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查儿子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暂不看回答,卷面干净得让人无奈。
很多孩子的阅读理解题总是答不到点子上,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基础性工作——
“圈画”和“批注”。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批注自己的理解,才是答题的前提。
可惜,儿子一直没学会,也没养成习惯。
我决定,这将作为这学期的辅导重点。
对于如何通过有效的圈画和批注,帮助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我计划这样做。
一、如何有效圈画?
1. 圈画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章的核心信息,通常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情感词、转折词等。
在记叙文中,圈画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在议论文中,圈画论点、论据、结论等。
示例:
原文:小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夕阳,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圈画:“小明”“夕阳”“期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场景。
2. 圈画转折词和关联词
转折词(如“但是”“然而”)和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往往标志着文章的逻辑变化,圈画这些词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示例:
原文: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依然坚持每天跑步。
圈画:“虽然”“但”——这些词提示了句子的转折关系。
3. 圈画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往往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圈画这些内容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示例:
原文: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胜利!
圈画:这句话重复出现,显然是文章的核心观点。
二、如何有效批注?
1. 批注自己的理解
阅读时可以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理解。
例如,某个词语表达了什么情感,某个句子揭示了什么道理。
示例:
原文: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批注:用“阳光”比喻笑容,表达了她给人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2. 批注文章的结构
可以批注文章的段落大意或结构。
例如,开头是引入,中间是论证,结尾是总结。这样可以帮助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
示例:
原文第一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实现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
批注:开头引入主题——梦想与困难。
3. 批注作者的情感态度
可以在阅读时批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例如从“愤怒”到“平静”,从“怀疑”到“坚定”。
示例:
原文:他原本对这件事充满信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不安。
批注:情感变化:从“自信”到“不安”。
三、如何培养圈画和批注的习惯?
1. 从短篇文章开始练习
建议从短篇文章入手,逐步培养习惯。随着能力的提升,再过渡到长篇文章。
平时的作业、练习,都要认真对待,保质不要搞量。
2. 家长和老师的引导
提醒圈画关键词,或者示范如何批注。通过反复练习,孩子会逐渐掌握这一技巧。
3. 定期检查和反馈
家长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阅读笔记,看看他们的圈画和批注是否到位,并给予反馈。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会逐步提升。
圈画和批注是提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技巧。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正在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发愁的家长们。
,