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初中生适合用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基本常识大全)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6 20:01:0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为大家分享的是:初中物理必背重要考点汇总,收藏备用!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 . 长度的单位: 米(m)还有: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换算关系: 1km=10 3 m, 1dm=10 -1 m , 1cm=10 -2 m , 1mm=10 -3 m , 1 μm=10 -6 m,1nm=10 -9 m

2. 时间的单位: 秒(s), 其他还有: 分(min)、 小时(h)。换算关系: 1 min=60s , 1 h=3600s。

3. 机械运动: ① 定义: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 分类: 可以分为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4. 参照物:

① 概念: 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 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 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 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 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 我们就说物体静止;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我们就说物体运动了。

③ 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通常研究问题时, 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

④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 速度: 用字母 v 表示。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 ) 定义: ①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②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公式: v =s/t。单位: 米每秒(m/s)。常用单位: 千米每时(km/h)。换算关系: 1 m/s=3.6km/h

6.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 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 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测量方法:物体运动路程 s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第二章 声现象

1 . 声音的产生: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② 声音在固体、 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③ 声音在 1 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3.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① 音调: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描述。 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物体振动得快, 频率高, 音调就高; 振动得慢, 频率低, 音调就低。

② 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 振动的幅度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幅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③ 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初中生适合用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基本常识大全(1)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 . 温度: ① 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单位: ℃。测量工具——液体温度计

①工作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②正确使用方法:

a.首先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认清它的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 常见的晶体、 非晶体:

各种金属、 冰、 海波、 萘等是常见的晶体; ② 蜡、 沥青、 松香、 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② 熔点: 晶体熔化时温度叫熔点。

③冰的熔点: 0℃。

④ 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相同点

固体 吸热

不同点

温度是否升高 :

晶体 保持不变

非晶体 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4. 凝固:

①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② 水的凝固点: 0℃。

③ 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相同点

放热

不同点

温度是否降低 :

晶体 保持不变

非晶体 降低

有无凝固点:

晶体

非晶体

5. 对同一种物质, 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 汽化:

(1 )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 沸腾定义: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 在沸腾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有沸点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水的沸点(在 1 标准大气压下): 100℃。

(3) 蒸发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空气流速。 要加快蒸发, 就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要减慢蒸发, 采取相反措施。

③ 蒸发致冷: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 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4)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不同点:

蒸发:

发生地点:液体表面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剧烈程度:平和

沸腾:

发生地点: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只在一定温度下(沸点) 发生

剧烈程度:剧烈

相同点:

汽化现象、 吸热过程

7. 液化:

①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② 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增大压强)。

8.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9.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1 0. 雾、 露、 霜的成因:

雾、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②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

第四章 光现象

1 .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光线: 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1 08m/s。

5. 光的反射:

(1 ) 概念: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 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 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几个名词:

①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反射的种类: 镜面反射、 漫反射。

① 镜面反射: 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时, 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 只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由于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个方向上, 因此从这一方向看很刺眼, 而从别的方向上却看不到反射光线。

② 漫反射: 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 平行光线发生漫反射后, 反射光线就不再平行了, 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个方向, 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因此从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线, 而且光线不刺眼。

(5) 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由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6. 平面镜成像特点:

(1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7. 光的折射:

(1 ) 概念: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折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 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 传播方向不变。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8. 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反射现象、 折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第五章 透镜

1 . 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厚、 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中间薄、 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3. 凸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①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

5. 实像和虚像:

实像:

概念:真实光线会聚成的像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一般为倒立

举例:小孔成像

虚像

概念: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一般为正立

举例:平面镜成像

6.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2f >u>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 . 质量:

(1 )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字母 m 表示。

(2) 单位: 千克(kg)。还有克(g)、 毫克(mg)、 吨(t)。

换算关系是: 1 t=1 03kg 1 g=1 0-3 kg 1 mg=1 0-6 kg

(3) 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 形状、 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天平(托盘天平):

(1 ) 天平的用途: 测量物体的质量

(2) 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这时横梁平衡;

③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 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 注意事项:

左边放物体, 右边放砝码;

②取用砝码用镊子;

③不要超过天平的量程;

④测量液体、 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时,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 量筒: 测量物体的体积。 构造(图略)。刻度单位是 mL(毫升) 或 cm3 。

注意: 在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 液面是凹形的, 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

4. 密度物理意义: 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 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

(1 ) 定义: ①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②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 定义式: ρ = mV。

