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12-16 15:55:3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不足百字的短小铭文,文风骈俪,句子多采用排比、偶句的形式,一韵到底,富有诗歌的蕴藉之美。

这篇如此短小的铭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有口皆碑,主要还是因为文中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借刘禹锡的话来说就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借着写铭文的机会自比孔子,将自己的品德“从头吹到尾”,却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他。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1)

只因这篇文章,不但创作技巧出色,而且还一直在强调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它可以勉励逆境中的人,坚持自己心中的操守。是属于中国人的人生智慧与哲学。

《陋室铭》赏析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的韵律优美,文风骈俪。修辞上正、反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法。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最成功的地方,事实上是其中安贫乐道的儒家思想。

铭文开头的两句,出自《世说新语·排调》,原句是“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刘禹锡将其翻出了新意。

为了证明自己的“陋室不陋”,刘禹锡先从远处写起,谈到名山大泽之所以有灵气,关键在于居住于那个地方的人。所以说:“房子虽破,但是我本人的德行美好。”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写的是实景。门前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地面上的野草杂生,都蔓延到了门帘里面。

看起来,这间“陋室”像是荒废了很久一样。这是故意在强调陋室之“陋”,为的是和后面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作反衬。

“可以调素琴”两句与”无丝竹之乱耳”两句,也是采用这种相互呼应的写法。刘禹锡在这里的写法,非常有特色。因为这些句子从表面上看来,是相互矛盾的。

铭文的前面已经说了,这是一个台阶上长满了青苔,野草都长到了门帘里面的荒宅。这就说明,平时根本没有人去作者的陋室。

可是刘禹锡接着又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那些“鸿儒”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怕不是见鬼了吧!

后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我们都知道这是在写调素琴和阅读经书。可是后主文中说“没有丝竹之乱耳”就有一点奇怪了,因为古代的琴,也是“丝竹”之类的弹拨乐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3)

其实刘禹锡在这里故意耍了一个花样,他在这里采用的是虚实相生的写法。苔痕上阶,草色入帘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鸿儒”,却是出于刘禹锡的想象。

根据后文的介绍,刘禹锡平时在陋室里面阅读经典,就像在和那些有学识的“鸿儒”们谈笑风生。经书都是鸿儒写成的,自然也就没有一个是“白丁”了。

《宋书·陶潜传》里面曾经提到,陶渊明不通音律,但是却在家里备有素琴一张。这张琴没有琴弦,有客人来了,他就取出来假装弹奏,用以寄托自己的情志。

“素琴”本来是指没有装饰过的琴,不过唐人在诗里提到的“素琴”,有时就是指“无弦琴”。比如李白《戏赠郑溧阳》里就说:“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但是刘禹锡在这里写的“素琴”,既不是为了说明他的琴没有装饰,也不是为了说明他的琴“无弦”。他根本就没有弹琴,只是在想象当中,对着空气隔空奏琴,借以陶冶自己的情操。

因为居住在“陋室”,所以琴都不存在,自然不会有丝竹之乱耳了。况且他阅读的,还都是自己喜欢的佛道经典,并非烦人的公文,所以不存在“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4)

中间这一段想要表达的,看起来就是儒家的“唯心主义思想”。当然,它之所以受到欢迎,最主要还是体现出了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

最后,刘禹锡还不忘把自己这间破房子,拿来和诸葛亮未出山之时在南阳的旧宅,以及杨雄修《太玄经》时在成都的老房子比较。

《论语》里面说,孔子想搬到九夷居住的地方去。有人告诉他,那里很闭塞落后啊。孔子说:有我这样的君子去了,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于是,刘禹锡在《陋室铭》的末句,借着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把自己吹嘘了一遍,夸自己是“君子”。意思是自己在这间陋室居住,那么这间陋室就不陋了。

刘禹锡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但是性格却非常地孤傲。早年因为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

中途有一次,皇帝本来已经召刘禹锡回到京城了,但是他去“玄都观”看了一回桃花,就忍不住写了一首诗调侃权贵。结果因为“嘴欠”,又被外放出去当官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5)

若干年以后,刘禹锡又回到了京城,但是这家伙并没有吸取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又跑去玄都观看桃花了。

