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个汉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义
可以被逐一拆解吗?
在汉字漫长的演变历史中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也因此被誉为“字圣”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典籍里的中国》热播
带观众领略古代先贤的智慧
破解文字密码
1900多年前
古人用的字书是什么样的?
作为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个正篆,1163个古文、籀文等重文,提炼总结出540个部首,形成了一套形义结合的汉字系统。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通过《说文解字》辨认一些数千年前的古文字。
举小篆的“寒”字为例,据《说文解字》记载:“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
字形采用“宀、人、茻、仌”会义,表示用草褥垫盖,字形下部有“仌”表示天气冷水结冰。意为结冰的天气下,一个人蜷缩在屋内的草垛中,依然觉得寒冷彻骨。
再比如嘉宁的“嘉”字,《说文解字》中说:“美也,从壴加声。”其中,“美也”是美好的意思。“从壴”,即“壴”是“嘉”的部首。“壴”是“鼓”的古文字字形,代表一种喜庆的氛围。
其他从“壴”的字,如喜庆的“喜”,敲锣打鼓的“鼓”,都跟喜庆和美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