(4) 单位: kg/m 3 常用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g/cm

3 )。 换算: 1 g/cm 3 = 1 .0×1 0 3 kg/m 3 。

(5)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6) 水的密度: 1 .0×1 0 3 kg/m 3 。

第七章 力

1 . 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用字母 F 表示。

(1 ) 力的作用特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注意: ①一个力的存在, 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②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 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牛(N)。 (4)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 力的示意图: 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6)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形状。

2. 弹力: 常用字母 F N 表示。

(1 ) 弹性形变: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 弹力定义: 发生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产生条件: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3) 弹簧测力计:

① 原理: 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② 使用: a,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b, 指针调零。 c, 测量时, 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d, 读数时, 视线垂直刻度盘

3. 重力: 用字母 G 表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 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 G =mg, 其中 g =1 0N/kg。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 . 牛顿第一定律:

(1 )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也叫惯性定律。

(2) 该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不受力时, 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物体受力不为零时, 运动状态将会改变。

2. 惯性:

(1 ) 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 注意: 惯性不是力, 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者由于惯性, 不能说物体受到或产生或获得惯性。

(4) 大小: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3. 二力平衡:

(1 ) 平衡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 平衡力: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仍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3) 二力平衡概念: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 若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4)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 运动和力的关系:

受力情况

速度大小和方向

运动形式

运动状态

不受力

都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不变

受力

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至少一个变化

变速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改变

5.(滑动) 摩擦力: 用字母 F f 表示。

(1 )(滑动) 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产生条件: 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接触面间有弹力、 接触面不光滑、 有相对运动。

(2) 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 摩擦力就越大;

②在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4) 两种摩擦的比较: 在相同条件下,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 增大、 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

方 法

增大摩擦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

变滚动为滑动

缠绕

减小摩擦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分离

第九章 压强

1 . 压强: P

(1 )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 压强的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3) 压强的定义: ①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②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 压强的公式 p =F/S。 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 简称帕(Pa)。

(5) 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强越大;

②当压力大小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大, 压强越小。

(7) 增、 减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强: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②减小压强: 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

2. 液体压强:

(1 ) 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所有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测量仪器: 压强计(原理: 通过 U 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 橡皮膜受到压强大小)

(3) 液体压强规律: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种液体,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 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深, 液体的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4)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5) 连通器: 上端开口、 下端连通的容器。

①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 当液体不流动时, 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②应用: 日常应用, 船闸的工作过程。

3. 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

(1 ) 定义: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2) 原因: 空气受重力作用且空气具有流动性, 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 验证存在: 马德保半球试验。

(4) 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托里拆利实验): 测出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 这段液柱所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的数值。 由此制成水银气压计。

(5) 大气压与高度的定性关系: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海拔 3000m 以内, 大约每升高 1 0m, 大气压减小 1 00Pa。

(6) 标准大气压: 1 05Pa。

(7) 抽水机:

①工作原理: 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②两种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活塞式抽水机、 离心式水泵。

4. 流体(气体和液体)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 规律: 在气体和液体中, 流速越大的位置, 压强越小。

(2) 飞机的升力和机翼的形状: 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 在相同时间内, 机翼上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短不同, 因而速度不同, 造成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 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1 . 浮力: 用字母 F 浮表示。

(1 ) 定义: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这个力叫做浮力。

(2)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上。

2. 测量:

(1 ) 测量工具: 弹簧测量计。

(2) 方法: F 浮=G―F。

3. 阿基米德原理:

(1 )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 公式: F 浮=G 排; 导出公式: F 浮=ρ液gV 排。

(3)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4) 适应范围: 适用于液体、 气体。

4. 物体的浮沉条件:

(1 ) 浮沉条件:

①F 浮> G, 物体上浮;

②F 浮< G, 物体下沉;

③F 浮 = G, 物体悬浮或漂浮。

(2) 浮沉条件的密度关系:

①ρ液> ρ物, 物体上浮, 最终漂浮;

②ρ液< ρ物, 物体下沉;

③ρ液= ρ物, 物体悬浮。

5. 浮力的应用:

(1 ) 轮船: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 必须将它做成空心的, 从而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受到的浮力增大。钢铁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2) 密度计: 密度计(或者一个可以漂浮的物体) 漂浮在不同液面上, 所受浮力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 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与液体的密度成反比。

(3) 潜水艇: 潜水艇的体积不变, 所受浮力不变, 通过水舱的进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 从而实现下潜和上浮。

(4) 气球和飞艇: 它们气囊中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 . 功: 用字母 W 表示。

