙事与释理双线组合的...

2023-06-24 19:20:17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的变化感受(在使用统编教材有哪些困惑)

统编教材的变化感受(在使用统编教材有哪些困惑)

2019年秋季,全国各地一至六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广大教师开始学教材、用教材、教教材。“双线组元”“单元结构”“语文要...

2023-06-24 19:03:08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现实特点(统编教材的优势和建议)

统编教材现实特点(统编教材的优势和建议)

摘 要:统编教材沿用了一部分人教版课标本中的课文,但在年级安排、单元目标设置、文本内容选择、课后练习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

2023-06-24 19:03:10查看全文 >>

统编教材的亮点是什么(统编教材和非统编教材的不同作用)

统编教材的亮点是什么(统编教材和非统编教材的不同作用)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新学期·新教材·新亮点——透视2019年秋季学期统编教材新变化新华社记者胡浩、廖君2019年...

2023-06-24 19:03:0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