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大家好,我是Alice心理工作室的治疗师大J~往期的文章更多地为大家分享了治疗理念部分,今天的内容将从症状本身出发,以强迫思维为例,为大家进行解析。

说起强迫思维呢,它其实是很多具体症状的统称。像大J在治疗过程中接触到的,比方说:总是胡思乱想,在做英语题的时候会纠结此处为什么不是用介词“on”而是用介词“of”;阅读顺序障碍,没有办法用正常的逻辑和顺序去读书,总是天马行空的出现很多衍生想法和乱序的内容,停也停不下来;我站在楼上窗户边或者其他高处,就不断地幻想自己摔下去的场景;我在马路上走路看到大型车辆,就会出现车祸的场景;在厨房中看到刀具,就会想象出自己或者在意的人,被其伤害的场景;看到一些宗教色彩,或者负面情绪浓重的事或物,就会联想到不好的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很难受。等等等等,在此大J就不一一赘述。
下面我们就具体说说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症状发生时,我们想象到的甚至是听到的、感受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这些很逼真的感受,都是症状带给我们的。而我们一定要很清楚的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实的。就好比,我们买了一套巨贵,声音非常棒的音响来听音乐,他播放的音乐再优美、再逼真,也不是live;又好比我们一起去看3D电影或者玩VR游戏,感受到的内容再真实,也是虚幻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出现症状之后,不要分析,不要纠结,不要思考,正确的做法是,把所有可支配的注意力调动起来,投入到眼前正在做的事情上。而不是顺着这个“逼真的假象”,沉沦下去,让自己被带走。如果顺着强迫思维,不论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动作,对于治疗来说都是无效的,也许可能对此次症状的结束有一点儿帮助,但是从全局来说,这样做只会加剧我们的症状。
那么有的小伙伴就会提问,大J,我们该怎么辨别哪些是症状,哪些是强迫思维呢,这让我很苦恼,也牵涉了我很多的精力去分析他们。这个其实也蛮简单的。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呀,我们强迫症患者其实都是非常聪明的,(嘿嘿有自夸的嫌疑),“傻瓜”或者大大咧咧性格的小伙伴,鲜有患上强迫症的。所以我们是很容易可以辨别出,哪些是症状哪些是我们的正常思维,就好比我们能很轻易地辨别出哪一个是可乐是可以喝的,哪一个是酱油是炒菜用的。只不过有的时候强迫思维产生的想法或者说影像太逼真了,伴随着我们的心理力量又是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放弃了这原本存在的分辨能力。
其次呢,在发病期间,我们不需要去刻意地思考或者辨别哪些是症状哪些不是,建议全部把他们当做症状,一刀切。等到痊愈后,神经系统重新恢复平衡之后,你的判断力就又回来了,就自动的可以分辨出啦。记得之前大J有一位女性患者,她的主要症状是强迫思维,看到新闻或者其他媒介平台上,出现在公共场合猥亵妇女或者男女不平等待遇的新闻报道就会非常难受,反复的想反复的纠结,想象这些事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感同身受,非常的气愤,甚至引起惊恐发作。通过治疗痊愈后,她依然对此类的事件深恶痛绝,但是不会停不下来,可以自如的把注意力投放到自己该做的、想做的、或者当下在做的事情上去。
最后呢,大J自己有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当我们质疑自己的举措是否是强迫思维症状时,我们可以想一想,“正常人”会不会这么做。这里的“正常人”,指的是那些非强迫症患者。我们常说,像正常人一样做事,方能重新成为正常人。正常人看到大车靠近也会害怕;正常人站在窗边也有可能会担心跌落,但是他们脑海中的这些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了,所以我们也要学着这样去做。

在强迫思维疗愈的时候,我们要清楚的知道,症状阐述的内容都不是真实的呀,再逼真我们也没必要去纠结和担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所有可支配的注意力,全部的投入到眼前正在做的事情上,在这个过程中,会难过,会有不舒服的拉扯感,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但就好像前面公号提出的“潮汐情绪曲线”那般,这些难受的感觉终究是会过去的。在这里呢大J也想给所有经历这些的小伙伴一些鼓励。我们经历的治疗是这样的,是会有难受的感觉的,就像喝中药,喝中药之前我们就知道中药是苦的,但是喝了之后会药到病除呀,所以我们不仅要喝,还要足量的喝。有了这个“苦”的心理预期之后,实际喝起来是不是会轻松一些呢?所以大家要振作起来呀,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但这是一个突破自己,让自己得到提升和获得崭新生活的一个必经之路。
关于强迫思维的讨论我们今天就进行到这儿,希望我们的文章会给到大家一些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