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明明德亲民两种解释(明德亲民至善分别是什么意思)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5-03-23 13:25:5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明明德亲民两种解释,明德亲民至善分别是什么意思(1)

作者:究明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即大人之学,大人是指彻悟大道之人。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宗旨”的意思。

  (2)明明德:发现光明德性。

  前一个“明”作动词,有明白、发现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作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名词,圣人言:“自知者明”,此明即是悟道之体,可用光明或天命解释。

  德:即是德性,悟道之人,万法由心生。悟道之人不见万相,只现万法,故与常人不同,儒家称此万法为德。

  (3)亲民:革新自心臣民。

  亲,同新,有改变、转化、革新的意思。

  悟道之人,内圣外王。内圣者:本性天命光明似圣。外王者,统御自心万法如王。

  这里的臣民,一指自性众生,即是心内一切现象与障碍,须普度之,方得自在;二是指一切有缘众生,亦须倒驾慈航,慈悲救度之,方得成就。二者皆不出道人之心,亦皆是道人修行自证之要道。

  (4)止于至善:最终成就至高无上的大机大用。

  止是终止、最终目标之意。

  至是无上之意。

  善是善于之意,而非善恶之善。儒释道的究竟道体,都是无所不能的,故而称之为善。这种无所不能,以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妙用,就是大机大用。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发现光明智慧德性,在于革新自心臣民,在于最终成就至高无上的大机大用。

 

  【解读】

  古人作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所以最初一句,多是最重要的内容,《大学》也不例外,开篇便点出了儒学的三纲领。所谓三纲领,就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宗旨所在,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我们分成三部分,一一解读之。

  一、明明德

  第一个明,我们在注释里解释了,是明白、发现的意思,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主要说一下第二个明。

  《易经》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阴之代表,莫过于月,阳之代表,莫过于日。所以道之代表,莫过于日月相合之“明”字。

  在字义上,“明”字的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由此引申指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

  而我们的天命本性,亦是大放光明,遍照十方,竖穷三世,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谓明者,一定是知道了“我是谁”的人,一定是发现了自己本来面目的人,一定是悟了本源大道的人。

  因此,这个明,就是道、圣、佛、天命、本源、佛性、自性、本来面目、法身……等等的别称。名虽有异,归元不二。

  

  说完了明,我们再来说一下德。

  德之一字,拆开来看,分别是:“行、十、四、一、心”五个字所组成。对应的恰好是十方四时一切心行。十方就是代表一切空间的东西南北八方加上下,四时就是代表一切时间的春夏秋冬四季。意思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切,皆是我们的光明自性所显现的德相。

  当你发现了自己的天命自性,心中的一切就可以称之为德。若是不知有自性,则人我二元,见物着相,就是无德。因此有德无德,关键在于有道无道,有道就是有德,无道就是无德。《道德经》中的道与德,亦是此意,并非世人所理解的善恶二元之品德。

  德在古时还有一个写法,写作“惪”。同样拆开来看,就是直和心。《维摩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六祖坛经》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所谓直心,就是悟道之后的心境。若能发现这质朴无伪的真心,一切万相则如镜中水月、了无分别,我们的心境怎么会不直,我们怎么还会烦恼丛生,追风逐影呢?

  古德云:“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虚云老和尚开悟时曾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这便是悟道之人的心境。黄花翠竹也好,山河大地也罢,在悟道人的世界里,它们已不再是心外之相,而是心中万法。这万法如无量无边的海之波浪,皆是自性水体所生,并非外来之物。佛教所称的这个“法”,便是儒家的“德”,二者名异实同。所以明见德性者,就是开悟见性、明见法身之人。

  二、亲民

  亲民,又解作新民。

  其实亲或新都可以,前面注释里说过了:

  悟道之人,内圣外王。内圣者:本性天命光明似圣。外王者,统御自心万法如王。

  这里的臣民,一指自性众生,即是心内一切现象与障碍,须普度之,方得自在;二是指一切有缘众生,亦须倒驾慈航,慈悲救度之,方得成就。二者皆不出道人之心,亦皆是道人修行自证之要道。

  我们在亲近所谓的自性臣民,普度自性臣民的时候,他们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了。

  由烦恼之臣民,转化为无挂碍之臣民;由六道轮回之臣民,转化为净土圣众之臣民;由纠结累赘之臣民,转化为神通妙用之臣民。

  这不就是由旧转新、转识成智嘛!

