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典故(齐桓公晋文公尊王攘夷的典故)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5-02 10:07: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注】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②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集中地阐述了孟子反霸道、尊王道的政治主张,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1-20段,即开头至“王请度之”,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21-33段,即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34-35段,即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孟子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文中,孟子以坚毅的人格,坚定不移的信念,广博的学问,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展示了一个推“仁”讲“礼”的大儒亚圣形象。

孟子的“王道”思想对于当今时代还有意义吗?从《齐桓晋文之事》来看,孟子治国理念可以概括为四点:“君为中枢”“宽政爱民”“制民之产”“崇礼重教”。这样的理念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在今天自然还有相当的借鉴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孟子将治好国家的期望完全寄托在君主的观念转变和善性自觉上,期待贤君明主推己及人,在当时固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在今天看来,就与现代国家的治理理念相去甚远了。孟子的“王道”主张,最终还是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肯发善心并懂得推恩的基础上,在战国列强纷争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为如此,孟子虽能言善辩,说得宣王心服口服,但事后宣王并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孟子在齐国待了几年,也曾多次企图说服宣王行王道,但始终不得志,结果只能悻悻离去。

《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民养民。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为国以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就整体而言,两篇文章爱“民”望“治”,重“王”轻“霸”,推“仁”讲“礼”,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其中的许多论断至今仍为人们认可、重视。

小结全文,颇多感慨,有诗为证:

(一)

牵牛过堂下,衅钟以觳觫。

王隐易之羊,是心足以王。

百姓皆谓爱,固知王不忍。

齐国虽褊狭,何吝一埃尘。

无罪就死地,牛羊何择矣?

见牛未见羊,无伤乃仁术。

君子远庖厨,反求心戚戚。

斯心加诸彼,推恩抚四夷。

(二)

齐桓晋文王霸气,未若富民教民意。斯心恩及加诸彼,君莅中国抚四夷。

,

栏目热文

齐桓晋文之事一词多义总结(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句子翻译归纳)

齐桓晋文之事一词多义总结(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句子翻译归纳)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这两个字该怎样理解?耕读小栈新教材必修下选了一篇文章《齐桓晋文之事》,很长,也不大好懂,今天来看第二...

2024-05-02 10:19:59查看全文 >>

齐桓晋文之事15-20段(齐桓晋文之事重点背诵的段落)

齐桓晋文之事15-20段(齐桓晋文之事重点背诵的段落)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享国五...

2024-05-02 10:26:47查看全文 >>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练习题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练习题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不足以畜妻子 畜:养活 B.明...

2024-05-02 10:17:06查看全文 >>

蓝桉的深层寓意(蓝桉有什么寓意说说)

蓝桉的深层寓意(蓝桉有什么寓意说说)

近日一句“蓝桉已遇释槐鸟”火了,很多人都在说这句话,据说要知道其代表含义,就要清楚下一句讲的是什么才行。那么蓝桉已遇释槐...

2024-05-02 10:04:57查看全文 >>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辩论技巧(齐桓晋文之事里辩论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的辩论技巧(齐桓晋文之事里辩论方法)

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逐渐强大,周王朝最终失去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优越地位,诸侯国政由已...

2024-05-02 10:18:07查看全文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齐桓晋文之事全文翻译完整版)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齐桓晋文之事全文翻译完整版)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2024-05-02 10:30:44查看全文 >>

齐桓晋文之事读后感800字(齐桓晋文之事的作文题目)

齐桓晋文之事读后感800字(齐桓晋文之事的作文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

2024-05-02 10:27:14查看全文 >>

...

1970-01-01 08:00:00查看全文 >>

齐桓晋文之事ppt优秀课件(齐桓晋文之事优秀课件)

齐桓晋文之事ppt优秀课件(齐桓晋文之事优秀课件)

《齐桓晋文之事》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

2024-05-02 10:37:4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