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完整读过《资治通鉴》原文,只从头到尾读了李伯钦的《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白话部分,以及零散读了其他人的白话版。
我认为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读书人,读《资治通鉴》就没必要读影印本了,一来价格太贵,二来没有标点符号不方便阅读。
如果你古文不错的话,就读胡三省注繁体竖排版的,若像我一样只是为了从中收集写作案例,或者为了了解那段历史,读简体横排的白话版即可,没人指责你不能这样读。
当然,假如你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只读白话版可能被较真的老师骂,硕士博士的话可能被一票否决,让你毕不了业。
闲话少说,我们普通读者读哪个版本的白话《资治通鉴》更好?
我推荐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大可语译的《资治通鉴白话本》,全套十册精装本,浅绿色封面,见下图:
张大可先生花了三十年时间,尽量修正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白话版的错讹、不当之处,才写成了这套书,可见下了极大的功夫。虽然不排除有个别错别字,但读起来非常流畅。
其实张大可译注的繁体竖排《新译资治通鉴》40卷更优秀,只不过这套书太贵了,目前在京东售价是4000多,新版标价是6000多,一般人舍不得买。
我手上只有一册,是以前在中华商务旗舰店凑单买的,注释详尽明确。
说回这套《资治通鉴白话本》,我喜欢每一卷前的【大事提要】,主要介绍某一段时间发生哪些大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司马光怎么评价等,让读者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中间有【臣光曰】的译文和每一段的小结,后面还有一个大亮点是【点评】部分,有的点评写得很长,很多都在3-5页之间,个人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拍了书里的几张图,大概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