(1 ) 做功的二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 定义: 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3) 定义式: W =Fs。(4) 单位: J。

2. 功率: 用字母 P 表示。

(1 ) 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

①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②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3) 定义式: P = 。

(4) 单位: 瓦(W), 常用还有千瓦(kW)。换算关系: 1 kW=1 03W。

(5) 机械功率与牵引力、 速度的关系: P=Fv。

3. 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 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简称能。 单位是焦耳(J)。

4. 机械能: 动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 ) 动能:

①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 速度。

a. 质量相同时, 物体的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

b. 速度相同时, 物体的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2) 势能: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是两种常见的势能。

①重力势能:

a. 定义: 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 叫做重力势能。

b.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 高度。

(a) 质量相同时, 物体被举得越高, 重力势能越大;

(b) 高度相同时, 物体的质量越大, 重力势能越大。

②弹性势能:

a. 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叫做弹性势能。

b.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因素: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 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5. 机械能的转化: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6. 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尽管动能、 势能的大小会变化, 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或者说, 机械能是守恒的。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 . 杠杆:

(1 ) 概念: 一根硬棒,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①支点 O: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动力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力 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动力臂 l1 (L1 ):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⑤阻力臂 l2(L2):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 F1 l1 = F2l2。

(4) 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

杠杆种类 构造 特点 应用举例 优点 缺点

省力杠杆 L1 >L2 省力 费距离 钳子、 起子

费力杠杆 L1 <L2 省距离 费力 钓鱼杆、 理发剪

等臂杠杆 L1 =L2 不省力不费力、 不省距离不费距离天平、 翘翘板

2. 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小轮, 它可以绕着轴转动。

(1 )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优点:改变力的方向

缺点:不省力

应用举例: 旗杆上的滑轮

动滑轮

实质:L1 =2L2 的杠杆

优点 :省一半力

缺点: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举例: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拉到二楼

(2) 滑轮组:

①滑轮组省力规律: 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几股(段) 绳子吊着物体, 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②特点: 滑轮组虽然省力, 但是费了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和重物升高距离 h 的关系为: s=nh。

3.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1 ) 使用机械时所做的所有的功(总功) 中, 有一部分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叫做有用功。 还有一部分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叫做额外功。

(2)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的关系式: W 总=W 有 W 额。

5. 机械效率: 用字母η表示。

(1 )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 定义式: η= W有/W总。

(3) 机械效率总小于 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第十三章 内能

1 . 固、 液、 气态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

物态 分子特性 外在特性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无

2. 分子动理论:

(1 ) 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

(2)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 热运动:

(1 ) 概念: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 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 热运动越剧烈。

4. 扩散现象:

(1 ) 定义: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2) 扩散发生的范围: 固体、 液体、 气体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5. 内能:

(1 ) 定义: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 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2) 一切物体, 不论温度高低, 都具有内能。

(3) 对同一个物体, 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它的内能越大; 反之, 当它的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会减少。

6. 热传递:

(1 ) 概念: 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 叫做热传递。

(2) 发生热传递时, 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在热传递过程中, 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3) 热量: 用字母 Q 表示。

①定义: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 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②单位: J。

7.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1 ) 做功改变内能: 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这一过程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 热传递改变内能: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放出热量, 内能减少。这一过程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8. 比热容: 用字母 c 表示。

(1 ) 物理意义: 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 定义:

①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②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或: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降低 1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 单位: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5)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c 水=4.2×1 03J/(kg•℃)。

9. 热量计算公式: Q = cmΔt。

(1 ) 吸热过程公式: Q 吸= cm(t — t0)。

(2) 放热过程公式: Q 放= cm(t0 — t)。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1 .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 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著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1 . 电荷:

(1 ) 带电: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2)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叫做摩擦起电。

(3) 正、 负电荷: 自然界只有正、 负两种电荷。人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

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 电荷量: 用字母 Q 表示。

①定义: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简称电荷。

②单位: 库仑, 简称库, 符号 C。

2. 导体和绝缘体:

(1 )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 金属、 石墨、 人体、 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2)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 橡胶、 塑料、 玻璃、 陶瓷、 油等。

3. 自由电子: 在金属中, 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 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金属就是通过自由电子导电。

4. 电流:

(1 )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电流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 电路中电流方向: 在电源外部, 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5. 电路:

(1 ) 电路就是把电源、 用电器、 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电路各部分作用:

①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 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 发电机。

②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 它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 接通和断开电路。 控制用电器是否工作。

