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求人使可报秦者翻译(求可使报秦之人翻译)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5 10:56:4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16、则】

(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译文: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译文: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译文: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译文: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辅助者呢?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译文: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文: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译文:那些人家不是死绝了就是迁走了。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译文: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译文: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在船上了。

17者

(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文: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②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向他的脸上吐唾沫!

③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文: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译文:他说这些话时,神情很悲伤。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译文:然而来来往往地观察驴,觉得驴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译文: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

③客有吹洞箫者。

译文:同伴吹起洞箫。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译文: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译文:现在有小人的流言。

③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译文:以前,承蒙您给我写信。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译文: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④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译文: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求人使可报秦者翻译,求可使报秦之人翻译(1)


感谢您的阅览!

喜欢就请点个赞吧!更多语文干货,欢迎您关注@请喊我小涓

栏目热文

求人可使报秦者的句式(求人可使报秦者是什么句式)

求人可使报秦者的句式(求人可使报秦者是什么句式)

今天推出文言考文复习之特殊句式汇总整理。文言文一直都是考试中考察的重点,然而考试都是以课外文言文为主,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课...

2024-04-05 10:48:36查看全文 >>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意思(秦字拆开解释)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意思(秦字拆开解释)

文言文翻译误点诊治 作者:陈益林生活中,除了真善美,毋庸讳言,还存在着不少的假丑恶。因此,我们在教学生掌握审美能力之外,...

2024-04-05 11:07:33查看全文 >>

求人能使报秦者翻译(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翻译)

求人能使报秦者翻译(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翻译)

定语后置者之而,牢记在心不丢分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

2024-04-05 10:53:45查看全文 >>

一升等于几立方米呀(1立方米=多少升)

一升等于几立方米呀(1立方米=多少升)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哈喽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学习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容积和容积单位。在学习新的一刻来回忆一...

2024-04-05 10:48:39查看全文 >>

15公斤一罐气等于几方(一瓶15公斤液化气等同于多少立方)

15公斤一罐气等于几方(一瓶15公斤液化气等同于多少立方)

近几个月,由于安全事故引起的重大人员伤亡,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特别是湖北十堰天然气爆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更是让...

2024-04-05 11:15:22查看全文 >>

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与翻译(求人可使报秦者的句式和意思)

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与翻译(求人可使报秦者的句式和意思)

2020年高考生已经已经进入了一路复习阶段,夯实基础非常重要。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比率逐渐增大,也是大部分同...

2024-04-05 11:23:02查看全文 >>

俾才可长民者的翻译(若为布施者必为其利的翻译)

俾才可长民者的翻译(若为布施者必为其利的翻译)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在汀西石船山从事著述,学者称他为...

2024-04-05 11:16:54查看全文 >>

三十年前看父敬子的翻译(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翻译)

三十年前看父敬子的翻译(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翻译)

有的电视剧立意很高,说的是爱情故事,但同时也诉说了一种心路历程,比如《遇见王沥川》这部电视剧,王沥川身残志坚,想在有限的...

2024-04-05 11:32:50查看全文 >>

可使与宾客言也的翻译(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的翻译)

可使与宾客言也的翻译(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的翻译)

【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shèng)之国,中使治其赋(fù)也,...

2024-04-05 11:17:32查看全文 >>

求人可使报秦者报翻译(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翻译)

求人可使报秦者报翻译(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翻译)

13.保:bǎo01.保证。【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2024-04-05 11:25:1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