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犬图》,明宣宗朱瞻基绘
明清之际,从宫廷到民间都以玩狗为乐。就连一心朝政无心后宫的四阿哥雍正皇帝,都对狗子们极为宠溺,丢下后宫的小主们,化身设计师,亲自为爱狗们设计狗笼子、狗衣、狗垫子等生活用品的图案及样式,还会亲自检查狗子衣服上的纽扣结不结实。
至于会吃会玩会生活的乾隆皇帝,那就更别说了,让御用画师郎世宁为他的狗子们画像,“嘿,有了画像天下人知道我这狗子们有多帅了!”
还有更厉害的,慈禧太后,超级狗勾的迷妹,据说她养了一千多只狗,给它们配备专职太监,给狗子们发年薪月薪,又有人伺候又有工资拿,狗子们的待遇真是羡煞人呐。
2、地位高不可攀,冠绝古今的猫咪瞧瞧,喜欢狗勾的人一抓一大把,可见狗子在古代是多么的受欢迎啊,不过呢,若要论地位高,那还是得是猫主子们。
在古代,皇帝会在每年的腊月搞大型祭祀仪式。《礼记》中记载:“腊月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迎猫祭神环节,小猫咪绝对是出尽风头。
各位猫奴,假如您穿越到宋朝,看到刚出生的可爱的小猫咪,爱心泛滥内心蠢蠢欲动想领养一只回家,您非常非常有礼貌地对主人说:“请问您能送我一只小猫猫吗,在下乃爱猫人士,一定照顾好它。”这时候,您会看到主人拿起了扫把要打你了。
您纳闷这是为何,明明您非常客气呀。不懂了吧,人家宋朝的猫咪可不是你想领养就领养的,你得写聘书、下聘礼。
看在您真心喜欢那只小猫咪的份上,就给您科普下宋朝纳猫的流程。
再宋朝想要将一只小猫咪带回家,要分四步走:
第一,请仔细研究《象吉备要通书》,挑选迎接猫咪的良辰吉日。
第二,准备一张“纳猫契”,上面要写明聘猫日期、猫咪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对它的期许,例如:健康成长、切莫走丢等。
第三,请西天王母和东华帝君来给做见证。
第四,准备聘礼。
如果说您不知道该送什么聘礼,那我可以再给您支支招。野猫生的小猫咪,可以给猫妈妈送点小鱼干,黄庭坚在《乞猫》中是这么说的:“闻道狸奴将数字,买鱼穿柳聘衔蝉”,他买了鱼来聘猫,估计他的小猫是野猫生的。而家猫生的小猫呢,则可以准备盐、糖、茶叶、芝麻等。爱猫人士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可见陆游的这只小猫是家猫生的。
抱得小猫归之后呢,宠着呗,心甘情愿当它的铲屎官,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宋朝诗人胡仲弓曾经写诗控诉过他家的猫有多懒、多失职,他是这么说的:“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家里的粮食都让老鼠偷了,猫还在睡觉啥都不知道呢,无奈家里人都特别爱护它,给它买鱼又买饭,简直是当儿子养的。
相比之下,人家陆游可就直白多了,给猫咪写的诗词多达十二首之多,对猫咪极尽赞美怜惜之能事。就连我们熟悉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与猫有关的,全诗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风雨大作的时候,陆游与他的小猫咪相互依偎着裹着毯子烤着火,不出门。
提到历史上出名的爱猫人士,道士皇帝嘉靖必须拥有姓名。有权任性的嘉靖将自己的爱猫封为“虬龙”,意思就是小龙,即皇帝的儿子。除此之外,他还在宫里设置了专门照料猫的机构——“猫儿房”,据说猫们伙食标准极高。
后来,冷酷无情的他,在爱猫不幸离世后,腹黑男居然伤心欲绝,专门打造了一个黄金棺材,将猫埋在皇家园林,还命大臣为其写祭文,在墓碑上亲自刻字,命名为“虬龙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