④导线: 把电源、 用电器、 开关连接起来, 形成电流的通路。 它是用来传输电能的。

(3) 只有电路闭合时, 电路中才有电流。

(4) 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叫做电路图。

6.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 断路、 短路:

(1 ) 通路: 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 断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3) 短路: 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这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 且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 可能把电源烧坏。

7. 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

电路 连接方法 电流路径 有无节点 各用电器间是否互相影响 开关个数 改变开关位置是否影响电路

串联电路 用电器首尾相连 一条 无互相影响 一个 不影响

并联电路 用电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 两条或多条 有互不影响 可以多个 可能影响

8. 电流(强度):

(1 ) 物理意义: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简称电流。 用字母 I 表示。

(2) 单位: 安培, 简称安, 符号 A。还有毫安(mA)、 微安(μA)。

换算关系: 1 mA =1 0-3A, 1 μA =1 0-6 A。

9. 电流表:

(1 ) 清楚实验室使用的电流表的符号、 外观、 表盘、 量程、 接线柱。

(2) 电流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电流表“ ” 接线柱流入, 从“- ” 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1 0. 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 )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公式表示: I = I1 = I2。

(2)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公式表示: I = I1 I2。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1 . 电压: 用字母 U 表示。

(1 ) 电压的作用: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 它的两端必须有电压。

(2) 电源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3) 电压的单位: 伏特, 简称伏(V)。还有千伏(kV)、 毫伏(mV)、 微伏(μV);

单位换算关系: 1 kV=1 000V, 1 mV=1 0-3V, 1 μV=1 0-6V。

(4) 常见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电压: 1 .5V; 家庭电路的电压: 220V。

2. 电压表:

(1 ) 清楚实验室使用的电压表的符号、 外观、 表盘、 量程、 接线柱。

(2) 电压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电压表“ ” 接线柱流入, 从“- ” 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 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 )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公式表示:

U=U1 U2。

(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公式表示: U=U1 =U2。

(3) 串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

4. 电阻:

(1 ) 概念: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叫做电阻。用符号 R 表示。

(2) 单位: 欧姆, 简称欧, 符号Ω。还有千欧(kΩ)、 兆欧(MΩ)。

换算关系: 1 kΩ=1 03Ω, 1 MΩ=1 06Ω。

(3) 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关系如下:

①在材料、 横截面积相同时, 导体越长, 电阻越大;

②在材料、 长度相同时,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 电阻越小;

③在长度、 横截面积相同时, 导体的材料不同, 电阻不同。

5. 滑动变阻器:

(1 ) 清楚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符号、 连接方法。

(2) 原理: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电流、 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灯泡的实际功率(亮度), 但不能改变电路总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1 . 欧姆定律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串并联电路电阻规律:

(1 ) 串联电路电阻规律: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公式: R = R1 R2。

(2) 并联电路电阻规律: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第十八章 电功率

1 . 电能:

(1 ) 电能的单位: 焦耳, 简称焦(J)。常用单位: 千瓦时(kW·h)。1 kW·h=3.6×1 06J。

(2) 电能表(电度表) 的作用: 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 电功: 用符号 W 表示。

(1 ) 定义: 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2) 单位: J。

(3) 电功公式: W=UIt。

(4) 电流做功的实质: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3. 电功率: 用符号 P 表示。

(1 ) 物理意义: 表示消耗电能(电流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

①电功与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

②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叫做电功率。

(3) 公式: P =W/T 。

(4) 单位: 瓦特, 简称瓦(W)。另有单位千瓦(kW), 1 kW=1 000W。

(5) 电功率和电流、 电压的关系: P =UI。

4.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1 ) 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功率;

(3) 用电器的电阻与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的关系: R = 。

5. 电流的热效应:

(1 ) 概念: 电流通过导体时, 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2) 焦耳定律:

①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 Q=I2Rt。

(3) 利用电流热效应, 制成电热器。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1 . 家庭电路:

(1 ) 组成: ——火线、 零线, 电能表, 总开关, 保险装置, 插座, 电灯。

(2) 家庭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①输电线: 传输电能。

②电能表: 测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③总开关: 控制整个电路。

④保险装置:

a.保险丝: 电流过大时, 自动熔断, 切断电路, 起到保护作用。

b.空气开关: 电流过大时, 空气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 使开关断开, 切断电路。

⑤插座: 将用电器连入电路。

⑥电灯: 照明。

(3) 火线、 零线之间的电压: 220V。

(4) 保险丝:保险丝是用电阻比较大、 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5) 试电笔: 用来判断哪条是火线。

