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江畔独步寻花的故事背景(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有哪些)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7 09:06:0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原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的故事背景,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有哪些(1)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图来自网络

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注释

1、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

2、留恋: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3、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4、爱:一作“看”。肯:犹“拼”。一作“欲”,一作“索”。

5、纷纷:多而杂乱。

6、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江畔独步寻花的故事背景,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有哪些(2)

白话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创作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文学赏析

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

“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

江畔独步寻花的故事背景,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有哪些(3)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在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瑰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美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

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宋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上。“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江畔独步寻花的故事背景,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有哪些(4)

杜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主要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江畔独步寻花的故事背景,江畔独步寻花的创作背景有哪些(5)

杜甫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代最多最广泛的,也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

栏目热文

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行)

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行)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

2024-04-07 09:41:35查看全文 >>

如果遇到沙尘暴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沙尘暴该怎样解决)

如果遇到沙尘暴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沙尘暴该怎样解决)

这两天,一场沙尘暴,引发大家关注。3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和沙尘...

2024-04-07 09:36:43查看全文 >>

沙尘暴出现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沙尘暴能带来什么好处)

沙尘暴出现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沙尘暴能带来什么好处)

春季(3-5月)是沙尘最频发的季节,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2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如遇沙尘天气,该如何防护?(应急管理部)来...

2024-04-07 09:22:56查看全文 >>

沙尘暴来了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沙尘暴时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

沙尘暴来了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沙尘暴时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

来源:光明网近日,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沙尘天气。科学研究发现,沙尘暴会对人体呼吸道、免疫系统以及感官器官带来危害。当沙尘暴来...

2024-04-07 09:22:25查看全文 >>

遇到沙尘暴我们该怎么做(面对沙尘暴的解决方法)

遇到沙尘暴我们该怎么做(面对沙尘暴的解决方法)

生活服务【一图看懂:遇到沙尘暴,你该怎么办?】记者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随着冷空气南移,沙尘天气逐渐影响武汉。预计今天...

2024-04-07 09:16:09查看全文 >>

江畔独步寻花是公元几年写的(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什么事物)

江畔独步寻花是公元几年写的(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什么事物)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者简介:杜甫(712年2月...

2024-04-07 09:28:40查看全文 >>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背景(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背景(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赏析)

点击上方“西夏发布”可以订阅哦!作品全文《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 •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2024-04-07 09:49:04查看全文 >>

江畔独步寻花其二背景(江畔独步寻花背景资料)

江畔独步寻花其二背景(江畔独步寻花背景资料)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是杜甫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春日江畔的繁花乱蕊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

2024-04-07 09:40:33查看全文 >>

江畔独步寻花顺序(江畔独步寻花概括主题)

江畔独步寻花顺序(江畔独步寻花概括主题)

江畔独步寻花(六)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经秦...

2024-04-07 09:35:14查看全文 >>

江畔独步寻花的写诗背景(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写诗场景)

江畔独步寻花的写诗背景(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写诗场景)

▶导语: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巨匠,杜甫多才多艺,风格多样,其作品被尊崇为诗中之圣。其创作的田园诗风格清新自...

2024-04-07 09:19:2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