 

  按照禅宗的说法,悟道破本参以后,要悟后启修,作牧牛行,保任自性,再破重关,入不退转之八地菩萨位。

  前面的明明德,即是开悟见性。而这亲民之事,就是禅宗保任之事。

  亲自性臣民,即是保,保护天命不遗,自性不忘。

  亲有缘众生,即是任,任它八风来袭,如如不动。

  直到内外打成一片,无向无背,无取无舍,性相一如,方敢言真道人,真大人。

  三、止于至善

  止处即是目标所在,不然仍是行者,这里无甚异议。

  而“善”之一字,却是最能引人误会的。因为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谓的权威,都会想当然的把“善”字,解释成善恶相对的善。

  同样中招的,还有《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

  几乎大部分所谓的专家,也都把这个“善”字,解释成了比较高的品德、道德。但是,只要稍微有点脑子,仔细的看一看本章内容中随后出现的八个“善”字,就会发现,没有一个是善恶的善,没有一个是有关品德的善,而大都是“善于”的意思。

 

  止于至善的善,同样是善于的意思。

  喜欢搞灵修的朋友,喜欢用一个词来描述宇宙的本原,那就是“能量”。

  这个能量的“能”,就是善于的意思。

  我们常说佛无所不能,上帝无所不能,道无所不能……这个“能”,不就是“善”的意思嘛!

  佛教祖师在点化学人的时候,也会经常开示:“这个能见能闻的能性,是什么啊?”这不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宝贝嘛!

  所以至善的意思,就是至高无上的善于,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机大用。

  老百姓虽然也能用,但只是小用。

  止于至善,就是要以究竟的大机大用为修学的最终目标。

  说到这里,细心的同仁就会发现:儒家的“明德”、“民”、“至善”,恰巧就是佛教的“体、相、用”,玄妙点说就是佛的“法身”、“化身”、“报身”。这既是儒释道修习的根本和目的,也是三个逐步递进的次第阶位。

  所以,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开悟得道破本参,就是登地的真菩萨。

  亲民就是倒驾慈航、普度众生,就是牧牛保任破重关,就是八地的大菩萨。

  止于至善就是起大机大用、圆成道果,就是入尘垂手破末后牢关,位齐诸佛的真圣人。

  因此,《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若能亲切体证,那便可以与诸圣诸佛,把手共行了。这是很多僧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得到的证量,因此,儒家的君子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经典不如佛道究竟,以致错失珍宝而不自知啊!

,

栏目热文

夸一个男人的思路清晰的句子(夸男人是自己男人的句子)

夸一个男人的思路清晰的句子(夸男人是自己男人的句子)

大家好,这里是落日满邮箱,如果有幸引起你的共鸣,请记得关注我哦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高级的猎人往往都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伪装柔...

2025-03-23 13:49:43查看全文 >>

赞美男人七言诗(赞美男人大气诗词)

赞美男人七言诗(赞美男人大气诗词)

男儿有爱意绵柔,岁月倾怀意韵留。护蕊常思风雨挡,怜香每念梦魂勾。真心尽付深情注,厚意全呈挚爱浮。世路同行甘苦共,此生相伴...

2025-03-23 13:31:11查看全文 >>

夸一个成功男人的简短句子(夸奖一个优秀男人成功的句子)

夸一个成功男人的简短句子(夸奖一个优秀男人成功的句子)

图片源于站内在爱情的世界里,并非只有行动才能表达爱意,言语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正如那句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 女人的...

2025-03-23 13:51:24查看全文 >>

形容男人的网络新词(描述男人的网络新词)

形容男人的网络新词(描述男人的网络新词)

今天橙子在刷某视频时,突然看到一个网络新词语“普信男”,顿时发现自己知识有点匮乏了,竟然不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不过没关系...

2025-03-23 13:29:16查看全文 >>

夸一个男人很霸气的句子(夸男人霸气有气场的句子)

夸一个男人很霸气的句子(夸男人霸气有气场的句子)

找到适合自己的词,用自己的风格去说,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学会融汇贯通。顺口溜版:1;走过南闯过北认识大哥不后悔,不服天不服...

2025-03-23 13:28:29查看全文 >>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的关系)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的关系)

三纲领与八条目。今天要聊的话题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2025-03-23 13:37:41查看全文 >>

明德新民止至善的意思是什么(明德至善博学至精啥意思)

明德新民止至善的意思是什么(明德至善博学至精啥意思)

1、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有三个:一是明明德,是弘扬正大光明的道德。要不断地修养自己的道德,去体认天德,体认地德。...

2025-03-23 13:37:34查看全文 >>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全文)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这些典...

2025-03-23 13:25:32查看全文 >>

明明德中明德的意思(明明德的解释)

明明德中明德的意思(明明德的解释)

朱圣人给我们指明了阅读《四书》的先后顺序:先读《大学》、再阅《论语》、次读《孟子》,最后是《中庸》。之所以要先读《大学》...

2025-03-23 13:30:06查看全文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翻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翻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翻译)

《大学》全文 翻 译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

2025-03-23 13:52:1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