2.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短路。

3. 家庭电路中总功率与各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P = P1 P2 …… Pn。

5. 安全用电

(1 )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二十章 电和磁

1 . 磁现象:

(1 ) 磁性: 磁体能够吸引铁、 钴、 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北极(N)、 南极(S)。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 磁化: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的现象。

(6) 磁体的性质: 吸铁性、 指向性。

2. 磁场:

(1 ) 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 摸不着但能使磁针偏转的物质。

(2) 磁场的性质: 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 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 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 通过该点的磁感线切线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 磁体周围磁感线的方向: 从磁体北极出来, 回到磁体南极。

3. 电流的磁场:

(1 ) 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现象。

(2) 电流的磁场方向: 与电流方向有关。

(3)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 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4)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判定——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 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4. 电磁铁:

(1 ) 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就构成了一个电磁铁。

(2) 铁芯的作用: 由于铁芯被磁化, 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3)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与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有关。

①在外形、 线圈匝数相同时, 通入的电流越大, 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②在外形、 电流相同时, 线圈的匝数越多, 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5. 电磁继电器:

(1 ) 构造: 电磁铁、 衔铁、 弹簧、 动触点、 静触点。

(2) 作用: 间接控制、 远距离控制、 自动控制。

6.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 )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与电流的方向、 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3) 电动机:

①构造: 两个部分: 线圈和磁体, 一个固定(定子)、 一个转动(转子)。

②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③能量转化: 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 电磁感应:

(1 )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感应电流的方向: 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 磁感线方向有关。

(3) 发电机:

①构造: 两个部分: 定子、 转子。

②原理: 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化: 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的比较:

电磁现象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

概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有关方向及其因素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 电流方向有关 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 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

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应用 电动机 发电机

来源: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栏目热文

初中物理什么资料最好(初中物理选什么资料)

初中物理什么资料最好(初中物理选什么资料)

做好学习笔记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必备能力,也是这门功课的精华内容,笔记的好处就是对内容进行归纳,是学习的重点内容提要。很多九...

2024-04-06 19:44:32查看全文 >>

初三物理资料必备(初三物理用什么资料)

初三物理资料必备(初三物理用什么资料)

五个月之后,初三的学生们即将踏上中考,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时刻即将来到,然而,迫在眉睫的却是近在咫尺的期末考试!首先取得期末...

2024-04-06 20:02:59查看全文 >>

初二物理最好的资料(初二物理知识清单好用吗)

初二物理最好的资料(初二物理知识清单好用吗)

要说初中物理力学内容最难的部分,那非“压强”、“浮力”、“滑轮组及其综合应用”这三大知识点莫属!而这三大力学知识点,也正...

2024-04-06 19:43:55查看全文 >>

初中复习资料书推荐物理(物理初中教辅资料推荐)

初中复习资料书推荐物理(物理初中教辅资料推荐)

文 | 米粒妈小初衔接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加入了几门新学科。而其中最容易拉开孩子们档次的学科,就是物理。米粒妈觉得,物...

2024-04-06 19:54:45查看全文 >>

虫草是保护植物吗(虫草属于国家几级保护植物)

虫草是保护植物吗(虫草属于国家几级保护植物)

本号讯(5月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通告,对20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监督管理职责进行调整。  ...

2024-04-06 19:56:52查看全文 >>

初三学生最好的物理资料书(最好的初中物理资料)

初三学生最好的物理资料书(最好的初中物理资料)

以我国教育相关政策趋势发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一些的城市,初中考上高中的同学比例应为50%,小一些的城市为20-30%...

2024-04-06 19:43:16查看全文 >>

初三物理的资料有哪些(初中物理有多少内容)

初三物理的资料有哪些(初中物理有多少内容)

福州物理期末考点有哪些?热学、电磁学题目有何解题技巧?如何高效复习快速提分?不慌不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大礼包需要领取的...

2024-04-06 19:19:38查看全文 >>

初三物理经验介绍(初三学物理的方法)

初三物理经验介绍(初三学物理的方法)

各地初三物理学到现在基本都已经把全部内容学完了,或者接近学完了,各地距离中考的时间也只剩下四个多月时间,在这最后四个多月...

2024-04-06 20:01:14查看全文 >>

物理资料初三推荐(初三下册物理推荐)

物理资料初三推荐(初三下册物理推荐)

同学们进入初三之后,在学习物理时会遇到电学知识中的四大基础重难点,很多同学由于没有解决这四大基础重难点,导致在后期做电学...

2024-04-06 20:01:0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