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关于贝多芬传记的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100)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08 09:28:5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成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也如愿他父亲对他的期待。不过他此时受到的音乐教育是凌乱没计划的。17岁左右到维也纳跟从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莫扎特曾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由于家庭母亲病故,被拖累,当他第二次去维也纳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他与音乐天才莫扎特切磋音乐艺术的机会擦肩而过。

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艰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虽然时空相距非常遥远,但每每听到贝多芬的音乐足能震撼自己低俗的心灵。总是在梦幻自己的将来,那些不切实际的想像,就是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无论多么华丽,都会在瞬间破灭。而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扎根在这个世界上,种植在世人的心里,付出是巨大的。就是带要有着沉重的铁链,也要快乐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勇气。

可以说病痛一直追随着贝多芬,他在短时间的抱怨后是更奋发的精神状态,终于奠定了自己音乐巨人的地位。那不是凭空赠送的荣誉勋章,而是他执着的追求。如果说童年的贝多芬是带着音乐的枷锁在生活,可在他成年后,却是因为坚实的音乐基础在轻松自如在音乐创作的音符里遨游。

关于贝多芬传记的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100(1)

穿着孤独的鞋子跳舞,不是他希望的生活方式,可为了那份执迷的感情,他宁可在孤独中煎熬自己。他追求一种倔强的完美,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在他对待人生的情感上,都必须近乎完美。所以乐曲在他执拗的眼里谱写出来了,可感情的涟漪却在不停地划开的粼粼波纹中消失。

他的脑子里除了音乐就没有驻扎别的东西。一次,在饭馆吃饭,忘我地把曲子音符写在餐单上,当餐馆老板给他端来饭菜时,他匆忙拿起菜单就走,并告诉老板自己吃过饭了。在路上,在自己龌龊的房间里,他随时把自己的创作灵感捕捉出来,跃然纸上。他的音乐天赋就像是深藏在海洋中的峡谷里,又像是个神秘的黑洞,没有能看清楚他到底有多少的音乐元素在不停地转化,马不停蹄地诞生。

在听一位孤者的音乐,却会给人带来异常的振奋。在他的音乐里,你照样可以享受人的各种情绪,是快乐,是痛苦,是兴奋,是悲伤,是忧郁,是坚强。在他的音乐里畅游,似乎就在他的旁边和他对话。是神奇的力量,是神秘的传说,无论怎样去表述那种心灵的传递都不能用文字破解,因此他被称为“乐圣”

关于贝多芬传记的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100(2)

贝多芬的爱是近乎痴呆者的表现,只要是美的,只要是痴情的,他都一一接受,所以在他的感情世界里是丰富的并且饱涨的情意在流淌。在那些虚伪的美丽之后,用一颗高傲、权贵附势的灵魂。只是在音乐上去爱贝多芬,而当真正要和贝多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都选择了逃避。阶级地位的差距,是他一生也没得到自己的伴侣。可他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爱恋中,投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爱的最终都转化成了他的不朽的音乐音符。

贝多芬不依附权贵,还要去鄙视他们,在音乐艺术在上层社会盛行的年代里,贝多芬用自己最纯洁的心灵去谱写曲子,敢以自己的爱和恨来左右自己的旋律。他的乐曲是在孤独中创作的,但他在创作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音乐了,除了音乐,他再也没有别的幸福了,所以说他同时收获了快乐。

一生,贝多芬都在和自己的命运斗争,童年封闭的训练给了他坚毅的性格,以至于在以后病痛的吞噬中,他依旧用单薄、孑然的身躯,谱写饱满热情的旋律来敲响命运的大门。他成功了,他成为一颗耀眼的巨星,虽然他那么早的坠落,但短暂的光芒足以照亮世界的每个黑暗的角落,足以让世界上的人们世世代代把他怀念。莫扎特的音乐带有顽童戏谑的味道,而贝多芬的音乐随意你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安排它,都是适合的,而且百听不厌。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贝多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他的音乐处处透着高雅、脱凡的气质来。在他粗糙,拮据的生活中,却敲打出传世的经典旋律。如果不是一颗善于打磨自己心灵的人,怎会有如此华丽的乐章从孤独中孕育出来。却用来敞开整个世界的大门,和平,祥和的主题旋律《欢乐颂》,一直唱诵到今天,依旧是那么经典。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从而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关于贝多芬传记的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100(3)

盲人看不见世界的模样,却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演奏音乐,贝多芬在自己耳朵近乎失聪的时候,在徘徊,沉沦中,找到了自己的的灵感,创作出他的举世经典之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健全的人,缺少什么呢,在生活中的热情。没有热情,再富有的生活也是暂时的拥有,而不是一生你可以引以为豪的物质财富。世界上从来没有天上的馅饼掉下来,不懈地努力,创造才是成功的基石。

时代造就英雄,在现在和平的年代,同样要有一颗永葆激情的心,学会在逆境中生活,在学习中升华,知识没有尽头,追求没有止境。平庸什么时候都是过时的代替品,扬起人生的风帆,遨游在浩渺的宇宙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栏目热文

贝多芬传读后感250个字(贝多芬传 阅读感受)

贝多芬传读后感250个字(贝多芬传 阅读感受)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旧简陋房屋的小阁楼上。父亲是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

2024-04-08 09:18:41查看全文 >>

贝多芬传读后感800字(贝多芬传读后感优秀范文)

贝多芬传读后感800字(贝多芬传读后感优秀范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贝多芬传,他的故事给我心灵巨大冲击,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从不屈服,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2024-04-08 09:45:47查看全文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500字以上(朱自清散文春)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500字以上(朱自清散文春)

你是上个世纪伟大的散文家,也是这个世纪著名的散文家。从你的字、号中我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哀愁情调。你是——朱自清。我喜欢品...

2024-04-08 09:11:29查看全文 >>

朱自清散文精选阅读心得(朱自清散文选集阅读感悟)

朱自清散文精选阅读心得(朱自清散文选集阅读感悟)

今天,我读了《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精选》,当我读完《背影》这篇文章时,仿佛有一双手柔动我的心弦,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2024-04-08 09:12:22查看全文 >>

朱自清罗马读后感300字(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100字)

朱自清罗马读后感300字(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100字)

罗马文 | 朱自清罗马(Rome)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像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

2024-04-08 09:24:26查看全文 >>

认识贝多芬的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3000字)

认识贝多芬的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3000字)

宇航若虹/原创网图侵删提起贝多芬人们就会想到音乐,说到音乐人们就会想到贝多芬。当我读法国文学作家家罗曼·罗兰名著《贝多芬...

2024-04-08 09:15:38查看全文 >>

读贝多芬传的感想(贝多芬传的阅读心得体会)

读贝多芬传的感想(贝多芬传的阅读心得体会)

【品书录】听了大半辈子贝多芬,对其生平却了解很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就像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提供的史实不多,都...

2024-04-08 09:41:36查看全文 >>

贝多芬的小故事读后感(读了贝多芬的故事的感受)

贝多芬的小故事读后感(读了贝多芬的故事的感受)

读《贝多芬》有感横水镇乔家屯学校 六年级 呼子卜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昂,1808年12月22日贝多芬...

2024-04-08 09:45:45查看全文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

全国一等奖语文说课稿1教学目标: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

2024-04-08 09:50:57查看全文 >>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会写“爬山虎”等词语。2.能找出课文...

2024-04-08 09:22:5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