当刘禹锡发现当年那些与他作对的家伙,都作了鸟兽散的时候,就忍不住又得意地写下了一首《再游玄都观》,说“前度刘郎今又来”。其“嘴强王者”的个性,可见一斑。

在刘禹锡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呆得最久的地方是朗州。朗州在如今的湖南常德,刘禹锡在这里当了十年的“司马”,《陋室铭》大约是创作于此地的。

结语

看到网上有人说这篇文章还有三个未解的“疑团”:其一,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刘禹锡;其二,铭文中的“金经”是指什么;其三,如何解释“无丝竹之乱耳”与“可以调素琴”的矛盾。

《新唐书·崔沔传》中曾记载:“崔沔作《陋室铭》。”与此同时,在刘禹锡本人的文集中,从未收录过这篇铭文。不过《古文观止》把这篇文章署名刘禹锡后,大家就不再争论了。

“金经”的解释,很多书上都说是指“佛经”,但是解释成“佛道两家经书”更合适一些。至于“调素琴”和“无丝竹”的矛盾,现在也得到了解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意思是什么(6)

原来不是作者写错,而是“素琴”有典故,典故中的“素琴”是指陶渊明弹的“无弦琴”。“素琴”和文章前面的“鸿儒”,都是基于作者本人想象出来的。

《陋室铭》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除了前文提到的思想以外,还因为刘禹锡将诗歌的手法,成功地运用到了铭文创作当中。

“惟吾德馨”、“往来无白丁”和“孔子云:何陋之有”等句式,写出了作者傲岸的真性情。让文篇铭文在短小精警的同时,显得生动活泼,颇有诗情。

因此《陋室铭》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叙事上来看,还是从思想性上来看,都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佳作,值得万世传颂!

,

栏目热文

临摹一词的临的意思是什么(临摹的临和摹是什么意思)

临摹一词的临的意思是什么(临摹的临和摹是什么意思)

摹、临、仿、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差得多,尤其是应用于书画学习时。那么,“摹、临、仿”哪个和原作最像呢?“摹、临、仿”可以...

2024-12-16 16:25:50查看全文 >>

什么是临摹画画(临摹画画真的有用吗)

什么是临摹画画(临摹画画真的有用吗)

什么是临摹?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临摹,就是把前人的作品依样画出来,其实不然。临摹,原本就是两种学习绘画的方法。临,是按原稿,...

2024-12-16 16:10:25查看全文 >>

为什么要临摹字帖(什么是临摹字帖图片)

为什么要临摹字帖(什么是临摹字帖图片)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如何才能把字练好?我从来没有临帖过,写好字必须临帖吗?”首先我回答你两个问题,第一,从来没有临过帖...

2024-12-16 16:43:37查看全文 >>

照着画画是临摹吗(照着画画叫临摹吗)

照着画画是临摹吗(照着画画叫临摹吗)

最近看到有小可爱留言说自己学画一两年了,但依然画得非常生草:明明照着临摹,但自己的画完成度低,非常纸片人,哪哪儿都别扭,...

2024-12-16 15:53:53查看全文 >>

人间至味是团圆的意思(人间至味是团圆解释)

人间至味是团圆的意思(人间至味是团圆解释)

来源:【长江云】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等闲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中秋佳节,明月高悬,到处张灯结彩,象过年...

2024-12-16 15:54:53查看全文 >>

斯室简陋惟吾德馨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赏析)

斯室简陋惟吾德馨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赏析)

诗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2024-12-16 16:29:43查看全文 >>

陋室铭的翻译(陋室铭翻译注释全文)

陋室铭的翻译(陋室铭翻译注释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

2024-12-16 16:23:45查看全文 >>

江上秋风动客情意思(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字啥意思)

江上秋风动客情意思(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字啥意思)

花开无言,芳华灼灼;花落无声,余香袅袅。岁月亦如这花开花落,绽放凋零。走过懵懂的童年时光,风华正茂的恰同学少年,激情燃烧...

2024-12-16 16:42:49查看全文 >>

阐述和陈述有什么区别(阐述与陈述有区别吗)

阐述和陈述有什么区别(阐述与陈述有区别吗)

产品特色和优势,有什么区别吗?无论是写方案还是见客户,关于产品特色和优势都是我们必须且要常表达的。产品特色:是指产品是什...

2024-12-16 16:10:17查看全文 >>

阐述什么意思(阐述的解释)

阐述什么意思(阐述的解释)

九、语言的表达方式学术论文不同于散文随笔,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侧重于描述现象、抒情表意,非常注重语言的形...

2024-12-16 16:35:2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