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独坐敬亭山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11 03:31:1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原文如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下面是该诗的详细注释及文意。

注释:敬亭山位于今安徽宣城市北,这座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游览之地。

尽:消失没有了。

孤云:单独的一片云。在古诗中孤云往往象征着孤独闲适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1)

独去闲:独自悠闲地飘去。这里的"闲"字既描绘了云彩自在飘动的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

两不厌:指诗人与敬亭山彼此看对方都不觉得厌烦。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厌:满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与敬亭山相互欣赏,彼此都不觉得厌倦。

独坐敬亭山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2)

文意:此诗描绘了诗人李白独自坐在敬亭山时所见所感。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空旷的山景图。鸟儿飞尽,云彩闲散,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然而在这份和谐之中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独坐敬亭山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3)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敬亭山与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诗人的眼中敬亭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成了他的知己、他的朋友。他与山相看,彼此都不觉得厌倦,这份情感之深可见一斑。

独坐敬亭山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4)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敬亭山既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他精神世界的象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栏目热文

湖心亭看雪用错落互见的手法(湖心亭看雪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湖心亭看雪用错落互见的手法(湖心亭看雪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九上13《湖心亭看雪》学习重点思维导图教材课后习题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

2024-04-11 03:37:27查看全文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修辞手法(望海潮和扬州慢的表现手法)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修辞手法(望海潮和扬州慢的表现手法)

古典诗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是...

2024-04-11 03:41:24查看全文 >>

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的修辞手法(独坐敬亭山后两句运用衬托的手法)

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的修辞手法(独坐敬亭山后两句运用衬托的手法)

五律的特点在早唐时,律诗还是以五律居多的,唐中晚期以及宋时,七律就相对的多了起来。看前人的五律,多是陈述描写为主的,写自...

2024-04-11 03:29:16查看全文 >>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修辞(女孩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修辞(女孩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敬亭山位于安徽还是江西?古人常用什么树来借指故乡?蚂蚁庄园2022年10月5日的答案汇总...

2024-04-11 03:50:46查看全文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修辞手法(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修辞手法)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修辞手法(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修辞手法)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使本来只有物...

2024-04-11 03:33:12查看全文 >>

独坐敬亭山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独坐敬亭山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独坐敬亭山描写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文大意:众多的鸟儿消失在高山尽头,孤单的白云在天...

2024-04-11 03:33:16查看全文 >>

相看不厌唯有敬亭山的修辞手法(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主要修辞手法)

相看不厌唯有敬亭山的修辞手法(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主要修辞手法)

四年级下复习资料古诗词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

2024-04-11 03:56:18查看全文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修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仿写)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修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仿写)

作者:毛志杰《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本诗通过写山写景,表达出了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失落。这次游敬亭山与当...

2024-04-11 03:41:35查看全文 >>

赏析独钓寒江表现手法(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表现手法)

赏析独钓寒江表现手法(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表现手法)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导读: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是一幅著名的山水画,原是圆明园收藏的一幅传世名画,1860年“火烧圆...

2024-04-11 04:01:02查看全文 >>

独坐敬亭山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独坐敬亭山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独坐敬亭山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的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是简...

2024-04-11 04:02:1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