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生于忧患的人生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个人感悟)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7-19 11:18:5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入,国内。外,国外。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拂通弼,拂士同弼士,即辅佐的士子。

两句论说用现代汉语表述:国内没有明法度的大臣和贤能的辅佐之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可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经常容易灭亡。由此,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生于忧患的人生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个人感悟(1)

两句论说紧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话,由人生的艰难困苦生发而来。这里,孟子又提出了一条定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既是人生命运的定理,又是国家命运的定理。

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周族的发展。殷商后期,周族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平原逐渐发达,周文王时已较为强盛。文王深知商纣王的残暴和对周族崛起的戒心,所以小心翼翼,十分谨慎。“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吕氏春秋·顺民》)为何如此?缘于忧患,即担心商纣王的打压和讨伐。文王忧患的另一方面是外部的敌对势力,即西方、北方夷狄的侵扰。

产生于文王时期的经典《周易》,诚然是卜筮之书,但更是政治之书、哲学之书。“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是孔子说的。孔子解《易》时还说过:“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系辞传下》)《周易》难读,难懂,但只要抓住“忧患”这一主题,就可掌握其政治学意义。

可以说,文王的远见卓识、大略雄才,以及周族的发展、周王朝的创建,其思想基础就是忧患意识。

与生于忧患相反的,是死于安乐。夏王朝、商王朝的覆灭有其历史必然性,具体原因不一,但核心是以桀、纣为首的统治集团耽于安乐,乃至荒淫。如上引孔子语所说,凡是倾危的,都曾经逸乐安居其位;凡是灭亡的,都曾经自以为常保生存;凡是败乱的,都曾经自恃万事整治。满足于安、保、治,忘记危、亡、乱,没有持续发展之策略,没有持续前进之举措,止步于眼下,结果必然垮台。

死于安乐的另一例,是春秋前期的齐国。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改革。二十年间,齐国蒸蒸日上。以葵丘会盟为标志,齐国成为当时最大最强的霸主。齐桓公志得意满,一心享乐。会盟六年后管仲病逝,佞人当权,朝廷大乱,沉溺于安乐的齐桓公束手无策。两年后,齐桓公病死,齐国霸业烟消云散。

不禁联想到现实。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空前繁荣、强大,但有国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丑化、诬蔑、遏制中国的发展。此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题目自然摆在了人们面前。前不久读到《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更加增强忧患意识,防止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这种提醒和告诫十分必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今同理。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白子超)

,

栏目热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生于安乐而死于忧患的例子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生于安乐而死于忧患的例子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了6个励志故事:一是“舜发于畎亩之中”:上古时期,舜,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是黄帝九世孙。...

2024-07-19 11:20:13查看全文 >>

生于忧患的深度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感悟10个字)

生于忧患的深度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感悟10个字)

光明日报【光明论坛·温故】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2024-07-19 11:46:37查看全文 >>

在excel表中打钩怎么打(如何在excel表格中打钩打叉)

在excel表中打钩怎么打(如何在excel表格中打钩打叉)

excel表格中怎样打钩   在excel表格中,经常会打钩,比如一些复选框,但是应该怎么打钩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4-07-19 11:15:43查看全文 >>

excel如何在方格里打钩(excel怎么在方格里打钩)

excel如何在方格里打钩(excel怎么在方格里打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用勾叉标记数据,方便我们记录或核对数据。那么,在EXCEL表格里,如何快速给方框打勾呢?本文提供三...

2024-07-19 11:44:12查看全文 >>

功夫茶怎么泡最好(泡功夫茶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功夫茶怎么泡最好(泡功夫茶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我国的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

2024-07-19 11:32:42查看全文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事(历史上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故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事(历史上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故事)

自古以来,有许多杰出的名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忧患意识,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生于忧患,坚持奋斗,最终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同样...

2024-07-19 11:49:12查看全文 >>

人琴俱亡的译文(人琴俱亡的原文及翻译)

人琴俱亡的译文(人琴俱亡的原文及翻译)

人琴俱亡【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笃(dǔ) 索(suǒ) 舆(yú) 径(jìng)弦(xián) 弦既不调...

2024-07-19 11:28:24查看全文 >>

人琴俱亡的翻译(人琴俱亡翻译文言文50字)

人琴俱亡的翻译(人琴俱亡翻译文言文50字)

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晋书·王徽之传》:“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

2024-07-19 11:50:25查看全文 >>

人琴俱亡全文(人琴俱亡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人琴俱亡全文(人琴俱亡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義之的儿子。他书画俱精,尤其擅长书法,行书、草书都写得非常出色,后人把王羲之、献之父...

2024-07-19 11:21:19查看全文 >>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带拼音(人琴俱亡全文拼音版)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带拼音(人琴俱亡全文拼音版)

01基础知识【成语】: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解释】: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

2024-07-19 11:24:4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